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将对指导术后提前干预措施,减少或延缓淋巴水肿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方法:随访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08年 5月至 2019年 1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 35例乳腺癌患者,并分析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5例患者中,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 25kg/m2患者 16例( 45.7%), BMI< 25kg/m2患者 19例( 54.3%), 15例患者发生上肢淋巴水肿( 42.9%),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 BMI与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相关( P值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患者是否肥胖相关,对于 BMI≥25kg/m2的患者应积极提前干预,减少或延缓淋巴水肿的发生。

  • 标签: [ ]乳腺癌 BMI 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00例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临床数据。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及体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护理 2型糖尿病 失眠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特色治疗与护理用于面瘫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取院内面瘫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以常规治疗与护理、中医特色治疗与护理干预,观察疗效。结果 出院前以观察组患者FDIP、FDIS评分较高;干预后以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低。结论 面瘫患者给药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可促进患者面部残疾指数改善。

  • 标签: ]面瘫 中医特色治疗 护理 面部残疾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运用杂交手术对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治疗具有的效果。 方法 抽取2019年12月~2021年5月收治的70例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照患者介入探查结果开展杂交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平均踝/肱比值。 结果 治疗后踝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操作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20例低体质指数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检测方法不同,将其中60例实施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诊断患者纳入到实验组,其余60例实施常规诊断患者纳入到对照组。观察诊断结果及异常检出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患者诊断准确度,存在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确诊冠心病,40例组内确诊率为66.67%,而实验组确诊为冠心病的人数为55例,组内确诊率为91.67%,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患者的病变部位以及特点进行评估时,准确度无明显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肱指数与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普勒超声进行踝肱指数测定,按照踝肱指数将患者分组为动脉硬化组和非动脉硬化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周围血管病变情况,分析踝肱指数与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动脉硬化组(ABI<0.90与ABI≥1.30)39例,非动脉硬化组(0.90≤ABI<1.30)80例,两组患者在病程与甘油三脂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周围血管病变(DR、DN、DPN )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踝肱指数与DR、DN、DPN为负相关(r 为-0.369;-0.272;-0.351,P <0.05)。结论:踝肱指数与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为负相关,对周围血管病变具有预测价值,可指导早期实施护理措施延缓糖尿病的病程。

  • 标签: 踝肱指数 2型糖尿病 周围血管病变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对牙周病患者实施牙周护理对牙龈指数以及牙菌斑的影响。方法:从2022.10-2023.10月中筛选出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牙周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其运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牙周袋探诊深度以及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牙龈出血指数和牙龈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牙周护理,能够对牙周病患者的牙菌斑控制及牙龈指数进行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牙周护理 牙周病 牙菌斑控制 牙龈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控制及牙龈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某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卫生指导和标准牙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专业菌斑控制、自我菌斑控制指导、口腔卫生教育等综合口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C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 PLI、G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两组 PLI、CI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有效降低PLI、GI,提高OHB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综合口腔护理干预牙周病牙菌斑牙龈指数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针对综合口腔护理干预进行研究,分析其对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控制及牙龈指数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将患者分组行不同护理干预,分在研究组患者行综合口腔护理干预(50例)、分在参照组患者行常规口腔护理干预,检查患者牙菌斑及牙龈指数,根据此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经数据统计,护理前两组牙菌斑控制及牙龈指数各项数据组间无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牙菌斑控制及牙龈指数两组数据较护理前均有明显变化,组间数据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牙周病患者采用综合口腔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更好的控制牙菌斑,使牙龈的健康指数得到明显改善,效果确切,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综合口腔护理 牙周病 牙菌斑 牙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孕晚期产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脐带螺旋指数的诊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5月本院收治的 49例孕晚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胎儿脐带螺旋指数检查以判断胎儿脐带螺旋程度。对不同程度脐带螺旋的新生儿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胎儿的脐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值( S/D)、新生儿出生 1min时的 Apgar评分,统计并比较各组新生儿胎儿窘迫发生率和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结果 UCI正常组的胎儿 S/D值明显低于减少组和增加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 3组组间胎儿窘迫发生率、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和新生儿 Apgar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 P<0.05),其中正常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减少组和增加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好的反应卵巢畸胎瘤周边及内部血供情况,其对于临床疾病鉴别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 孕晚期产妇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儿脐带螺旋指数 妊娠结局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分析牙龈指数和牙釉质脱矿情况。方法:纳入时间在2021年8月到2023年10月,本院收治60例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口腔护理干预)各30例,比较两组牙龈指数、牙釉质脱矿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各项牙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结论:口腔护理价值高,能够改善患者牙龈健康,减少牙釉质脱矿情况,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护理 固定矫正器正畸 牙龈指数 牙釉质脱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镇静深度监测中的价值。方法240例门诊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根据BIS变化随机分为三组(A组BIS=45~55,B组BIS=56~65,C组BIS=66~75),每组80例。比较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变化,记录注药用时及意识消失、应答、清醒时间,记录丙泊酚追加剂量、总药量及手术时间,比较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HR、SpO2等指标变化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各组患者注药用时及意识消失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A组应答时间及清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和C组(P<0.05);A组丙泊酚追加剂量、总药量明显少于B组和C组(P<0.05),而各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A组患者舌根后坠、肢体扭动、呛咳、头晕、呼吸抑制及手术记忆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BIS值维持在45~55范围内可明显降低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丙泊酚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清醒时间。

