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华口腔正畸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口腔正畸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实行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以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口腔正畸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口腔正畸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口腔正畸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口腔正畸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口腔正畸学术交流。

  • 标签: 口腔正畸学 中华医学会 杂志 临床工作者 临床科研工作 稿约
  • 简介:《中华口腔正畸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口腔正畸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实行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以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口腔正畸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口腔正畸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口腔正畸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口腔正畸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口腔正畸学术交流。

  • 标签: 口腔正畸学 中华医学会 杂志 临床工作者 临床科研工作 稿约
  • 简介:《中华口腔正畸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口腔正畸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实行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以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口腔正畸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口腔正畸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口腔正畸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口腔正畸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口腔正畸学术交流。

  • 标签: 口腔正畸学 中华医学会 杂志 临床工作者 临床科研工作 稿约
  • 简介:《中华口腔正畸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口腔正畸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实行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以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口腔正畸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口腔正畸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口腔正畸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口腔正畸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口腔正畸学术交流。

  • 标签: 口腔正畸学 中华医学会 杂志 临床工作者 临床科研工作 稿约
  • 简介:对1998—2007年间收治的58例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人口资料、影像特点、治疗方法及其结果。结果:男19例,女39例,64%的患者病变位于头颈部.3例合并卡-梅综合征.21例无影像资料.37例行B超和(或)MRI检查,85%的患者B超为混合性回声。

  • 标签: 血管瘤 影像学特征 流行病学 治疗效果 儿童 卡-梅综合征
  • 简介: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oralulcer,ROU)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疼痛剧烈为特征的慢性口腔黏膜病,大多老年患者表现出较重的精神负担,甚至有口腔癌病的恐惧.自2001年2月起,采用倍青溃疡直接涂溃疡面的方法,治疗老年ROU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倍青溃疡液 老年人 口腔溃疡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体外三种类型钛表面对促进成骨的作用: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涂层表面.纳米HA涂层表面以及无涂层的粗糙表面。材料和方法: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将Sr-HA和HA沉积于粗糙的钛表面上。在Sr-HA涂层、HA涂层和无涂层的粗糙钛表面上进行MC3T3-E1前成骨细胞和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在不同时间点测定细胞的黏附、增殖、存活、分化和矿化结节形成。结果:对比于无涂层的粗糙钛表面和纳米HA涂层表面,通过简单的电化学沉积处理,Sr-HA涂层明显提高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MC3T3-E1细胞黏附、铺展,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细胞外基质钙矿化。结论:这项研究表明.通过电化学沉积产生的掺锶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Sr-HA提高了微粗糙钛表面的骨传导性。

  • 标签: 牙科种植体 电化学沉积 骨结合 掺锶羟基磷灰石
  • 简介: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糖酵解活性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及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10ng/mLTGF-β1处理TSCCSCC9细胞1、2、3d,收集细胞上清检测葡萄糖和乳酸表达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TGF-β1处理1、2、3d后糖酵解关键酶表达变化;应用10ng/mLTGF-β1处理TSCCSCC9细胞2、4、6d,在倒置显微镜下定时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blot检测TGF-β1诱导2、4、6d后EMT上皮标记蛋白E-cadherin、间质标记蛋白Vimentin、Snail和Slug的表达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同等培养条件下未经TGF-β1处理的为对照组。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TGF-β1诱导条件下,TSCCSCC9细胞葡萄糖摄取量在2和3d时[(34.1±1.2)、(47.1±2.3)mmo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2d=17.941,P2d=0.003;t3d=24.430,P3d=0.002),同时SCC9细胞乳酸生成量在2和3d时[(46.4±1.0)、(60.2±2.0)mmol]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2d=50.230,P2d=0.005;t3d=26.883,P3d=0.004);TGF-β1处理后,糖酵解关键酶HK2表达在2和3d时(1.21±0.04、1.30±0.0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t2d=6.111,P2d=0.026;t3d=6.423,P3d=0.023);糖酵解关键酶PKM2表达在2和3d时(1.048±0.002、1.071±0.01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t2d=20.693,P2d=0.072;t3d=9.875,P3d=0.081);糖酵解关键酶PFKP在2和3d时(0.820±0.010、0.839±0.036)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2d=21.829,P2d=0.020;t3d=9.853,P3d=0.022);糖酵解关键酶GLUT1表达在2和3d时(0.503±0.007、0.589±0.019)均高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t2d=30.693,P2d=0.015;t3d=21.173,P3d=0.012)。在TGF-β1诱导下,与对照组相比,TSCCSCC9细胞从鹅卵石状变为长梭形,同时EMT上皮标记蛋白E-cadherin表达在2、4和6d时(0.69±0.03、0.67±0.04、0.65±0.04)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t2d=7.187,P2d=0.019;t4d=6.631,P4d=0.022;t6d=6.690,P6d

