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逐6h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4月4—5日发生在内蒙古东北部的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背景条件是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鄂霍次克海冷涡,而低空急流、切变线、地面气旋是大到暴雪的主要触发机制;(2)高低层散度的有利配置及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是该次过程的动力原因;(3)充足的水汽条件和不稳定能量的积累以及高空西风急流、低层南风急流和东风急流的共同作用是该次暴雪产生的根本原因;(4)近地面东风的加强,促进了低层的辐合或抬升,有助于垂直风切变加强和上升运动发展,对降水的加强有指示意义。

  • 标签: 大到暴雪 急流 物理量配置
  • 简介:通过综合运用micaps、自动站等气象资料,以及环境监测污染物浓度和AQI指数等资料,对2013—2015年廊坊市的连续重污染天气进行了分析,并细致分析探讨了在空气达到重污染背景下,气温、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和多种空气污染物指数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连续重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秋季开始出现,冬季达到顶峰,随着次年春季的到来逐渐减少至消失;(2)连续重污染的出现将导致气温升高,此时风向多为西南风—西风和偏东风,平均风速以0.3~1.5m·s~(-1)为主,最大风速多在1.6~3.3m·s~(-1)之间,相对湿度以60%~70%为最高发区间;(3)连续重污染天气的首要污染物为PM_(2.5)或PM_(10),其中以PM_(2.5)为主,比例高达94.3%,且呈逐年小幅下降趋势;(4)CO和SO_2浓度变化与采暖期污染物排放关系密切;(5)5月出现的连续重污染较少,且由大风沙尘天气造成。

  • 标签: 重污染 气象要素 污染物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