  • 标签: 脑电双频谱指数 丙泊酚 无痛胃镜 镇静深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异常、体质量指数(BMI)和脂肪肝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762例体检人群的资料,按照血脂水平和体质量指数进行分组,分析各组的脂肪肝检出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检出191例脂肪肝,检出率为25.06%;男性、女性检出率分别为28.62%和20.98%,男女间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脂肪肝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检出率不断上升,P<0.05。237例检出患有高脂血症的人中有103例检出脂肪肝,检出率43.46%;而525例血脂正常者中,脂肪肝检出率为16.76%,血脂异常者脂肪肝的检出率显著升高,P<0.05。随着体质量指数的不断增加,检出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人群的血脂水平与体质量指数以及脂肪肝检出率相关,血脂水平异常者以及体质量指数较大者的脂肪肝发生率较高。

  • 标签: 高血脂 体质量指数 脂肪肝
  • 简介:目的:探讨外周血nCD64和CD14指数在血液肿瘤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血液肿瘤患者64例,其中细菌感染组33例,非感染组31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nCD64和CD14相关指标,并计算nCD64IND及CD14IND,同时测定WBC、ESR、CRP。结果:两组指标相比,nCD64IND、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IND、ESR、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可见曲线下面积CD64IND(0.974)〉CRP(0.786)〉ESR(0.675)〉WBC(0.598)〉CD14IND(0.556),与标准面积0.5相比CD64IND、CRP、ESR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CD14IND、WBC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nCD64对合并细菌感染的血液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其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CRP及ESR。

  • 标签: 血液肿瘤 细菌感染 CD64 CD14 ROC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肱骨近端骨密度(BMD)的测量方法,研究肱骨近端BMD与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探讨肱骨近端BMD在预报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性。方法选择绝经后健康女性志愿者,使用HologicDELPHI—A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及本研究设计的肩部定位器和前臂定位器测量肱骨近端BMD。研究第一部分包括30名志愿者,每人连续测量右侧肱骨近端BMD2次,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短期精密度RMSSD和RMSCV;第二部分包括92名志愿者,记录其年龄、身高、体重,测量右侧肱骨近端BMD,分析肱骨近端BMD与年龄和BMI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肱骨近端BMD测量方法的短期精密度:RMSSD=0.011g/cm2,RMSCV=2.4%。本研究92名志愿者平均(60.2±6.4)岁,平均身高(159.5±5.4)cm,平均体质量(59.4±7.5)kg,平均BMI23.3±2.7,平均肱骨近端BMD(0.543±0.083)g/cm2,肱骨近端BMD同年龄呈负相关,同BMI无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测量肱骨近端BMD的方法;年龄越大肱骨近端BMD越低;由于BMI对BMD的影响会掩盖骨质的丢失,而非负重区域即肱骨近端会最大程度地减少BMI对BMD的影响程度。

  • 标签: 肱骨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年龄相关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前后胎儿脐动脉、肾动脉阻力指数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8月本院接收的妊娠高血压孕妇60例纳入至研究组,将同期无妊娠期糖尿病、无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孕妇60例纳入至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门子ACUSON-X3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检测胎儿重量、胎心率、双颈顶和胎儿宫内发育状况,并测量胎儿肾动脉阻力指数及脐动脉指数。结果在肾动脉与脐动脉阻力指数S/D及PI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方面,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期高血压胎儿肾动脉及脐动脉阻力指数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 标签: 肾动脉阻力指数 胎儿脐动脉 妊娠期高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3例老年高血压和41例正常血压组(对照组)的ABI值、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3例(52.38%)和5例(12.20%)ABI降低(ABI≤0.9),两组ABI分别为0.81±0.19和1.27±0.16(P〈0.01)。高血压组中ABI≤0.9与ABI〉0.9的颈动脉内膜厚度分别为(1.19±0.21)mm和(0.83±0.19)mm(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ABI降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相关性。

  • 标签: 高血压 动脉硬化 血压测定 血管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