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是指睡眠期间上气道塌陷或部分塌陷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不但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未经治疗的中年男性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病死率增加。

  • 标签: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正压通气治疗 教育模式 接受性 高中 睡眠结构紊乱
  • 简介:近年来,由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客观上阻止了识别轻型或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病例,使其失去有效治疗和防止认知功能损害持续进展的最佳时机,为此一些学者提出了1个新的概念--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并对如何早期确定VCI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也取得一定进展,现就其与事件相关电位(ERP)和影像学改变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影像学改变 认知功能损害 初步 血管性痴呆
  • 简介: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丁元庆教授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整理丁元庆教授治疗不寐的处方,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对筛选出的547首处方进行分析,频次前3味的药物为酸枣仁、丹参、天麻,处方药物的核心组合为酸枣仁、丹参、天麻、郁金、夏枯草、珍珠母、竹叶、麦冬、茯苓。挖掘出核心组合28个、对药14组。结论丁元庆教授治疗不寐经验丰富,养营血,祛邪气,安心神,调心肝,使阴平阳秘,神安而寐。

  • 标签: 丁元庆 不寐 关联规则 聚类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开颅剪开硬脑膜过程中动脉瘤发生再次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的6例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为剪开硬脑膜时发生术中破裂。分析临床特征、术中动脉瘤破裂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动脉瘤再次破裂的原因是当完全剪开硬脑膜后颅内压迅速降低至大气压力,使得动脉瘤的穿壁压力突然增高,导致动脉瘤再次破裂。6例病例由强力吸引器控制出血,并迅速阻断颈内动脉近端,然后夹闭动脉瘤。随访6例,时间12~31个月,术后死亡2例,植物生存1例,痴呆、遗留偏瘫、生活不能自理1例,神志恢复清楚伴运动性失语1例,健康存活1例。结论开颅剪开硬脑膜过程中动脉瘤再次破裂是罕见且非常危险的术中情况,充分准备及正确应对可有效处理。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夹闭术 硬脑膜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胃肠道营养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18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8例常规预防上消化道出血,B组60例在此基础上(不用碱性药中和胃酸)于入院后或手术后12h给予鼻饲流质食物。结果B组病人上消化道出血及首次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胃酸pH值〈4.0者A组为77.6%(45/58),B组为13.3%(18/60)。结论早期胃肠道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上消化道出血 胃肠道营养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并予以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患者75例,并对术后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提出相关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经分析得到患者术后1d、3d、7d发生睡眠障碍分别为65例(86.67%)、58例(77.33%)、49例(65.33%);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包括:负性心理、术区疼痛、咽喉部干燥、呼吸方式改变不适以及相关外界因素干扰等。结论:在鼻窦炎患者术后睡眠障碍期间实施疼痛护理、咽喉部舒适护理、术前呼吸模式训练及心理护理等措施可对其睡眠质量予以改善,提升生命质量,保障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睡眠障碍 护理措施
  • 简介:为加强四手操作技术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我院自2012年2月启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护理人员四手操作技能培训"项目,采用分批培训的方式系统地对219名本院及其他口腔诊疗机构的护理骨干进行了规范化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学员考核优秀率达81.3%,并采用PDCA循环原理持续改进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起日趋成熟的口腔门诊护理人员四手操作技能的规范化培训模式,不仅提高了我院口腔门诊护理人员四手操作技能水平,也进一步促进了四手操作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及应用,缩短了我国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术与国际的差距。

  • 标签: 护理 口腔 培训 四手操作
  • 简介: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HC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自2004年1月到2007年12月收治的经综合治疗的10例H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均于有效治疗后10d内病情逐渐出现改善,其中8例完全恢复正常,1例遗留左眼外展稍差,1例遗留经常轻度头痛。随访半年-2年,有2例复发1次,1例复发3次,此3例患者每次复发激素治疗均有效。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尽早明确HCP诊断.应及时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菌素治疗,必要时可手术清除病灶,防止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损。

  • 标签: 脑膜炎 磁共振成像 综合治疗
  • 简介:紧张型头痛也称为肌收缩性头痛,系指双侧枕颈部或全头部的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40%,其终身患病率为37%~78%[1].我院自2000-2003年经门诊治疗的紧张型头痛患者95例,其中以A型行为(typeAbehaviorpattern,TABP)者居多.为了观察二者间的关系,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A型行为 紧张型头痛 压迫性头痛 压力
  • 简介:目的评价脑力隆在偏头痛治疗中对脑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与治疗效果关系.方法将83例偏头痛患者,分为脑力隆治疗组42例,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41例.治疗前后观察TCD、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并对头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MCA、PCA、ICA血流速度均较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的MCA、PCA、ICA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或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4%,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力隆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治疗偏头痛中疗效更显著,这可能与其对血液粘度的明显改善有关.

