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一、工作内容1.指南研究目的及意义2.项目研究的现状及基础3.研究工作内容4.研究工作安排5.研究方法及结果

  • 标签: 诊疗指南 常见病 整脊 脊柱
  • 简介:为了提高脊柱骨折治疗效果,本院自行设计研制了一套新型的脊柱骨折外固定支架,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命名为前置式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该器具已正式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420032954.2,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公布,(见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公报》21卷第7号63—64页)。在此作一简要介绍:

  • 标签: 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 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前置 国家专利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了人类脊椎的生理机能及病理改变,首次提出病变椎体的诊断新观点——纤维位移和整体失衡性位移,同时提出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脊椎(尤其是胸椎)病变的相关性,结论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是脊柱纤维位移和整体失衡性位移导致体表内脏之间的平衡系统:神经、体液、经络等传导反馈系统的不协调而引发的一组非器质性病理改变综合征。并创新性地制定了一套针对此类疾病的有效的治疗方案——闭合松解术加手法整复综合疗法,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这一现代医学棘手的难题录求到了一种新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 标签: 慢性疲劳综合征 相关性 生物力学 脊柱综合征 分类 胸椎纤维位移
  • 简介:脊柱手法以纠正脊柱畸形或力学失衡为原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但是,自从70多年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机制被现代科学揭示以来,人们就开始逐渐忽略或摒弃脊柱力学失衡的手法治疗,转而关注突出髓核组织。但是,随着现代医学可发展,临床一线的医生们又逐渐发现了许多临床证据,证明大部分患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使症状得到缓解甚至临床治愈,而突出髓核在保守治疗成功之后并未产生显著改变,这不得不让现代医学重新审视突出髓核的临床意义。同时,根据脊柱手法在保守治疗临床工作的实际效应,临床医生在新的背景下,又开始重新展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力学失衡问题的认识。本文从文献回顾的角度,总结了本病的这一认知历程,希望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认识的深入和治疗原则的完善带来一些启示。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手法治疗 脊柱
  • 简介:目的:研究颈椎弹力牵引法对脊柱各种伤病引起的神经症状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本文研究了110例因脊柱各种原因引起神经根部受刺激而出现酸、麻、胀、痛、功能不利、肌肉萎缩、肌力减退等症状的病人。年龄在14-65岁之间,运动员65例,一般工作人员45例,颈椎病53例(其中根性24例,脊髓型6例,椎动脉型21例,交感神经型2例),脊柱12例,腰椎间盘膨出22例,腰椎间盘突出15例。通过颈椎弹力牵引法的应用,对脊柱紊乱的关节进行重新调整,改善椎间盘、肌肉、骨骼等对神经的根性刺激。结果:有83例神经症状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比例达75.4%。结论:颈椎弹力牵引法可能改变了关节之间的关系,包括僦椎间盘、肌肉、韧带等与神经的关系,缓解或游离了对神经的刺激。颈椎弹力牵引法治疗脊柱神经症状疗效可靠,意义显著。

  • 标签: 颈椎 弹力牵引法 调整 神经症状
  • 简介:以运用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0例的资料分析,证明了冯天有教授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并对一些治疗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提出发病部位集中在L4.5与L5~S1的原因;不同椎体移位的体征特点、机理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治疗时根据不同病情,掌握不同的手法要领;坚持综合治疗原则。

  • 标签: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治疗 手法复位
  • 简介:目的:观察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镇眩作用及即时效应。方法:将202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08例)和对照组(94例)。实验组用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治疗,对照组用静滴麦普宁针治疗。观察第一次手法治疗前后即时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左右两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f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及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j)值,并分别于治疗后1、2、3、4……10天对眩晕程度进行评分,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二组镇眩效果:实验组显效92例(85.19%);对照组显效58例(61.70%);二组综合疗效:实验组:治愈82例(75.93%):对照组:治愈50例(53.19%)。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时效应:经手法治疗后,VA及BA的Vpeak和Vmin值明显增加(P〈0.01),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VA、BA的PI和RI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能使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椎一基底动脉血管舒缩弹性好转,明显改善脑部血供,从而达到镇眩作用。

  • 标签: 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 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推拿 镇眩作用 即时效应 临床观察
  • 简介:尺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属于常见病,通过手法整复完全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没必要进行手术治疗,此手法简单易行,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用心体会一两次,都能准确掌握。

  • 标签: 拨伸牵引 折顶侧按 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 简介:中医整脊是国内学者根据传统医学有关脊椎理论,运用中医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整体关念传统思想模式,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研究了脊椎解剖学和运动力学创造性提出脊椎四维弯曲体圆运动规律。圆筒枢纽学说和脊柱轮廓应力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提出理筋、调曲、炼功”三大治疗原则,八种整脊手法,解决了颈曲紊乱、所致椎体不稳的力学问题。对颈、腰椎椎曲紊乱、、反弓、骨刺、因椎体生理改变引起的肩关节突然发病,

