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脊肌萎缩症患儿住院时间长,院感发生率高。随着家庭呼吸机的广泛使用,经过气管切开手术后的儿童可以选择家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本文主要介绍我院1例脊肌萎缩症带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儿的回归家庭培训计划,为家属提供一定的参考,并逐渐规范我院PICU的延续性护理。

  • 标签: 脊肌萎缩症 气切-机械通气 儿童 回归家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机械通气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ICU2011年1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出现呼吸衰竭后根据家属自愿情况是否选择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60例,观察组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组,对照组未行机械通气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是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能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机械通气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策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诊断为AE-COPD需要机械通气的34例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组和对照组序贯组18例,对照组16例。两组均先给予有创机械通气(IPPV)治疗,在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PIC)”出现后,序贯组予以拔出气管插管,改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直至脱机,对照组仍用IPPV,以PSV的方法直至脱机。动态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和院内死亡率。结果序贯组和对照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6±2.5天)和(13.5±8天)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1±3.5天)和(14±7.5天),VAP发生率分别为2例和10例,再插管率分别为3例和3例,死亡率分别为11%和2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可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成功率,缩短有创机械通气(IPPV),总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减少再插管率和死亡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序贯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控制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经验进行讨论。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在二甲医院就诊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37例,对患者治疗中上机前后的机械通气并发症和指标的改变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在上机前后的各项检查指标都有了较好的改变,呼吸机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对COPD患者的治疗中,机械通气是其救治的重要方法,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机械通气 合并呼吸衰竭 指标改善
  • 简介:摘要为了对比封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优劣,选取我院ICU10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病人吸痰前后SpO2值、痰液喷溅情况、肺部感染情况,护士吸痰总耗时以及护士对不同吸痰方式的依从性。结果提示封闭式吸痰更适合ICU机械通气的患者。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封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 简介:摘要目的将心理护理措施应用在重症监护室撤机失败患者中,探讨这种护理措施对患者的作用与在撤机过程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是本院在2015年6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ICU机械通气撤机标准而撤机失败的患者,一共有50例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给治疗组患者实施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联合心理护理措施,经过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两组实施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患者给予其心理护理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撤机成功几率,效果理想。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室 撤机 失败 价值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眼科护理质量的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260例患者展开分析,分析影响眼科护理质量的因素及潜在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针对眼科护理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并无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结论了解医院眼科护理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采用相对应的策略,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护理缺陷。

  • 标签: 眼科 护理质量 影响因素及对策
  • 简介:摘要在和谐医院理念的推行下,绩效与和谐成为了医院质量管理追求的目标,开始实施合作式与引导式的管理,而不是继续使用命令式与防范式的管理,转变制度控制,开始注重结合医院特色文化展开管理工作。本文主要围绕医院质量柔性管理理论展开讨论。

  • 标签: 质量 医院 柔性管理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K-B法)是最常用的药敏试验。影响试验结果因素较多,综合监测的方法是按照K-B法推荐的标准菌株,采用同样方法对抑菌环变动范围进行监测。结果依据抗菌药物药敏纸片判断标准和解释,实验中注意操作标准,确保药敏试验结果的准确无误码,给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结论药物敏感试验应严格按NCCLS规定的培养基、操作方法、药敏纸片和判定标准进行。为了监控试验过程的质量,必须做好药敏质控。

  • 标签: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纸片扩散法 其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手术安全与手术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手术质量,建立、健全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手术分级目录,划定手术医师手术级别,实行手术医师手术权限准入,便于加强对手术医师的管理,确保手术安全,极大地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使分级医疗落到实处,同时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医院实际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合理评价工作绩效。

  • 标签: 医院管理 手术分级 医疗质量
  • 简介:摘要通过阐述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意义及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兵团第六师奇台医院4年来通过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使平均住院日持续下降,出院人数持续上升。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医疗质量 缩短 平均住院日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又叫做检验前过程,分析前阶段质量的保证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和保证临床实验室质量的最重要环节。有学者对检验出现错误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得出[1,所有分析原因不准确的检验报告中,有70%是源于分析前程序的不规范。这就说明保证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就是保证检验结果是否准确的先决条件。所以,分析前质量的保证,有利于减少误差,提高检测的质量

  • 标签: 检测分析前 质量保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血气分析在临床应用中质量控制进行分析。结果血气分析与酸碱测定产生误差的原因来自仪器、质控参照物、血标本及操作等。质量控制应包括从采集标本到发出报告的全过程。结论血气分析主要应用于临床危重病人抢救时的判断,结果出现偏差或错误,可能对临床诊断。开展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越来越引起重视。

  • 标签: 血气分析 应用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复方三七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对复方三七胶囊中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进行含量测定,同时进行复方三七胶囊的崩解时限、装量差异及水分检查。结果HPLC含量测定中,三七皂苷R1在10μg·mL-1~100μg·mL-1,人参皂苷Rg1在40μg·mL-1~400μg·mL-1,人参皂苷Rb1在40μg·mL-1~400μg·mL-1范围内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5,0.9993,0.9992。崩解时限,装量差异和水分检查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要求。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好,可用于复方三七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复方三七胶囊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HPLC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100例医学检验分析前不合格样本进行分析,探究其质量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因素,该100例样本均为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采集。结果100例不合格样本存在的影响因素包括检验的申请单缺乏规范、患者自身饮食影响、患者服药影响、患者运动影响、抗凝容器的影响、标本放置过久影响。结论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分析发现,其包括患者样本采集前的自身因素、样本采集和保存不当的相关因素、以及检验前送检时间因素等,临床在控制其质量时应该制定相应的标准,针对相关执行操作的医护人员均做好岗前培训,要求按照相关规范对患者进行叮嘱,并及时送检,确保样本的质量

  • 标签: 医学检验 分析前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影响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各种因素,并提供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提高内科临床护理的质量。方法根据医院内科临床护理存在的质量问题结合相关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善的措施。结果影响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过关、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以及社会各界对内科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患者对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的要求。结论医院应不断加强对内科护理工作的管理力度,推动内科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 标签: 内科 临床护理 质量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