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民国时期,中国的银行业普遍采取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1921年侨商黄奕住创立“中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两权分离的治理模式。基于委托代理机制下“道德风险”的存在,1938年,黄奕住家族收回了中南银行的经营权,中南银行成为两权合一的家族公司。中南银行治理模式的变迁表明,依赖外来资源,引入非家族经理人的企业,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具有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成为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难题。

  • 标签: 道德风险 中南银行 家族企业 黄奕住
  • 简介:晚清经济思想近代化的最终形成阶段(1895--1911年),海外留学知识分子对西方经济学说在华广泛传播发挥了主体作用。他们译书立说,将大量西方经济学说和理论传入中国,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士人固有的传统封建经济理念。这一时期的海外留学知识分子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涵,并以此来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提出经济改革的主张,促进了晚清经济思想由“振兴商务”向“振兴实业”的转变。

  • 标签: 海外留学知识分子 经济思想 近代化
  • 简介:集团化已成为现代饭店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近代也出现了一些集团化运营的旅馆企业。基于近代旅游市场的需要及自身的发展需求,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旅游企业集团——中国旅行社,自1931至1949年创办、经营了百余家招待所。在旅馆集团化过程中,中国旅行社采用了直接经营、租赁经营、合同经营等连锁经营形式,成功运行并形成了自身的管理特色。

  • 标签: 近代企业集团 连锁经营 中国旅行社 招待所
  • 简介:近五年的工商同业公会史研究,表现出明显的对同业公会经济功能的重视,同时仍兼顾其政治功能,也体现出了行业案例研究更加丰富、深入与细化的特点,并重点揭示了同业公会的行业性、市场性的经济特质,由早期的行会史及商会史路径向行业史、市场史路径转移,以行业经济及市场秩序为研究重点,弥补了过去对于同业公会经济职能关注不够的偏向。另外,研究的区域进一步扩展,除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上海等,其他以前很少涉及的区域也相应地受到了关注,对于同业公会研究的行业类别也逐渐增多,涉及到多个行业领域。同业公会研究在今后的进一步拓展,有赖于“走出同业公会看同业公会”以及“从同业公会看社会”等更宽的研究视域。

  • 标签: 同业公会 经济功能 政治功能 研究述评
  • 简介:漠河金矿作为近代民用工业的代表,其成功是和企业所采取的仿效西方近代股份制的招商、认股程序、财务管理制度及生产管理模式分不开的.但封建政府对企业经营管理权的控制以及企业的利润分配原则,又使它表现出与近代西方股份制企业的不同特点,从而造就出其极为明显的中国特色.

  • 标签: 洋务企业 近代 股份制运作 漠河金矿 利润分配 中国
  • 简介:鸦片战争后,沿海通商口岸城市首先开始向近代化工商业城市转化,城市周边农村的农业生产结构、乡村手工业、社会经济结构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促进了城乡关系的近代化转型.本文以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福州和厦门为个案,探讨近代城市发展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关系.

  • 标签: 近代 通商口岸城市 城乡关系 福州 厦门
  • 简介:本文利用近代中国1870-1936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就银汇价和外国收入水平的变动对近代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三变量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汇价和外国收入水平的变动与近代出口贸易变动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间接标价法下,银汇价与近代中国的出口贸易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外国收入水平变动与近代中国出口贸易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出口贸易的收入弹性大于汇率弹性,表明外国收入水平对出口贸易的拉动大于银汇价贬值对出口贸易的拉动.

  • 标签: 出口贸易 银汇价 外国收入水平
  • 简介:三、实证分析——意识形态的作用与民生公司的发展(一)爱国主义与民生公司的市场进入决策这部具体的要解这个问题,论卢作孚对民生公司的有效管理,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生公司的目标函数

  • 标签: 企业经营 偏离行为 公司实证
  • 简介:近年来,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商品金融化趋势愈加显著。商品金融化并非新生事物,早在近代欧洲,一些大宗商品贸易已开始被赋予金融属性。本文从近代欧洲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形成过程的历史视角研究商品金融化与产品定价机制变革关系,对荷兰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发展过程及商品金融属性的表现特征研究发现,各类金融衍生工具在近代初期已从商品交易中发展起来,并在阿姆斯特丹商品市场上大量应用。由于过分依赖资本收益,国内产业衰落,荷兰商品交易中心地位没能保持下去,在工业革命前半个世纪甚至更早,欧洲商品交易中心从阿姆斯特丹转移至伦敦。从交易中心的形成与转移,可以看到商品金融化进程中基本条件的意义与作用,以及商品金融化问题的本质。这同时揭示出当代商品金融化趋势与产品定价机制变革的关系。

  • 标签: 欧洲 商品金融化 交易中心形成过程 产品定价机制变革
  • 简介:近代民族企业是近代中国国货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它们在报刊上刊登大量国货广告向国人“提倡国货”,参与构建了国人应消费国货的社会舆论,是动员国人参与国货运动的重要工具。探讨这些近代民族企业报刊广告在国货运动中的舆论动员功能时,首先应看到,它们通过广告来为“提倡国货”进行舆论动员。具有一定合理性:其次,具体分析这些报刊广告内容,可见其进行舆论动员的方式是,一方面从国家、国人、国货三个层面对“提倡国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论述,另一方面,也竭力向国人倡导消费国货应具持续性。从舆论动员层面剖析近代广告的社会功能,有助于深入认识广告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舆论动员层面剖析近代民族企业的报刊广告.有助于深入认识近代广告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 标签: 报刊广告 国货运动 提倡国货 舆论动员
  • 简介:本文利用唯一的清代人口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倍差模型对太平天国战争与人口损失的因果关系进行考察。本文发现,太平天国战争对近代人口变化有显著影响,受战争影响的区域与非战争区域相比年均人口增长减少35‰左右。即使在控制经济条件等因素,以及采用工具变量进行考察的情况下,该结果依然显著。本文不仅揭示了太平天国战争对近代人口损失的净影响,对现有估计进行了修正,同时也丰富了有关中国在19世纪是否存在马尔萨斯陷阱的讨论。

