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蛋白质谱差异,寻找能够帮助鉴别诊断乳腺癌的候选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收集117例乳腺癌患者和56例健康人的血清标本,随机分为训练组(74例乳腺癌和36例健康人)与测试组(43例乳腺癌和20例健康对照)。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所有血清标本的蛋白质谱。用BiomarkerWizard统计软件比较训练组乳腺癌与健康对照间的蛋白质谱差异,再用BiomarkerPattern软件筛选出一组差异蛋白构建决策分类树模型以鉴别乳腺癌病例和健康人群,最后用测试组对分类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乳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蛋白质谱存在14个差异显著的蛋白峰,以质荷比分别为3958、4288、4974、5902、8518、8930、9282和11360的8个差异蛋白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鉴别乳腺癌与健康对照组的敏感性为82.43%(61/74),特异性为83.33%(30/36),准确性为82.73%(91/110),用测试组进行验证的敏感性为86.05%(37/43),特异性为65.00%(13/20),准确性为79.37%(50/63)。结论乳腺癌与健康人群的血清蛋白质谱存在差异,SELDI—TOFMS技术筛选出的血清差异蛋白有助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 标签: 乳腺肿瘤 蛋白质组学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 血清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病变患者配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为宫颈病变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有宫颈病变且高危型HPV感染的阳性患者56例及健康女性38例(其配偶分别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38例),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对其男性配偶的阴部进行HPV检测。结果研究组HPV检查阳性率37.5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16%(P〈0.05)。研究组21例HPV阳性者中夫妇双方有相同HPV亚型感染者11例(52.38%)。其中58型占首位。结论宫颈病变患者配偶HPV感染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部分配偶感染相同HPV亚型,故对其配偶进行HPV检测和健康教育有利于宫颈病变的预防。

  • 标签: 宫颈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配偶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肝病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比容(PCT)四项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不同肝病患者56例及同期门诊正常体检者100例,对其进行血小板四项参数进行测定。结果:不同肝病患者与正常体检者血小板参数测定结果显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小板参数与正常体检人群比较发生了显著变化,PLT及PCT减低,MPV及PDW升高,结果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时,血小板参数会随时病情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监测并分析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有助于了解肝病患者病情发展,在肝病的临床诊断、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 血小板
  • 简介: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对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PPH)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产妇中符合PPH诊断标准且需接受输入血液制品的287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限制输液组(148例)和常规输液组(139例),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输入血制品数量及种类、总住院费用及其构成、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家属误工时间等,通过SF-36量表评估患者术后1月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八个维度的差异。结果限制输液组产妇出血总量低于常规输液组(P〈0.05),血液制品的用量和种类少于常规输液组(P〈0.05),从输液总费用、输入血液制品费用、抗生素费用和护理费用等方面降低了住院总费用(P〈0.05),减少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家属误工时间(P〈0.05),增加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八个维度的评分(P〈0.05)。结论限制性输液可减少产后出血患者出血和输血量,减少患者及家庭住院期间人力和物力支出,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限制性输液 产后出血 经济负担 人力成本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与锥切标本的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为CIN2/3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冷刀锥切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在87例CIN2患者中,LEEP锥切术后病理结果:炎症12例,CIN119例,CIN248例,CIN38例,符合率为55.17%(48/87);在95例CIN3患者中,冷刀锥切术后病理结果:炎症10例,CIN211例,CIN368例,宫颈浸润癌6例,符合率为71.58%(68/95)。结论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宫颈活检诊断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必要时术前应进行诊断性锥切。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冷刀锥切术 宫颈环形电切术 病理检查 一致性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乳腺癌组织与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筛选出参与乳腺癌发生、复发及转移过程中重要的lncRNA。方法利用芯片技术分别检测并筛选乳腺癌组织与外周血差异表达的lncRNA及mRNA,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包括基因本体论(geneontology,GO)和Pathway分析,分析乳腺癌组织与外周血中lncRNA及mRNA的表达谱。分析得到乳腺癌外周血与癌组织中共同表达与特异表达的lncRNA,并且进一步分析差异基因可能调控的相关通路,进而发现参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的lncRNAs。结果笔者发现在乳腺癌组织和外周血中共同上调的lncRNA有7条(包括RP11-707G14.7、RP11-771K4.1、XLOC013658、RP11-201A3.1、RP11-298H24.1、BM151951、XLOC011403),共同下调的lncRNA有12条(LOC100506035、PWRN1、MAGI2-AS3、RP11-67L3.2、CTC-454M9.1、AC017006.2、AC002456.2、RP11-430B1.2、RP11-945C19.4、RP11-839D17.3、CTA-407F11.8、LINC00420)。GO和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和组织中均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参与调控免疫反应与TGF-β通路等。结论lncRNA在乳腺癌组织和外周血中呈差异表达,可能参与到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复发转移中,有可能成为临床诊断与治疗乳腺癌的新靶点。

