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社会中需要长期服药,每日多次服药的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人数增长,以及忙于工作忽略服药时间或者有服用中药需求的上班族也广泛存在,所以我们设计了悬挂电子分药器。悬挂电子分药器集储存药品、分选药品、加热中药、提醒服药功能于一身。可以安装在饮水机旁或悬挂在家中其他地方,随取随服,十分方便。材质轻便,内有防潮、防腐夹层,可以防止药物变质。极大的解决了家庭中便捷服药方面的问题。

  • 标签: 慢性病 上班族 悬挂式电子分药器 便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妇科护理中应用家庭沟通护理方式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妇科2020年06月至2022年06月收治的患者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按照应用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应用家庭沟通护理模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来对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应用家庭沟通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治疗有效率为95%,高于同期对照组82.5%,且患者的康复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家庭沟通护理模式应用在妇科护理工作中能够从多种措施中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也能从细致、全面的护理服务中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家庭式沟通 妇科护理 应用效果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港植入患者在非治疗期间延长维护间隔时间对导管堵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科留置的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后处于治疗结束后回访期患者100例进入随访阶段为研究对象,根据非治疗期间维护间隔时间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延长维护间隔时间组两组。参照组(50例)非治疗期间维护频率为1次/1月,延长维护间隔时间组(50例)非治疗期维护频率为1次/2月。分析两组患者导管堵塞概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1个月组入组患者50例,维护次数600次,发生堵管次数4例,管道通畅率99.33%;2个月组入组患者50例,维护次数300次,发生堵管次数5例,管道通畅率98.33%,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1个月组满意患者42例,满意度84%;2个月组满意50例,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相比非治疗期间维护频率为1次/1月而言,静脉输液港植入患者在非治疗期间延长维护间隔时间不会增加导管堵塞率,患者满意度更高。

  • 标签: 静脉输液港植入 非治疗期间 维护间隔时间 导管堵塞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袋鼠护理方法(KMC)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使用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出世的早产儿5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早产儿选用基本护理方法,观察组的25例早产儿选用KMC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早产儿牛奶摄入量。结果:在护理方法干预前两组幼儿的奶摄入量无显著差异;在进行干预一周后,观察组的婴儿的奶摄入量显著高过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相关研究数据表明,KMC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早产儿的奶摄入量,推动其成长发育。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早产儿 生长发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2022年3月,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半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应用微创鼻内镜泪囊吻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患者治疗效率更高,患者创伤更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应用袋鼠护理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剖宫产产妇均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在该期间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且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运用软件随机排序,1-50号为对照组,51-100号为实验组,两组分别选用传统护理模式和袋鼠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剖宫产产妇的切口愈合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子宫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切口愈合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子宫复旧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术后恢复上,可以提前使其恢复肠鸣音,降低子宫复旧及切口愈合的时间,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袋鼠式护理模式 剖宫产 产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陪伴护理在儿童早期矫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6例口腔正畸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18)和研究组(n=18),对照组在早期矫治中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陪伴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按时复诊率以及家长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矫治器的损坏率低于对照组,并且GI、SBI以及PLI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差异。结论:陪伴护理在儿童早期矫治中,能够明显提高患儿的牙周健康程度,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陪伴式护理 儿童早期矫治 牙周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渐进分级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1-2022.12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50例,进行渐进分级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明显强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使用渐进分级康复护理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渐进式分级康复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 12月我院接收的实行家属陪伴分娩组的50例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同期未实行家属陪伴分娩组的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产时疼痛程度、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出血量及自然分娩率情况。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产程时间、产时疼痛程度、产生2h出血量、新生儿评分等指标评分,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陪伴分娩可以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缓解产妇不良情绪,降低分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家属陪伴式 分娩结局 产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为结直肠吻合口的预防性造口,袢回肠造口与横结肠造口均可有效地转流粪便,减少吻合口漏所带来的危害,适用于具有高吻合口漏风险的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患者,特别是接受新辅助治疗者。两种造口各有利弊。本文总结了关于这两种造口的大部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袢横结肠造口术后的并发症率相对较高,主要包括造口脱垂、旁疝、伤口感染、还纳术后切口疝等。袢回肠造口的主要缺点是造口高排便量、脱水以及术后肠梗阻风险。另一方面,由于部位等原因,袢横结肠造口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结直肠减压,更适用于无法进行肠道准备如急诊手术等情况。通过手术技术的改进,或可有效地减少造口脱垂等并发症,充分发挥袢横结肠造口的优势。

  • 标签: 结肠造口术 回肠造口术 直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阴道前后壁双桥缝合术在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的手术中应用。方法:选择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组采用改良阴道前后壁双桥缝合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改良式阴道前后壁双桥式缝合术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子宫脱垂 阴道前后壁膨出 临床疗效,术后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及术的选择方法,以确定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13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成 A组、 B组、 C组及 D组,前两组于骨折后 6-8d内治疗,后两组于骨折 6d内治疗; A组、 C组采用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B组、 D组以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时机: A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 C组( P< 0.05); B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 D组( P< 0.05);术: B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 A组( P< 0.05); D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 C组( P< 0.05)。结论:骨折后 6-8d内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手术时机,术则以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为宜。

  • 标签: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时机 术式
  • 简介:目前治疗混合痔的方法繁多,疗效不一,既往许多疗法破坏了肛门正常的解剖结构,处理不当易发生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当前许多学者都在寻求一种新的术以解决上述的不足。笔者自1996年开始采用综合术治疗环形混合痔,内痔部分采用痔特灵Ⅱ号注射液法,外痔部分采用肛门锯齿状切口加肛周皮瓣修复整形术,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环形混合痔 术式 硬化剂 临床资料 手术方法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妇科护理中使用家庭沟通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妇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病例总数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5例采取家庭护理沟通模式,比较不同护理方法产生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过家庭护理后,合理用药32例、健康饮食30例,适当运动29例,其护理依从性良好,与对照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评分、SDS、SAS量表分值均得到优化,其中护理满意度(91.14±3.26)分;SDS评分(36.31±2.77)分、SAS(40.26±3.24)分,与对照组上述评分量表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护理中,使用家庭沟通护理模式效果十分明显,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加临床护理效果。此外,家庭沟通护理措施应用后,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增加疾病治疗信心,为后期康复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妇科护理 应用效果 家庭式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