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基本经验"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的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和创新。

  • 标签: 科学社会主义 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科学体系 中国政治
  • 简介:2010年10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办了“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高层论坛·2010”,来自中央党校、中宣部、教育部、国务院新闻办、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市社科院、吉林省社科院、山东省社科联、浙江省社科联、华中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以及北京等地十几所地方党校的11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有48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发言,

  • 标签: 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 高层论坛 学科建设 中共中央党校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 简介:<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系列殖民地、附属国纷纷摆脱殖民主义的统治取得独立。据统计,从1945年8月至1984年7月底,共有93个亚、非、拉美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亚洲23国,非洲47国,拉美13国,大洋洲9国,欧洲1国。这93个民族独立国家加上战前已取得独立地位的30多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及经济落后国家,共同组成了第三世界。这是我们时代的一件大事。第三世界的出现改变了国际政治斗争的格局,并对世界革命形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深远的影响。在战后取得独立地位的93个国

  • 标签: 科学社会 第三世界国家 社会主义运动 第三条道路 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民族独立国家
  • 简介: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次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其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50年.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上也大体与之同步.前两个50年认识较一致.第三个5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探索中走上正确道路,其本身在以人为本的真理观、主体性、价值论等方面有较大发展.第四个5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5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在问题研究、部门哲学和体系建设等方面全面创新.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 科学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
  • 简介:中共十八大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概括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历史性飞跃。这是我们党90多年来坚持正确理解和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结晶。这一理论概括最显著特点是,突破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条化学理化理解,依据理论与实践创新概括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最大公约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和逻辑,同时又深深扎根于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和丰富经验之中。这个理论概括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最锐利理论武器。

  • 标签: 科学社会主义 基本原理 基本原则 理论概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从时代发展高度和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以下三个主要方面证明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一是创造性地回答“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课题,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进程;二是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继续发展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三是在21世纪指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作出重要贡献,对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 标签: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 世界社会主义 社会治理 三大规律
  • 简介: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究其原因,是由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主要体现为在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方面的高度契合性。

  • 标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 高度契合性
  • 简介: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党的十三大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观点,体现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丰硕成果。一、十三大报告在社会主义史上的贡献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肤阶段问题,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长期探索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各个国家都有过失误,革命导师也没有提供过现成答案。

  • 标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再认 大报 社会主义思想史 革命导师 十三大
  • 简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指出了其发展趋势和建设任务,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经过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改革,生产关系更加完善,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但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因此,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在解决生产关系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新时代 生产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 简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演进过程,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蕴含着建立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逻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等方面。这几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历史必然和发展方向,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宝贵经验,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认清中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 标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 实践 辩证统一
  • 简介: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从诞生之日起,总是随着时代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概括.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所在.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与时俱进 理论品质
  • 简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予以必要的审视和反思,对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与社会主义方向,以及正视我国现代建设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科学社会主义 反思 体悟
  • 简介:胡锦涛同志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鲜明的中国特色。”^①一论断正确地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中国具体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在根本性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

  • 标签: 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重读 马克思主义 中央党校
  • 简介:【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中得到鲜明体现。高度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力量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马克思主义赖以扎根生长的文化沃土,来自异国他乡的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繁荣兴盛。

  • 标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  高度契合  互相成就
  • 简介:正确认识和评价空想社会主义是《科社概论》的重要内容。该书对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关系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特点所作的论述,既注意吸收理论界这方面长期研究的成果,又有新的理论概括。这是《科社概论》的一个亮点,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加以把握。研究和借鉴空想社会主义是思想史研究的长期任务。

  • 标签: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基本范畴和基本特点
  • 简介: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分两个阶段的思想,为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奠定了基础。毛泽东主张通过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劳动者参加国家管理等举措,逐步建设社会主义。在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远见卓识,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 标签: 毛泽东 “批注和谈话” 科学社会主义 两个阶段
  • 简介:社会公平可以理解为被社会成员感知的、经济生活中投入与分配的相符程度,政治领域制度、规则的公允性,以及社会成员在社会起点、社会地位、社会收入、消费水平、权利、机会等方面的差异程度等。基于此可以将社会公平细分为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等,总体而言,我国社会发展程度仍然是比较低下的,在社会公平方面依然存在着缺陷。

  • 标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多维视角 公平问题 社会发展程度 社会成员 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