  • 标签: 乳腺肿瘤 分子诊断技术 芯片分析技术 基因表达谱 微RNAS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送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46例,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针对性护理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自发性气胸 护理
  • 简介:一、病例摘要病例1:患者57岁,因“绝经6年,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余”于2009年10月5日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10年,血糖控制尚可。入院后先行宫腔镜检查术,术后病理回报为“子宫内膜腺癌”,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Ⅰ期。

  • 标签: 肥胖患者 后穹窿穿刺 子宫内膜癌 手术治疗 腹腔镜 子宫内膜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乳腺癌保留乳房相关知识宣教对可保留乳房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5月至11月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28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保留乳房相关知识宣教并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保留乳房知识宣教前后保留乳房选择比例的变化,分析保留乳房组与全乳切除组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患者年龄比较采用t检验,例数比较采用χ2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知识宣教后,保留乳房选择率由25.2%(71/282)降至19.1%(54/282)(χ2=12.430,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全乳切除组相比,保留乳房组的平均年龄更低[(51.3±9.9)岁比(42.9±8.2)岁,t=6.216,P=0.000],受教育水平更高(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比例:44.9%比75.0%,χ2=17.925,P=0.000),有职业患者的比例更高(66.3%比85.9%,χ2=9.372,P=0.009)。家属对手术方式的选择(P=0.001)以及患者在选择手术方式时是否受到家属影响(χ2=7.334,P=0.026)在保留乳房组与全乳切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0.907,95%CI:0.871~0.944,P=0.000)和患者家属对手术方式的选择(OR=2.028,95%CI:1.270~3.237,P=0.003)是患者保留乳房手术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患者拒绝保留乳房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对局部复发的担心(73.5%,150/204);保留乳房失败后患者拒绝乳房再造的主要原因是对再造手术创伤的担心(53.8%,21/39);选择全乳切除患者拒绝再造的两大原因分别为自身对形体改变的良好接受度(47.5%,95/200)以及年龄因素(46.5%,93/200)。结论手术方式的决策过程是医师、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的过程,医师有必要为可保留乳房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详尽的手术相关信息,协助患者做出选择。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保留乳房手术 知识宣教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凋亡调控因子Fas、FasL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胎盘绒毛滋养细胞以及蜕膜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RSA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以及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20例RSA患者、16例正常妊娠妇女胎盘绒毛FasL表达以及蜕膜中CD3(+)T淋巴细胞Fas抗原表达情况.结果①RSA组患者胎盘绒毛滋养细胞FasL的表达以及蜕膜中CD3(+)T淋巴细胞Fas抗原的表达情况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胎盘绒毛FasL的表达与蜕膜中CD3(+)T淋巴细胞Fas抗原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RSA的发生可能与绒毛滋养细胞表面FasL表达减少,以及蜕膜中Fas(+)T淋巴细胞凋亡减少有关.

  • 标签: 蜕膜 患者 FASL表达 绒毛滋养细胞 FAS抗原 复发性流产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疾病护理门诊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按照入组和排除标准收集2014年1~6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坚持每1~2周接受1次乳腺疾病护理门诊心理疏导(干预组,120例),另一组患者未到乳腺疾病护理门诊进行心理疏导(对照组,120例)。干预组患者在护理门诊接受专业护师、康复师或心理医师的指导和帮助,之后患者之间进行自由交流,相互鼓励。6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评分,并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收集有效调查问卷共212份,干预组116份,对照组96份。干预组患者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3%(112/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96/120)(χ2=9.231,P=0.004)。干预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20.9±8.0)分和(24.7±10.5)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8±8.7)分和(32.1±8.0)分(t=-5.086、-5.803,P均〈0.001)。结论乳腺疾病护理门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能够很好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可持续进行的患者自助互助途径。

  • 标签: 乳腺肿瘤 焦虑 抑郁 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布新洛尔联合地高辛对房颤(AF)伴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率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AF合并CHF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两组:地高辛组(A组)39例,地高辛联合布新洛尔组(B组)39例。入选病人常规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肠溶阿斯匹林(或华法令)和地高辛治疗,待病人无液体潴留,体重恒定后,B组加布新洛尔,两组病人在药物达到治疗剂量后,再予维持剂量并观察12周。两组均于入选时及治疗第12周末记录心室率,测12导联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结果:①Holter检测显示A组最小、平均心室率和B组最小、平均和最大心室率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均〈0.01),B组治疗后最大、平均心室率均较A组显著降低(P〈0.01);②两组病人的LVEF治疗后显著增加(P〈0.01),B组治疗后较A组显著增加(P〈0.01)。无不能耐受治疗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适当剂量的布新洛尔联合地高辛能控制AF伴CHF患者的心室率,显著改善其心室功能,而且安全。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布新洛尔 心率 心室功能
  • 简介: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卫生部于2008年4月29日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中,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首位的死亡原因。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在脑血管病患者中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及早发现并改变有害健康的行为,成了预防该病复发,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说教式健康教育方法患者难以接受和坚持,