  • 标签: 鳞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糖酵解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换
  • 简介:目的:观察注塑托全口义齿对低平牙槽嵴患者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全口义齿修复的牙槽嵴低平患者20例,为每人制作注塑托和普通热凝托两副全口义齿,每副义齿戴用一个月后采用吸光度法检测其咀嚼效率,对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比较二者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注塑托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热凝托全口义齿,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注塑托全口义齿能够显著提高牙槽嵴低平患者的咀嚼效果,可以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注塑 全口义齿 咀嚼效率
  • 简介:目的:对比研制的钛钽涂层人工种植体植入犬下颌骨和股骨不同部位的植体骨结合能力差异。方法:选5只成年健康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第一磨牙,愈合3个月建立缺牙模型。按临床种植体植入手术操作步骤,分别于下颌骨和股骨中上段植入钛钽种植体,每只犬双侧颌骨及股骨分别植入各2颗。术后3个月取材,行X线片、Micro-CT扫描及骨密度(BMD)分析、带植体硬组织磨片组织及Goldner三色法染色检查,ImageJ图像分析骨形成面积。结果:钛钽人工种植体植入犬体内3个月,X线示两组植体均与骨结合紧密,植体骨界面无低密度阴影。Micro-CT扫描显示:颌骨组种植体与骨结合紧密,界面无低密度透射影,局部微结构、密度变化无显著差异;股骨组种植体-骨界面近髓腔段呈低密度线状透射影,Micro-CT骨形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颌骨组BMD为1169±86.39mg/cc,股骨组BMD,754.2±129.4mg/cc,颌骨种植体周围BMD显著高于股骨种植体周围BMD(P〈0.05);亚甲蓝-酸性品红染色显示:颌骨组种植体周有红色带状深染骨形成,植体侧呈指状突入黑色植体螺纹之间,颌骨侧呈波浪与蓝染的颌骨组织移行,植体骨界面密合无间隙。股骨组也有红色深染骨形成,但骨带较颌骨组较窄,且植体-骨界面部分不密合,见条状纤维结缔组织样结构。ImageJ图像分析显示:颌骨组骨形成面积294.4±10.18μm2,股骨组骨形成面积108.4±3.208μm2,骨形成面积颌骨组显著多于股骨组(P〈0.05)。结论:钛钽涂层人工种植体植入下颌骨较植入股骨更能促进种植体骨结合,本研究为种植体骨结合动物实验模型选择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钛基钽涂层人工种植体 骨结合 下颌骨 股骨
  • 简介:牙列缺损或缺失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由于老年人牙列缺损的情况较为复杂,比较常见的如牙周萎缩导致临床牙冠伸长长期导致缺牙,余留牙倾斜,上下牙多间隙交叉缺失等,使各牙分散,义齿修复时难以获得共同就位道,就位困难或就位后义齿不密合严重影响修复质量。本文针对此情况在进行牙体预备形成导平面时应用一种牙体

  • 标签: 老年人 可摘局部义齿 就位道
  • 简介:目的比较多乐氟氟化钠护齿剂、GC护牙素和Flariesse保护漆3种防龋药物在可摘局部义齿牙中的防龋效果。方法选择在揭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牙列缺损患者60例。根据世界牙科联盟临床牙位的记录法,样本为4个区均有天然牙存留者,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选取每例患者4个区的牙分别为多乐氟组、GC护牙素组、Flariesse保护漆组和对照组。试验牙半年重复1次涂布相应药物,对照组牙不处理,2年后复诊检查牙的龋坏情况。使用卡方检验比较4组牙的患龋率,检验水准α=0.05。结果患龋率多乐氟组为14.75%、GC护牙素组为14.71%、Flariesse保护漆组为1.67%、对照组为35.21%。患龋率多乐氟组与GC护牙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χ^2=0.000,P=0.994),多乐氟组与Flariesse保护漆组(χ^2=6.971,P=0.08)、对照组(χ^2=7.180,P=0.08),GC护牙素组与Flariesse保护漆组(χ^2=7.038,P=0.008)、对照组(χ^2=7.752,P=0.005),以及Flariesse保护漆组与对照组(χ^2=23.380,P<0.001)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结论可摘局部义齿牙涂布药物可有效预防龋病,且Flariesse保护漆组防龋效果最佳。

