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注射剂是我们医疗中常用的医疗药品,通过注射进入我们人体血液循环从而进行治疗。目前,注射剂在使用前很容易被微生物感染,尤其是在生存过程中,受微生物感染的注射剂不仅药效降低,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影响。因此,我国GMP无菌附录要求在满足质量条件下进行注射剂生产时对各类微生物感染最大限度的降低。本文对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进行分析,以期降低生存过程中的微生物感染,保障药物疗效。

  • 标签: 注射剂 微生物感染 控制 分析
  • 简介:摘要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典型的传染疾病,多因肠道病毒引起,由于近年来发病率上升,且居高不下,最高可导致患者死亡,这引发了医学界诸多思考。由于患者年纪小,对其的预防更是较一般更为困难。家庭预防其病要注意家庭卫生之外更需要提高预防意识,本文就小儿手足口病的现状,来谈谈如何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以及如何有效的治理。

  • 标签: 小儿手足病 预防 治理机制
  • 简介:摘要传染病在近几年的发病率主要是持续增高的趋势,而且综合医院有一定的漏洞,比如领导不重视传染病预防、传染病预防措施不足等。过去中国暴发出现了很多的传染病,包括SARS、H7N9等直接影响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的传染病,本文间对综合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加以研究1。

  • 标签: 综合医院 传染病 控制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类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情况。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对某市各类托幼机构和学校65所予以抽取,其中中专院校6所,中小学40所,托幼机构20所。制定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调查表,对各级院校传染病防治制度或体系制定率、防治措施落实率、校卫生室和医院传染病管理条目制定率展开对比。结果中专学校主管校长责任制设定率及病例登记、学生缺勤原因掌握、学生健康体检落实率均低于托幼机构和中小学(P<0.05)。托幼机构入院接种证查验制度建立率、开展查漏补种率明显高于中小学、中专学校(P<0.05)。中专院校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率明显高于其它院校,托幼机构消毒隔离率明显高于其它院校(P<0.05)。结论加强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可为学生正常生活和学习提供一个相对安全、健康的场所,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保障学校工作正常工展。

  • 标签: 学校 常见传染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国家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技术管理的机构,其不仅担负着预防和控制疾病,还起到保障人民健康的作用,因此提高其管理水平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就综合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旨在能够提高基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管理水平。

  • 标签: 综合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质量控制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挑选2015年8月—2016年8月(护理质量控制前)与2016年9月—2017年9月(护理质量实施后)来我院住院治疗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共20000例,对于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的病患在住院时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跌倒预防管理医护小组,为病患制定跌倒预防的管理流程,定时检测病患的跌倒风险,对于出现跌倒发生的因素加以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改正。结果质量控制前,出现跌倒情况的有55例,跌倒率为0.55%,质量控制实施后,出现跌倒情况的有9例,跌倒率为0.09%,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对住院病患展开预防跌倒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病患的跌倒率,促使医护人员的跌倒预防护理技能与知识得到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住院跌倒 护理质量 质量控制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其控制策略。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多重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采用BD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仪器进行鉴定,分析医院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其控制策略。结果送检标本中分离出2106株病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16%;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占11%,其他占18%;以大肠杆菌为例病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强,占90.5%,药物属于细菌耐药率>75%的抗菌药物。结论随着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细菌抗生素耐药性较强,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患者采用抗菌素前应该加强病原菌检测,选择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必要时联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多重耐药病原菌 抗生素耐药机制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从2013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严重多发伤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30例同期在我院接受传统方法治疗的一般多发伤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观察对比。结果30例严重严重多发伤患者,26例抢救成功,4例死亡,抢救成功率86.66%。治疗前观察组凝血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能达到较高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损伤控制骨科 严重多发伤 一般多发伤 效果
  • 简介:摘要妇科护理是一项较为复杂和特殊的工作,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妇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妇科护理工作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从当前妇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现状入手,探析在妇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妇科 护理质量 质量控制 安全管理 法律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护理管理对控制院感防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312例,并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156例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有35例,院内感染率达到22.44%,实验组156例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8例,院内感染率达到5.13%。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院内感染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院内感染进行有效控制时,应该加强护理管理,使得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保证护理效果,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使得院内感染发生概率大大降低,使得患者恢复时间缩短,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院内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的有效策略。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1年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士,共300例,将病患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体检人员给予乙型肝炎预防的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体检人员给予乙型肝炎预防的系统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病患一年内以及四年内的病例数。结果观察两组体检人员在一年内以及四年内的乙型肝炎病患例数,观察组体检人员在一年内以及四年内的乙型肝炎病患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一年内乙型肝炎病患有0例,对照组有6例,观察组四年内乙型肝炎病患例数有12例,对照组仅有2例,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乙型肝炎预防控制的过程中选择系统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对于乙型肝炎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预防措施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门诊在2016年通过完善体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等护理管理对策,来提升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并将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医院感染发病监测具体情况的一些指标与2014年、2015展开对比。结果我中心2016年医院感染发病监测情况与2014年、2015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中心实行感染控制过程中,对门诊护理管理增强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因此引起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大力度关注。