  • 标签: 偏头痛 脑力隆 经颅多普勒 血液流变学 神经内科
  • 简介:采用催眠疗法对强迫性神经症患者进行催眠分析。结果显示:强迫性神经症的形成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患者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强迫性神经症的症状背后不一定具有性内容。

  • 标签: 强迫性神经症 家庭教育 生活经历 催眠疗法
  • 简介:目的了解精神科住院病人猝死特点,以便降低住院精神病人猝死发生率.方法回顾性调查住院期间猝死病人的病史,并进行均数及发生率统计分析.结果15年间猝死病人共有46例,猝死率为0.2%,男性和新入院者较多,秋冬季,4:00-8:00时间段为猝死高峰期,猝死者中93.25%伴有躯体疾病,服用氯氮平、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者在猝死病人中占较高比例,且合用莱物者较多。结论精神科猝死病人中件有躯体疾病者较多,封此期患者使用精神药物时应格外小心。

  • 标签: 精神科住院病人 猝死 住院精神病人 回顾性调查 住院期间 统计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室管膜下瘤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点。方法对9例室管膜下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本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1,平均年龄54岁;术后随访10~109个月,均无转移和复发。MRI检查示,肿瘤位于侧脑室内8例、右颞叶1例,T1WI呈等信号6例、低信号及高信号各1例,T2WI高信号6例、等信号2例;增强扫描轻度增强、无明显强化各4例。病理检查示,瘤组织胶质纤维丰富,瘤细胞成簇状分布其间;除1例右颞叶肿瘤无微囊结构外,其余均有微囊形成。免疫组化检查:瘤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表达,突触素(SYN)、上皮膜抗原(EMA)、神经元特异性核心抗原(Neu-N)为阴性;Ki-67标记指数4%1例,1%~3%8例。结论室管膜下瘤多发于老年男性,进展缓慢,预后较好。其大多发生在侧脑室内,发生在脑实质的少见。认识其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点有利于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室管膜下瘤 临床特点 影像学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3月至2008年8月共采用手术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患者87例.按手术方式(单纯内镜下手术40例、内镜控制下手术19例、显微镜下囊肿切除术22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纯内镜组、内镜控制组和显微镜组(分流及混合手术患者6例未计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上述3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囊肿大小、术后并发症、病情好转和囊肿缩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微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43±36.0)min]、术中出血[(160±39.6)mL]均高于其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内镜组[(97±26.8)min,(15±4.8)mL]和内镜控制组患者[(87±27.6)min,(18±5.7)mL]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所需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优于显微镜开颅手术。

  • 标签: 蛛网膜囊肿 神经内镜 手术方式
  • 简介: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对在本院精神科工作的17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40.2%的护士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女性睡眠障碍因子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睡眠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差,女性更易发生睡眠障碍,发生睡眠障碍的护士其总体睡眠质量及睡眠的各个环节均受影响。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睡眠质量 调查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颞叶新皮质癫痫患者临床特征、术前评估、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颞叶新皮质癫痫行神经电生理、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定位,术中皮层电极和深部电极描记,联合采用不同术式以及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的疗效观察。结果疗效按谭启富的标准分类:Ⅰ级12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5例,Ⅴ级0例。病理报告:胶质增生23例;微小血管畸形5例;灰质异位1例,无异常发现7例。无手术致残和死亡。结论联合采取不同术式,如:行海马及杏仁核部分切除,对颞叶新皮质癫痫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严重手术并发症。

  • 标签: 颞叶新皮质癫痫 外科治疗 病灶切除术
  • 简介:目的了解和分析大学生自尊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尊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情感量表对416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封部分同学进行了访谈。结果大学生在性别、城乡、家庭教养方式、体育运动水平、交际能力上其自尊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正性情感、情感平衡、人际关系方面的应激、学习成绩封大学生的自尊存在着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应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式封大学生进行自尊教育。

  • 标签: 大学生 教养方式 性别 交际能力 自尊水平 自尊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颅内出血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新生儿均于出生后1周内行头颅CT检查,全部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患儿颅内出血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SPSS13.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胎龄≤32周的新生儿Ⅲ级、Ⅳ级出血程度明显高于>32~35周组和>35~38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说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与出血程度和胎龄密切相关.全部患儿中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2例放弃治疗.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提高孕期妇女围产期保健意识,及早发现和治疗是降低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 颅内出血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误诊的原因.方法分为误诊组和确诊组,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及诊断资料,并通过统计学分析筛选出造成误诊的危险因素.结果t检验及x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在住院次数、病史收集详细程度、临床检查全面程度、重视纵向病程特点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检查不够全面深入是造成误诊的危险因素,住院次数是误诊的保护因素.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应全面收集病史、全面深入地进行临床检查、诊断时重视病程特点以及对出院患者应加强跟踪随访,这样才可以减少误诊率.

  • 标签: 精神科住院患者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