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实施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菌散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酪酸梭菌菌散治疗,然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论在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菌散治疗可以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治疗效果。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密达以及酪酸梭菌菌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7年11月本院124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依次设置对照组62例,研究组62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菌散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粪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粪便化验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酪酸梭菌菌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能够缩短患儿病症恢复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利于促进患者及时康复,疗效显著。

  • 标签: 思密达 酪酸梭菌活菌散 小儿急性腹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岐杆菌三联菌胶囊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8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双岐杆菌三联菌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乳酶生、多酶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和止泻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0%,对照组显效率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岐杆菌三联菌胶囊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显效快,止泻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菌散辅助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接诊的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60例采用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的为A组,60例在采用茵栀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双歧杆菌三联菌散辅助治疗的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A组的75.00%;治疗后B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幅度明显大于A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少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菌散辅助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茵栀黄口服液 足月新生儿黄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亿联用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的疗效。方法将64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亿500mg,2次/d口服,治疗组加服黛力新片1片,1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以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8%,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亿联用黛力新能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亿活 黛力新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双歧三联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腹泻患儿共200例,按照患儿挂号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自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双歧三联菌片治疗,治疗5d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予以对比分析。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组间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对腹泻患儿进行治疗时,临床上采用双歧三联菌片,疗效显著,安全、高效,无任何毒副作用,同时增强了肠道的抗病毒能力,是小儿腹泻的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小儿腹泻 双歧三联活菌片 安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岐三联菌胶囊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双歧三联菌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乳酶生、多酶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和止泻时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0.0%,对照组为3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5,P<0.01),治疗组平均止泻时间(2.9±1.2)天,对照组(4.1±1.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58,P<0.05)。结论双岐三联菌胶囊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显效快,止泻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双岐三联活菌胶囊 防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应用新素与硝普钠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于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硝普钠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新素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具明显差异(X2=0.731,P=0.393)。结论采用新素与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均能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但新素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佳,可以优先选择,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 新活素(化学名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硝普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镜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到我院进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患者5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25例,研究组为25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内镜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止血率以及再次出血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照组中,止血成功为20例,止血成功率为80%。研究组中,止血成功为23例,止血成功率为92%。随访1~6个月后,对照组再次出血为5例,再次出血率为20%。研究组中再次出血为2例,再次出血率为8%。研究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次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内镜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内镜套扎术 组织胶注射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囊充垫法来提高经鼻明视下加强型导管气管插管准确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0例需行经鼻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ASAⅠ~Ⅱ级,无经鼻插管禁忌征及困难插管表现,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均快速诱导后以加强型气管导管明视下插管,其中A组在插管过程中应用囊充垫法,B组采用传统方式的直接推送导管入声门,所有患者两次插管未成功则以插管钳辅助完成插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两次总的成功率、使用插管钳的比例及插管时间。结果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和两次总的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使用插管钳的比例显著小于B组,A组插管时间显著少于B组。结论在加强型气管导管经鼻明视下气管插管操作中,与传统方式相比,囊充垫法可显著提高插管准确性,缩短插管时间。

  • 标签: 加强型气管导管 经鼻气管插管 明视 套囊充垫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扎术后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扎术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与优质护理模式,观察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结果1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者为6例(60%)、满意者为2例(20%)、一般者为1例(10%),不满意者为1例(10%),总满意程度为90%。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扎术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套扎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岐四联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68例患有腹泻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号将其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8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一蒙脱石散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双岐四联菌片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腹泻相关指标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81%)显著优于对照组(78.57%),观察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岐四联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蒙脱石散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双岐四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肾健脾瘀降浊败毒法对提高慢性肾衰竭(CRF)临床疗效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运用上述法则的基本方药加减,观察对其延缓、改善慢肾衰患者的病程进展。结果经上述方法治疗45例CRF病例,未进入透析最长已12年,目前继续治疗33例,明显提高生存质量和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结论益肾健脾瘀降浊败毒法有明显缓解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作用。

  • 标签: 益肾健脾活瘀降浊败毒法 慢性肾衰竭 中医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四联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急性腹泻病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并单用蒙脱石散,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更早,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双歧杆菌四联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方案效果确切。

  • 标签: 小儿腹泻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新素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ICU科室2016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60例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新素+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与实验组(给予新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病人的PaO2、PaCO2、HR、RR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在常规新素治疗的同时辅助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通气效果,改善血气指标。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新活 icu 急性心衰 呼吸衰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岐杆菌三联菌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诊治的156例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78例,单纯采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组78例,采用双岐杆菌三联菌+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各种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泻患儿采用双岐杆菌三联菌+蒙脱石散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腹泻 双岐杆菌三联活菌 蒙脱石散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变化节律,并按照时间治疗学的原则探讨络喜在不同给药时间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规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90例轻、中度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晨服药组和夜服药组。晨服药组给予络喜5mg1次/天,晨起(700-900)服药。夜服药组给予络喜5mg1次/天,晚上(1900-2100)服药。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记录分析结果。结果①晨服药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夜服药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夜服药组治疗后与晨服药组治疗后比较,夜服药组比晨服药组恢复杓型血压例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应重视时间治疗学对血压的影响,非杓型高血压者晚间给药较晨起给药更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夜间血压,恢复正常的杓型血压节律,达到有效平稳降压。

  • 标签: 高血压 络活喜 时间治疗学 非杓型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针对小儿腹泻患儿以双歧三联菌片、蒙脱石散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儿科病房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接收的患小儿腹泻的10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50例,确诊后单以蒙脱石散用药;治疗组共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菌片联合用药。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治疗组的腹痛、呕吐缓解时间,大便、体温恢复时间与参考组相比均显著更短(P<0.05)。结论针对小儿腹泻患儿以双歧三联菌片、蒙脱石散联合用药可获良好的疗效,值得借鉴。

  • 标签: 小儿腹泻 蒙脱石散 双歧三联活菌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软肝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菌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双歧杆菌三联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治疗2周。治疗组同时给予软肝汤治疗2周;观察两组病人肝功、腹部超声、血凝四项,粪便双歧杆菌∕肠杆菌值。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肝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菌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能与软肝汤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增加胶原的降解,改善肝脏微循环,减轻门脉压力,促进肝细胞代谢,同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菌群失调等作用有关。

  • 标签: 软肝汤 乙肝肝硬化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菌群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生长抑素,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内镜扎术。结果研究组患者4周内止血率和4周内静脉曲张消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4周内和12周内再出血率均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镜扎术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止血率,降低再出血风险,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应用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内镜套扎术 生长抑素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