  • 标签: 医院感染 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市城区社区居民糖尿病的发生和控制情况。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对我市6个县的18个社区456489名常住居民进行血糖监测和糖尿病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我市城市居民糖尿病发病率为14.3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3.67%,女性患病率为14.95%,61~74岁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1.82%,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而初中文化水平糖尿病发病率为18.78%,显著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组(P<0.05);城市居民糖尿病控制率为35.23%,女性为38.02%,男性为3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市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而控制率相对较低,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控制疾病的力度。

  • 标签: 糖尿病 发病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质量控制理论及方法对血液净化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度至2018年度6月底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共84例,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另外一组作为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参考质量控制方法制定优化式质量持续改进控制措施并实施。观察两组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其中,试验组经质量控制措施优化后,其在质量评分、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有突破(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应用优化质量控制办法,能够有效提升血液净化质量,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

  • 标签: 质量控制 血液净化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控制与管理。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老年住院患者2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1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118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跌倒(0.8%)、意外坠床(0.8%)、管路堵塞或脱落(1.7%)、药物误服(1.7%)、交班遗漏(0.8%)、静脉输液外渗(2.5%)]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8%)、(11.0%)、(8.5%)、(7.6%)、(7.6%)、(11.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3%)高于对照组(8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提高安全性。

  • 标签: 老年 护理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小儿龋齿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县疾控中心到县幼儿园体检查出患有龋齿的40例,采取口腔综合保健措施;抽取未采取措施前的40例儿童做对比。结果口腔综合保健措施实施后儿童的各项牙齿保健措施依从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儿童的龋齿复发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口腔综合保健措施对儿童进行龋齿预防与控制,能够显著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率,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和饮食习惯。

  • 标签: 少儿 龋齿 预防 控制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前农村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情况。方法对目前农村中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问题。结果农村艾滋病防控中会出现经费不到位、领导认识不足以及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严重影响农村艾滋病防控。结论在进行农村艾滋病防控过程中,需要针对经费不到位、领导认识不足以及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进行处理。

  • 标签: 当前农村 艾滋病 预防与控制 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保洁的院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控制对策。方法选择院内所在的保洁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利用现场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保洁人员均为临时工,大多来自农村,对保洁相关知识培训的接受能力差,自身防护意识不强,保洁人员在上岗前大多没有接受过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结论建立医疗保洁的行业标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按要求规范医疗保洁工作是避免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强和完善保洁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才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医疗保洁 院感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药敏试验和直接药敏试验在临床早期控制菌血症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选择近年来我院住院患者以及门诊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300份,运用常规药敏试验和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标本实施体外抗生素耐药率的检验,从而对比两个不同的方法的符合率。结果在300份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常规药敏试验法检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分别为100%,100%。直接药敏试验法革兰阴性杆菌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为88.7%,革兰阳性球菌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为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难看出,不论是常规药敏试验,或者是直接药敏试验,都是具有相对较高的抗生素耐药性的符合率。然而,与常规药敏试验相比较,直接药敏试验的检测时间是很短的,操作起来方便,能够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直接药敏试验在早期控制菌血症中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

  • 标签: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血液细菌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尿常规为临床常用检验手段,其检验结果对诸多疾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帮助,尿液检验已成为多种疾病诊断过程中一项必要的检查内容,可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临床在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诊断时,常用到的两种方法分别是尿沉渣镜检法以及尿干化学法。前者操作较为复杂,但诊断准确度比较高;后者操作更为简便一些,但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诊断准确率相对偏低。本文中对尿常规干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 标签: 尿液 干化学法检验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