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七烷吸入麻醉在儿童喉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自医院收治的实施喉手术治疗的患儿中随机抽选89例,简单随机法划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47例采用七烷吸入麻醉,比较分析不同麻醉疗效。结果麻醉前后对照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的苏醒时间、镇痛效果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各时间段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烷吸入麻醉用于儿童喉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

  • 标签: 七氟烷 吸入麻醉 儿童喉手术
  • 简介:摘要作者为了解我团砷中毒、中毒防治知识的普及状况,以便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兵团2012年度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健康教育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我们于5月份对全团开展了砷中毒、中毒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活动结束后对砷中毒、中毒健康教育进行了评价,现将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氟中毒 砷中毒 健康教育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门诊部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2009年2月-2010年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开取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88例患者进行用药后情况统计分析,总结合理用药方法。结果喹诺酮类抗生素用药中以左氧氟沙星20例最多,治疗的最常见疾病为呼吸道感染,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要严密监测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中出现的各种并发情况,保证治疗的安全性,科学合理的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合理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门诊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318例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不同药物类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患者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药物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较高,而诺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则相对较低(P<0.05)。静脉滴注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和静脉注射给药(P<0.05)。患者用药后1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根据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实施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和危险因素控制,有助于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的降低。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与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15例喹诺酮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女性患者发生率显著低于男性患者(P<0.05);38-58岁年龄段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且此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喹诺酮类药物注射剂不良反应多见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与皮肤及其附件,与常规治疗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结论在氛奎诺酮类药物应用中,必须要掌握其禁忌症与不良反应,尽可能地提升药理利用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分布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来米特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治疗效果差的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采用来米特或来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来米特或来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疗效。结论来米特单用或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 标签: 来氟米特 甲氨喋呤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烷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非插管全麻)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独氯胺酮麻醉;观察组采用七烷复合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麻醉后呼叫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明显缩短,且术中呼吸抑制率、体动发生率、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烷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平稳迅速,患儿不良反应少,苏醒快,安全性高。但不同麻醉药物的影响不同,临床实践应结合病情灵活选择。

  • 标签: 七氟烷 复合 氯胺酮 小儿 短小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汀组(30)与西酞普兰组(30),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西汀组HAMD评分明显高于西酞普兰组(P<0.05)。西汀组总有效率为63.33%,西酞普兰组为86.67%,西酞普兰组明显高于西汀组(P<0.05)。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西汀组为26.67%,西酞普兰组明显低于西汀组(P<0.05)。结论在抑郁症治疗中,西酞普兰疗效较好,不良反应比较少,起效快,是治疗首选药物。

  • 标签: 氟西汀 西酞普兰 抑郁症 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和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探究,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生不良用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患者比女性显著多,采用的局部和口服的给药方式出现的不良反应几率比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给药方式显著低,且患者的神经系统、过敏反应、皮肤及其附件较多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要合理给予患者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医务人员严格遵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且要熟悉其单独以及联合用药的剂量,严禁不合理的联合给药,还要知晓其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理,临床中减少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精神分裂症应用癸酸哌啶醇注射液和癸奋乃静注射液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癸酸哌啶醇注射液,观察组-癸奋乃静注射液,对比2组治疗后BPRS总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PRS总分为(24.75±4.6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癸酸哌啶醇注射液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显著优于癸奋乃静注射液,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

  • 标签: 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 癸氟奋乃静注射液 慢性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预见性护理预防冠脉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冠脉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迷走神经反射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测压时无症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医的101例SCI患者,进行膀胱测压检查,统计出无症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结果年龄>60岁组的OR值、回归系数和P值分别为0.14、-1.98、0.13,损伤平面≥T6组的OR值、回归系数和P值分别为27.67、3.32和0.01,合并尿路感染组的OR值、回归系数和P值分别为4.16、1.43和0.05,合并高血压病组的OR值、回归系数和P值分别为8.60、2.15和0.05。结论损伤平面≥T6、尿路感染及高血压病为膀胱测压时无症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高危因素。

  • 标签: 脊髓损伤 膀胱测压 自主神经反射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后拔鞘压迫止血致迷走神经反射原因,分析预防方案。方法本文采用回归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住院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抽取完整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后拔鞘压迫止血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结果40例研究对象接受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后,有22例发生迷走神经压迫反射。其中,拔血管鞘时出现12例,拔掉血管鞘后1小时内出现5例,超出把血管鞘后出现5例。均出现迷走神经压迫反应。对22例发生迷走神经压迫反射的患者进行对症处理,20例在15—35分钟恢复正常术后状态,1例在10小时内恢复正常术后状态,1例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后,作相应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后拔鞘压迫止血致迷走神经反射与疼痛、血容量不足等因素相关,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避免患者发生生命危险。

  • 标签: 脑血管介入检查 拔鞘压迫止血 迷走神经反射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硬下血肿的最佳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颅脑损伤硬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3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良好21例,中残8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4例。结论外伤性急性硬下血肿患者应根据病情轻重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指征者争取在患者昏迷前或者瞳孔散大前进行手术。

  • 标签: 颅脑损伤 硬膜下血肿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全球第二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小梁切除术是经典的青光眼滤过手术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脉络脱离是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严重后果。现将我院一例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脉络脱离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术后 脉络膜脱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卵泡细胞瘤的CT特征,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卵巢卵泡细胞瘤CT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10例中实性肿块占7例,囊实性肿块占3例,2例以囊性为主,1例以实性为主,增强后实行部分有强化,呈缓慢渐进强化,呈慢进慢出特点。结论卵巢卵泡刘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卵巢 卵泡膜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总结了32例慢性硬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常规检查和皮肤准备,术后观察患者神志及瞳孔变化,引流液色量的变化,警惕术后急性颅内血肿形成;保持引流管通畅,适当抬高头部以利于头部血液循环,从而有利于受压脑组织充分复张,减少术后复发;注意患者体温变化,警惕术后颅内感染,以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本组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肢体功能恢复较满意。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特发性性肾病和继发性性肾病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首次经肾脏病理光镜、免疫荧光、电镜确诊的MN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IMN108例,继发性性肾病26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资料、病理资料、HP感染监测等。结果IMN组Hp阳性85/108例(78.7%)、继发性性肾病组Hp阳性20/26例(76.9%),高于普通人群,两者统计学上无差异,IMNHp感染组与非Hp感染组在尿蛋白、血肌酐、血白蛋白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继发性性肾病Hp感染组与非Hp感染组在尿蛋白、血肌酐、血白蛋白方面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论是特发性性肾病还是继发性性肾病Hp感染均高于普通人群,Hp感染可能在MN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建议性肾病患者临床上均应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初筛有无Hp感染,高危患者尤其是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IgG定量阴性或肾组织以IgG1沉积为主的应行电子胃镜检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环甲定向麻醉穿刺器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计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环甲定向麻醉穿刺器治疗,观察组(n=40)采用新型环甲定向麻醉穿刺器治疗,对比使用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单位剂量持续有效时间、麻醉药(利多卡因)剂量、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观察组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对麻醉程度接受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新型环甲定向麻醉穿刺器应用在临床上,效果优于常规常规环甲定向麻醉穿刺器应用效率,适合推广。

  • 标签: 新型环甲膜定向麻醉穿刺器 临床 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