  • 标签: 义齿 局部 可摘 龋齿 预防 多乐氟 GC护牙素 Flariesse保护漆
  • 简介:众所周知,吸烟会加速牙周病的破坏进程,延缓牙周病愈合.我们前期研究证实尼古丁作为香烟的主要成分,能够通过小分子RNA(miRNA)调控抑制牙周膜干细胞的再生.该研究中,我们假定吸烟者牙周病愈合迟缓是由于其牙周膜干细胞再生能力受影响.我们分别从吸烟者和不吸烟者拔除的牙齿中获取牙周膜干细胞并培养.在吸烟者的牙周膜干细胞培养中,我们发现其增殖速率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

  • 标签: 不吸烟者 干细胞增殖 人牙周膜 分化潜能 牙周膜干细胞 细胞再生能力
  • 简介: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amnioticmesenchymalstemcells,hAMSCs)因取材方便、来源广泛且产量丰富,增殖能力较强,免疫原性低,几乎不存在伦理学争议等特点,已经成为组织工程细胞替代治疗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将其作为替代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疾病,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就hAMSCs的分离培养、生物特性、分化潜能、致瘤性及临床前研究等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临床前研究 干细胞
  • 简介:目的:体外培养Beagle犬脂肪基质干细胞(dogadipose-derivedstromalcells,dADSCs),定向诱导分化为脂肪、成骨细胞,为口腔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取Beagle犬皮下脂肪组织,剪碎,经Ⅰ型胶原酶消化培养犬脂肪基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鉴定其来源及干细胞标记并向脂肪、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结果:该细胞波形丝蛋白表达阳性,角蛋白表达阴性,CD44表达阳性;成脂诱导后,经油红O染色可见细胞内脂滴的积累;成骨诱导后,ALP、钙结节、骨钙素、Ⅰ型胶原均阳性表达。结论:Beagle犬脂肪组织中存在着具有能分化为脂肪、成骨细胞的脂肪基质干细胞,此脂肪基质干细胞可作为口腔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

  • 标签: 脂肪基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培养 分化
  • 简介:目的:检测成釉细胞瘤(AB)中心体的改变,分析其与细胞DNA含量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关系,探讨中心体异常与AB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1例AB、5例成釉细胞癌、10例正常口腔黏膜及10例口腔鳞癌(OSCC)的中心体状况和ki-67的表达,检测细胞DNA含量,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29.7%的AB和70.0%的OSCC表现出中心体异常,而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无中心体异常表现(χ^2=165.905,P=0.000)。②AB细胞DNA含量平均为15420.37,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低于OSCC组(F=16.523,P=0.000)。③AB中心体异常组和OSCC中心体异常组细胞DNA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与正常口腔黏膜组存在显著差异(F=10.222,P=0.000)。AB及OSCC的中心体异常组与中心体正常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F=40.901,P=0.000和F=7.863,P=0.023)。④ABki-67LI平均为3.41,且随AB的复发,与恶变有增强的趋势(F=4.344,P=0.017)。⑤AB中心体的异常与ki-67的表达相关(r=0.341,P=0.006).但细胞DNA含量与ki-67LI无相关(r=0.156,P=0.218)。结论:部分AB中存在中心体的异常,与细胞DNA含量的增多有关,并可能与AB基因组不稳定相关。

  • 标签: 成釉细胞瘤 中心体 DNA 肿瘤生物学行为 免疫荧光
  • 简介:报告1例4个月龄幼儿面部毛细血管母细胞瘤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毛细血管母细胞瘤是组织起源未定的Ⅰ级肿瘤(WHO分类),多见于小脑,发生于颌面部者鲜有报道.该病术前诊断率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免疫标识.病理学检查可见基质细胞和丰富的毛细血管.广泛切除为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肿瘤的良恶性尚存在争议.

  • 标签: 毛细血管母细胞瘤 颌面部 幼儿
  • 简介:目的研究低氧对人牙周膜细胞(PDLC)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分离培养人PDLC;取第3~5代细胞分别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培养后检测其ALP活性;并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观察低氧处理后人PDLC中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低氧12、24、36、48h组ALP活性均比常氧组高;其中低氧48h组与常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低氧48h组ALPmRNA表达比常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4个时间点低氧组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均比常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意义(12、36h:P<0.05;24、48h:P<0.01).结论低氧增强人PDLC的ALP活性,上调ALPmRNA和OCNmRNA的表达,促进人PDLC向成骨细胞分化,同时促进成骨细胞的矿化,提示低氧环境对人PDLC的骨向分化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 标签: 低氧 牙周膜细胞 碱性磷酸酶 骨向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