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中采用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与CT小肠造影的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疑似小肠病变患者49例,所有患者均择期接受手术治疗,术前分别予以患者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与CT小肠造影检查,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结果49例疑似小肠病变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36例为小肠肿瘤性病变,包括间质瘤11例,小肠腺癌14例,淋巴瘤9例,脂肪瘤2例;病灶位置主要包括18例空肠,12例回肠,6例十二指肠。MR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与CT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查小肠肿瘤性病变采用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和CT小肠造影均有较高应用价值,前者创伤更小,在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中更为适用。

  • 标签: 小肠肿瘤性病变 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 CT小肠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RCA)在婴幼儿静脉采血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采血室行静脉穿刺采血的60例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将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未采取RCA干预设为对照组,2016年11月-2017年12月采取RCA干预设为观察组,各30例。比较两组静脉采血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静脉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根本原因分析,可有效提高婴幼儿静脉采血成功率,改善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婴幼儿 根本原因分析法 静脉采血 家属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笔者对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在尿中红细胞与白细胞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3022份晨尿样本进行研究,将尿液分成两管,对两管尿液分别进行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结果显微镜检查与UF-500i检测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2.5%和19.5%,真阳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以及真阴性率分别为10.8%、8.7%、1.7%、78.8%,经2检测RBC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检查与UF-500i检测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4.8%和14.5%,真阳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以及真阴性率分别为12.1%、12.7%、2.5%、72.8%,经2检测WBC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对红、白细胞进行检测时与显微镜存在差异,二者可以在临床工作中做到互补,为检测结果准确性提供保障。

  • 标签: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显微镜法 红细胞 白细胞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荧光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及其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各种类型感染疾病的患者(6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一时期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免疫荧光与免疫散射比浊对所有参与研究者的血液标本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检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使用免疫荧光与免疫散射比浊对研究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时,利用免疫荧光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对各种感染患者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和预后判断有较大的价值,两种检测方法用于超敏C反应蛋白方面各有优劣,应用过程中应当根据需求合理选择。

  • 标签: 免疫荧光法 免疫散射比浊法 超敏C反应蛋白 相关性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