  • 标签: 中医整脊 关节疾患 整脊治疗 突发性 中医阴阳五行 现代医学理论
  • 简介:目的:从脊柱推拿诊疗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与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采用下肢拔伸法,斜扳法,坐姿复位法,仰卧位旋转法,腰围固定法。对颈椎退行性病变,采用端提旋转复位手法和旋转斜扳法。作用:纠正脊柱,恢复正常的生理弧度和腰肌功能,通经络活气血,濡筋骨,使突出部位消炎止痛,解除肌肉紧张痉挛,加快血液循环,使脊柱内外源性稳定更趋完善。结论:该法疗程短,较稳妥安全,治愈率高疗效巩固,患者乐以接受。

  • 标签: 脊柱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 颈椎退行性病变治疗方法
  • 简介: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人们坐的越来越多,直立状态及卧床休息越来越少,脊柱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诸如颈、胸、腰椎病,颈、腰椎问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椎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等已成为困扰人们的常见病、多发病。脊柱病除部分能手术治疗外,绝大多数病症缺乏手术指征,即使适应手术者,

  • 标签: 脊柱病 整脊疗法 整脊学 自然疗法 流行 腰椎问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探讨腰大肌拉伸带动脊柱伸展应力的生物力学关系。背景资料:脊柱三维结构之六大自由度是刚体运动,未包括肌肉动力作用的纵轴伸缩运动。人类椎曲形成于二足支撑诱导的应力功能性适应,未知主要源自何肌力。颈腰痛导致脊柱所致力学改变问题远未解决。方法:取家兔12只,分3组,每组4只,解剖后保留枢椎以下完整之脊柱及骨盆、髋关节、股骨,不损伤脊柱前纵韧带及所附着之腰大肌、以及附着于脊柱的肌肉韧带。置于生物力学拉伸测试仪(日本岛津制作所产AGS-J系列)上端十字头分别夹枢椎(颈胸腰段)。第1胸椎(胸腰段)和第12胸椎(腰段)下端十字头夹股骨上部,分别作有腰大肌状态下和切断腰大肌状态下,股髋自屈曲位到过伸带动脊柱自屈曲位到过伸位拉伸试验,测定两种不同状态下脊柱各节段的伸展应力(N/mm^2)。结果:有腰大肌状态和切断腰大肌状态下,股-髋-脊柱拉伸后脊柱伸展应力分别为:颈胸腰全段平均为306.6675N/mm^2:78.7167N/mm^2胸腰段为680.8417N/mm^2:373.0375N/mm^2;腰段为1990.7944N/mm^2:523.0608N/mm^2经统计学分析,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腰大肌拉伸对脊柱伸展应力影响显著,是脊柱伸展运动主要作用力,颈胸腰段占75%、胸腰段占45%,腰段占74%的伸展应力源自腰大肌。脊柱运动在腰大肌作用下产生纵轴伸缩活动度;二足步态在腰大肌拉伸脊柱伸展一过伸动态下形成颈、腰曲;牵引下肢、过伸悬吊腰椎可解决因病所致脊柱力学紊乱临床问题。

  • 标签: 腰大肌 拉伸脊柱伸展应力 生物力学 运动力学 颈曲 腰曲
  • 简介:2008年9月间,中华中医药学会在温州市召开“第五届全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会议期间收到了我国著名脊柱外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葛宝丰发来的贺信。葛院士信中指出:“在中国传统思维,人体生命观和传统整脊学原理,以及二千多年医疗实践的指导下,经过系统的整理、发展和创新,已成为富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整脊学’,是我国脊柱外科里程碑中一个很大的进步。”

  • 标签: 脊柱外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 韦以宗 中国整脊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东方
  • 简介:脊柱劳损所致的颈腰痛,已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传统的正骨、针灸、辨证内外用药治疗颈腰痛运用了二千多年,随着解剖学、外科学的进步,1934年美国人Mixter和Barr发现了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腰腿痛,从而开创了所谓“椎间盘朝代”。

  • 标签: 中医优势 颈腰痛 诊疗指南 常见病 脊柱 椎间盘突出
  • 简介:我于2003年毕业于洛杉矶克利夫兰市脊椎治疗大学,同时还毕业于洛杉矶大学的一个中医学校南Baylo大学。2004年我考取了按脊师执照。毕业之后,我感觉到我需要学习更多的中医技能,因此我两次来到台湾学习中草药和针灸。我第二次在台湾学习期间,我的老师推荐我到中国中医研究院来学习,这是中国最好的针灸学校。

  • 标签: 中医 整脊学 生物力学 针灸 整复手法 脊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