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暗示联合行为干预对于提高电子支气管镜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可应用性。方法 研究设置时间段为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在该时段内医院急诊入院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的基本资料,调选144名符合要求的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开展对照实验,组内各设置72名患者,将患者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内镜检查时,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内患者急诊入院后选择心理暗示联合行为干预进行护理,评估最终护理质量与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研究结果说明,针对电子支气管镜诊断,患者采用心理暗示联合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使患者无痛内镜诊断中麻醉质量得到提升,具有良好可应用价值。

  • 标签: 支气管镜 心理暗示联合行为干预 负面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运用电子喉镜对上气道形态、结构及表面特征的直接观察,Muller呼吸试验模拟上气道阻塞状态下咽腔塌陷情况推断睡眠时气道可能发生阻塞的部位,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病人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30例OSAHS病人和30例单纯鼾症对照者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分别在平静呼吸及Muller呼吸状态,观察其悬雍垂根部、扁桃体下极、会厌上缘平面塌陷程度,并对两组所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OSAHS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OSAHS患者上气道狭窄表现在多个平面。不同程度OSAHS病人咽腔Muller氏试验下缩小范围有明显差异。结论电子喉镜对OSAHS患者上气道的阻塞平面及其变化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术前评估OSAHS病人上呼吸道情况的方法。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喉镜检查 Muller呼吸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分析经电子支气管镜盐酸氨溴联合布地奈德洗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效果,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将96例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儿童患者以随机数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先用常规的阿奇霉素治疗,之后分别运用不同灌洗液进行治疗,进行电子支气管镜及生理盐水稀释的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灌洗治疗的是试验组,进行电子支气管镜及生理盐水灌洗治疗的是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发热天数,治疗前后咳嗽次数,住院时间及复查肺不张的疗效情况,治疗费用并且进行比较.结果在咳嗽次数方面,试验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减少;在复查胸部CT肺不张的情况方面,显效率,有效率对照组均较于试验组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发热天数和住院天数方面,试验组患者略少于对照组患者,但其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IL-6、IL-8、IL-10、TNF-α的浓度后发现,治疗前两组患儿上述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但是试验组下降的更为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组间差异性(P〈0.05).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灌洗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疗效显著,费用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 灌洗治疗 支原体肺炎 肺不张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FDGPET/CT)肿瘤显像与误诊原因。方法分析3例^18F-FDGPET/CT误诊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全身^18F-FDGPET/CT显像在恶性肿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明确的临床价值,但炎症、结核是最常见的非肿瘤性浓聚原因,常导致临床误诊。结论^18F-FDGPET/CT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易出现假阳性,特别是炎症、结核较为常见。因此,临床工作中,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应谨慎结论。

  • 标签: 恶性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后遗症期实施电子生物反馈法结合帕维尔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干预,探讨分析其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后遗症期运动及平衡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跟踪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电子生物反馈法结合帕维尔康复训练的干预疗法,对照组则采用电子生物反馈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疗法。结果:采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帕维尔康复训练的偏瘫患者ADL、Fugl-Meyer运动、Fugl-Meyer平衡、站立-行走计时测试、SAS评分都明显优于使用常规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帕维尔康复训练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缺血性脑卒中 偏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