  • 标签: 授权理论 脑血管病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并于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干预组患者FVC、FEVl、FEVl/FVC%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显著,与治疗前及治疗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较为显著(P〈O.05)。结论:在COPD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肺功能。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以评估心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90例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46例,对照组44例.干预组除行腹式子宫全切术外,在围手术期行心理干预,即:支持性心理治疗、健康教育、个别深入的心理治疗、家庭和社会支持治疗等;对照组则仅采取手术治疗.两组患者皆于入院时、术后半年填写WHO-QOL-100,观察两组在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45岁以下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半年时性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明显恶化,生活质量下降.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提高性生活质量及性生活的满意程度;明显改善自尊、体象感、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总的健康状况等方面的生活质量.结论应重视并了解子宫肌瘤患者对子宫全切术存在的不良心理,积极进行心理干预,重点放在性生活、体象感、自尊、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等方面,能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全切术 心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后血清YKL-40变化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甘肃省肿瘤医院乳腺科门诊进行乳腺癌筛查确诊为健康者30例(健康对照组),以及就诊于放射治疗科的1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及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YKL-40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健康对照组与抽签法随机抽取的30例乳腺癌患者之间,以及100例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前或放射治疗后CEA、CA153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YKL-40水平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CEA、CA153阳性或阴性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前与放射治疗后血清YKL-40水平的差异。并且,放射治疗后血清YKL-40升高者与降低者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生存曲线绘制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1)30例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YKL-40水平分别为(104.21±22.07)ng/ml和(90.14±23.85)n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9.04±9.61)ng/ml(t=12.491、8.673,P均〈0.001)。100例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YKL-40水平分别为(102.17±22.04)ng/ml和(91.67±29.18)ng/ml,放射治疗后血清YKL-40水平逐步下降(t=4.002,P〈0.001)。(2)CEA和CA153阳性患者血清YKL-40水平在放射治疗后较放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CEA:(87.26±30.28)ng/ml比(107.23±25.54)ng/ml,CA153:(77.52±31.01)ng/ml比(108.12±19.95)ng/ml,t=5.443、4.750,P均〈0.001]。(3)无论是放射治疗前,还是放射治疗后,CEA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血清YKL-40水平均接近(t=1.414、-0.992,P=0.164、0.523);而在放射治疗后,CA153阳性患者血清YKL-40水平却明显低于CA153阴性者[(77.52±31.01)ng/ml比(95.90±27.42)ng/ml,t=-2.559,P=0

  • 标签: 乳腺肿瘤 生物学标记 糖蛋白类 放射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的168例POP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应用POP-Q分度法及POP生活质量问卷(P-QOL)对患者POP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观察其术后1年复发情况,并应用Cox风险模型分析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68例患者治愈率为94.05%(158/168),术后1年复发率为12.50%(20/160)。POP患者术后1年POP-Q分度为Ⅲ~Ⅳ°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OP患者术后1年脱垂严重程度、个人关系、健康状况、生活状况、角色、体力、社交、情绪、睡眠等方面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经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疾病严重程度为Ⅲ~Ⅳ°、脱垂部位为前盆腔、术后阴道壁长度〉5cm是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疾病严重程度为Ⅲ~Ⅳ°、脱垂部位为前盆腔、术后阴道壁长度〉5cm是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具备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后应加强随访,以降低POP复发率。

  • 标签: Prolift盆底重建术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临床效果 术后复发
  • 简介:目的:分析女性不孕患者经40%碘化油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后成功受孕的原因。方法:以常规方法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结果:部分患者成功受孕。结论:HSG检查对一些因输卵管粘连、狭窄导致的继发不孕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不孕症诊断和辅助治疗方法。

  • 标签: 40%碘化油 子宫输卵管造影 受孕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抑制素B(InhibinB,InhB)用干预测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手术后精液参数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男科门诊收治的VC型男性不育症患者92例。术前完成相关检测,包括完善病史登记,精液常规分析,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睾酮(testosterone,T)和InhB检查等。所有患者均接受左侧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术后12周随访精液常规分析、FSH、T、InhB。对术前、术后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根据术后12周精液参数改变情况将患者分为改善组(59例)和未改善组(33例),改善组术后12周精子浓度明显提高(P〈0.05),未改善组精子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InhB水平均有明显提高,术前及术后12周InhB水平,改善组均明显高于未改善组(P〈0.05)。根据术前InhB水平将患者分为低InhB组(38例)和高InhB组(54例),低InhB组治疗有效率低于高InhB组(P〈0.05)。结论VC术前InhB水平的高低,与术后精液参数是否能得到明显改善有一定关系,可作为VC患者手术选择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男性不育症 少弱精子症 抑制素B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 精液参数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癌基因表达及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7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按照临床预后的高危因素将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TEN、p53和Ki-67基因的表达,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CA125、CP2、CA199及唾液酸(SA)等肿瘤标志物,分析各项肿瘤标志物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临床病理分期ER、PR、PTEN、CA125和CP2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ER、PR、Ki-67和S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层浸润深度PR、CA125和CA199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无淋巴结转移ER、PR、CA125和CP2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无脉管内癌栓CA125和S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腹水癌细胞CA125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危组PR表达显著低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Ki-67、CA125、CA199和CP2的表达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两组中ER、p53、PTEN和SA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Ki-67、CA125、CA199和CP2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密切相关,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分子分型 肿瘤标志物 免疫组化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