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高职学院护理系27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试验组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对PBL教学的总体满意度为91.8%;两组总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但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BL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PBL教学总体比较满意,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学生 护理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口腔医学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心理干预对首次基础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首次基础胰岛素治疗的90例糖尿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早期心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糖尿病痛苦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用于首次基础胰岛素治疗病人,可促进血糖恢复,帮助改善病人心理状态。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血糖 焦虑 抑郁 早期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探究性实验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在2005级护理专科中随机选择2个班75人作为实验组,其余6个班244人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操作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探索意识、动手能力、学习兴趣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两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探究性实验教学能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护生探究意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 标签: 护理学基础 探究性实验教学 护理教育
  • 简介:【摘要】在临床护理中,股静脉穿刺和股动脉穿刺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操作技术,而了解和掌握股静脉、股动脉的毗邻、走形以及位置,能够使操作的成功率提高,减少并发症。因此,本文对股静脉穿刺和股动脉穿刺的解剖学基础和护理研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护理解剖学 股静脉穿刺 股动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环质控理念为基础护理风险管理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常规方案给予护理,观察组以循环质控理念为基础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循环质控理念为基础的护理风险管理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标签: 循环质控理念 风险管理 医院感染 发生率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基础护理技术情景模拟应用于护理礼仪一体化教学中的效果。方法:纳入某医学院校专科护理的学生50名,根据单双号法分组,对照组25名,观察组25名,两组进行护理礼仪一体化教学时各选择传统授课方式、基础护理技术情景模拟,最后对比护理礼仪成绩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学生护理礼仪成绩优良率与对照组学生相比,P<0.05,即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礼仪一体化教学中应用基础护理技术情景模拟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具优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护理礼仪能力。

  • 标签: 一体化教学 护理礼仪 情景模拟 基础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卫校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应用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09~2020.01本校护理学院在读的80名2019级2个班级的护理学专业学生纳入研究,其中1班4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归为甲组;2班40名学生采用混合式教学,归为乙组,观察教学效果。结果 乙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 混合式教学可取得更高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应用于卫校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效果显著。

  • 标签: 混合式教学 护理学 基础课程 教学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冠心病介入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从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研究对象为冠心病介入患者,在我院收治的患者中纳入8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40例,前者应用的护理方式为以行为转变理论,后者应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LEVF、LVEDD、LVEDV)、护理满意度进行展开分析与讨论。结果:从LEVF、LVEDV、护理满意度方面来分析,实验组相比于参照组更高,且指标之间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心脏康复 冠心病介入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临终关怀对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3例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干预,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临终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死亡态度、心理应激水平。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乐观面对死亡比例为63.6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23.81%(P<0.05),且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实施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临终关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对死亡态度,同时有助改善患者心理应激水平。

  • 标签: 循证理念 临终关怀 原发性肝癌 晚期 死亡态度 心理应激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人文理念为基础的优质护理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以人文理念为基础的优质护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人文理念为基础的优质护理措施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中,患者情绪状态更加稳定,对于护理工作认同度较高,愿意积极配合,护理质量显著改善,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细致化,值得参考。

  • 标签: 人文理念 优质护理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VTE(静脉血栓栓塞症)中高危患者基础预防落实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VTE中高危患者作用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将其分成活动前和活动后,分析活动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活动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对落实率进行统计。结果: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生活质量中,明显发现品管圈活动患者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样在落实率上活动后明显高于活动前,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VTE患者的评估,将品管圈的基础预防进行提高,落实率得到提升,预防患者VTE风险。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血栓栓塞症 基础预防
  • 简介: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因社会数字化进程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为了适应新时代教和学的需求,国内外高校教师开始探索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为高等教育开劈了新的视野。基础护理学课程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情况,选择开展基于辅助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教育信息化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基础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产妇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包括住院期间组织孕产妇及家属观看母乳喂养、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日常护理、防止新生儿发生窒息等安全指导等;出院后孕产妇通过电话、微信公众号等信息技术手段获得母婴专科护士的及时指导帮助。比较两组新生儿安全隐患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安全隐患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产后新生儿安全的有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信息化 健康教育 新生儿 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分组选取病案、编制实验方案、实施方案以及开展学生实验报告会、教师点评等。结果学生设计的实验教学方案涉及了8门课程的知识,16项基础护理操作项目。教师和学生均认为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应用既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又体现了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的综合性;注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培养了学习的探究精神,增强了职业感和人性化护理意识,训练了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教学气氛明显活跃,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结论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可使学生融会贯通多个学科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护士职业综合素质。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综合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护理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在食管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护理专业学生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和教师对护生实习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 食管癌 护理教学 成绩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以神经内科

  • 标签:
  • 简介:患者安全与医疗护理差错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护生是护理事业的后备军,从长远考虑,有效防范护理差错的第一步是要加强对护生的安全护理教育。笔者介绍了在《基础护理学》日常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增设护理安全相关知识教学、设计护理安全理论教学、重组护理安全实验教学、开展护患纠纷模拟情境讨论和辩论等教学实践,促进护生在早期学习时即认识到安全护理的意义,养成安全护理的意识和习惯,并增强护生安全护理的风险意识。

  • 标签: 护理学基础 情境教学法 护生 安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与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learning,CRL)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综合技能的影响.方法在护理本科生的内科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开展PBL与CBL结合的模式教学,将135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5名,采用PBL与CBL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70名,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分别于教学前后对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综合技能的主观评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经过学习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高于试验课程前(P<0.05),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试验课程前(P<0.05);对照组学生课程结束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课程结束后,试验组总体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维度得分除寻求真理、系统化能力外,其余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整体评价尚好,在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技能、专业精神方面试验组学生大多持肯定态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L与CBL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在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技能、专业精神方面的自我评价也有明显提高,而且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认可.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评判性思维 教育考核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全科护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的基础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124 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62 ),一组进行常规全科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展开以人为本的基础健康教育(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认知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全科护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的基础健康教育可以提升患者认知、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全科护理 以人为本 基础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