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2 个结果
  • 简介:海洋药物学是我校本科生的任选课程,课时为18学时,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接触并了解海洋药物,学习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知识,掌握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熟悉海洋来源的功能性产品的开发,为培养海洋相关的医药人才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

  • 标签: 海洋药物学 课程设置 中医药大学
  • 简介:目的:探讨妇产科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文成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干预前的出院病例和2013年10月干预后的出院病例,运用回顾性调查分析,观察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的预防用药情况和平均用药时间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干预后患者的微生物送检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患者的合理情况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的宣传,强化管理,通过临床干预等手段,可有效促进妇产科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妇产科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常规测量血压的适宜时间。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5日~11月10日在心内科住院的42岁~53岁的高血压患者20人测压80例次(实施相同的降压方案),分别在6am(病人起床活动前)、8am、2pm(病人起床活动前)、4pm选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值,将6am与8am的血压值,2pm与4pm的血压值分别作对比分析。结果6am与8am收缩压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舒张压值差异无显著性,2pm与4pm收缩压、舒张压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午测量血压应严格选择患者起床活动前,以便准确检测降压药物的效果;下午可根据患者需要及工作特点固定一时间即可,不需要严格要求。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血压 测量时间In patient with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suitable time
  • 简介:一切药用之物都既有西药属性,又有中药属性.由于"理论负荷"的影响,中医认识和利用了它的中药属性,西医认识和利用了它的西药属性.中西医药理论都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一切药物都应该用两种理论共同来研制和开发.用两种医药理论共同研究和开发药物,有利于充分利用医药资源,发挥每一样药物的最大效益;有利于药物研制和开发的创新;有利于发挥药物"魔弹"与"魔方"两方面的作用,从而提高药物疗效.

  • 标签: 理论负荷 中药 西药 研制 开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流程重组应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作为研究时段,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39名药学技术人员进行两组均分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内药物配置人员采用常规静脉药物配置方式,实验组内药物配置人员则将流程重组应用于其中,在完成相关的管理工作后,分别在两组内调选静脉用药处方500份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差错率。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实验组内用药处方的差错率相较于对角色来说明显更低,组间经对比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流程重组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用药管理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对于中药中的固体分散体,多以难溶分子或是无定性等结构出现,这些结构承载于中药之中,使中药的实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要想充分发挥药物应用价值,在实际的药物研究过程中,应当结合中药内部难溶物质,对难溶物质的分散状态进行分析。为解决中药的难溶部分,提高中药药性,本文结合光谱与热分析方式,对中药状态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中药分散状态测定提供有效方法,更好地发挥中药价值。

  • 标签: 中药测定 固体分散体 分散状态 测定方式
  • 简介:摘要 目的:深入探讨静脉药物配置护理差错原因,找出相应解决措施。方法:选择医院内2019年8月到2021年8月期间相关静脉药物配制护理差错资料,总计有90例,里面涉及到男性病人48位,女性病人42位,年龄介于20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28.7±2.6)岁,对这些具体差错资料做全面系统分析,找出静脉药物配置护理出现问题原因,针对具体问题找到解决办法。结果:经过展开一系列分析工作,发现静脉药物配置护理差错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护理人员医嘱确认、药物核对等。结论:在医院进行静脉药物配置护理工作,相关人员一定要认真负责,不能有丝毫马虎。严格按照相应制度开展工作,避免失误问题出现。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 护理差错 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