  • 标签: 战争 太平天国 人口损失
  • 简介:在法治是“法律而不是人的统治”这一层面,商鞅变法后之秦国及秦朝是实现了法治的。但是这种战争模式下的法治从技术上讲并不能得到长久的维持。汉武帝之后外儒内法,借助儒家伦理和改造后的宗法文化实现对国家的治理,逐渐形成“官绅共治”的图景,使得宗族在前近代的国家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宗族形态经历了宗法宗族、豪强世族向普及型宗法家族的转变,实现了“家国共鸣”向“家国同构”的转型,最终在明清得到全面定型。但是在近代国家富强的总目的之下,家族主义受到国家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双重打击,在共产主义的扫荡下断绝。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将成为未来国家建构与治理的新技术,宗法文化作为家庭道德与历史文化,将为现代人留下一片精神的园地。

  • 标签: 国家治理 宗族制度 近代命运 技术化 制度功能 历史作用
  • 简介: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大背景下,商会史研究虽然只是近代史领域的一畦园地,但对于投身其间的学者来说,同样具有纪念的意义。自20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一批学者由整理资料起步,从探讨商会的成员、性质,到政治活动及组织结构,又延伸至经济活动、社会参与、国家与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

  • 标签: 中国商会 近代史 原生态 国家与社会关系 朱英 世界
  • 简介: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兰帕德在谈到城市史研究时就曾明确指出,城市史研究,应着重研究其“城市化过程”,如果撇开城市化来谈近代城市,城市史研究也就失去意义。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代表人物隗瀛涛也认为,近代城市化过程和城市近代化是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两条基本线索。由此可见,城市化在城市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 标签: 城市化进程 近代城市 城市社区 上海郊区 城市化过程 个案
  • 简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金融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其在华开设银行的活动实现的。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设立银行,至甲午战争止共设立8家,其分支机构共16所,势力还不太大,主要是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服务。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情况已经完全不同。这时资本主义已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银行资本已经不仅是一般企

  • 标签: 帝国主义 中国金融 外资银行 外资金融机构 外国银行 甲午战争
  • 简介:我国著名会计史学者、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教授赵友良先生的新著《中国近代会计审计史》一书,最近已正式出版.这部会计学史专著是作者继《中国古代会计审计史》(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曾被国家财政部评为优秀教材)专著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续篇).就笔者所知,早在1985年,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就安排请赵友良教授负责研究和编写中国会计审计史.《中国近代会计审计史》一书分为“会计审计法制化规范化时期——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和“中国近代会计审计思想”两大部分.全书分别论述了北洋政府时期的会计审计,国民政府时期的会计审计,中华民国时期的民间会计和民间审计以及中华民国

  • 标签: 审计史 近代会计 会计审计 古代会计 中华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时期
  • 简介:作为西方社会一门新兴的先进学科,社会学在变革动乱中传入晚清中国。但究竟起点在哪,谁是阐释中国社会学的第一人,在学界却存在不一致的观点。本文尝试结合“群学”与“社会学”相关文献研究,避开形式的判断而阐述近代中国社会学启蒙的实质.即晚期“社会思想’’受国外学术影响逐渐被“社会学化”的一个过程。

  • 标签: 近代中国 社会学 社会学史 群学
  • 简介: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日本侵华战局等形势的恶化对国内经济管理提出重要挑战,在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下,民国学界、商界和政界将当时西方盛行的"统制经济"思想视为破解经济困境的重要路径。以往的研究者或是从政府经济管理角度出发,考察经济政策与"统制经济"思想的互动关系;或是聚焦于"统制经济"思想内容的继承、演变,未能对30年代"统制经济"思想传播过程中的论争和认识上的歧义,比如何为统制、是否可行于中国、何以将西方统制思想恰如其分地贯彻到战时经济管理实践中等关键节点进行细致的梳理和考察。从学术史的角度揭示抗日战争时期"统制经济"思想传播和论争的真实面相,挖掘其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学术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标签: 统制经济 经济危机 计划经济 政府治理
  • 简介:《区域性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以近代福建地区为中心》(以下简称《区域》)是湖南岳麓书社2004年推出的“南强史学丛书”之一,是厦门大学历史系著名学者戴一峰先生多年从事近代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成果结晶。全书共分五篇:人口迁移与地区社会经济变迁、闽江上游的经济与环境变迁、福建农林业经济、区域城市的发展(厦门)以及商业、商人群体和商贸网络。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近代福建区域内的人口、环境、城市、经济以及区域内经济活动的主体——商人及商人群体——研究,研究的主线始终是在区域的前提下探讨社会经济变迁。该书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研究功底和学术旨趣。笔者主要对该书的研究框架和思路等问题进行详细探讨和分析。

  • 标签: 区域经济史 区域标准 规范研究 总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