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医疗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因呼吸衰竭、重症肺炎、重大创伤或危重手术等病人的常见治疗手段,但是机械通气时间越长,它所带来的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ICU获得性衰弱以及谵妄等的出现会明显延长病人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降低病人康复率。而实行医护一体的早期康复模式可明显缩短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现将医护一体在ICU机械通气病人早期康复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无创呼吸机面罩漏气及机械性压力损伤开展个性皮肤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以为院区2019年5月-2020年5月所收诊的60例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随机模式下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分得30例,前者予以无创呼吸机常规护理,后者行个性皮肤护理,将60例入组干预后所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分值予以比较。结果:测得60例患者入组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组为30例观察组(P0.05);后续干预得出30例观察组入组干预后舒适度分值明显更高(P

  • 标签: 无创呼吸机治疗 面罩漏气 机械性压力损伤 个性化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融入集束护理理念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期间院内的68例ICU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应用集束护理理念开展护理工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长、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结果:观察组整体机械通气时长、并发症发生风险等相关数据信息均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理念 ICU人工气道护理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科学、客观、实用的全自动压疮信息管理系统,探讨其在压疮防治与监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 2017年 1 -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 29306人次纳入对照组,将 2018年 1-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 27801人次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半自动压疮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自动压疮信息管理系统,比较两组高危患者压疮评估率、难免压疮申报合格率、压疮发生率、压疮病例上报处理时间及压疮质控小组会诊耗时等。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高危患者压疮评估率、难免压疮申报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观察组压疮病例上报处理时间及压疮质控小组会诊耗时均短于对照组( P < 0.05)。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全自动压疮信息管理系统简化了压疮上报与处理流程,实现了全程客观动态监控,使压疮管理更加科学、实用、高效。

  • 标签: 压疮 信息化系统 护理管理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集束护理干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预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方法:取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20例/组)。分别以常规护理干预与集束护理干预,比较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预后满意度偏高,机械通气时间偏短,(p<0.05)。结论:集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提升预后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时间 预后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早期综合肺康复干预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我院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医治的患者100例为受试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均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早期综合肺康复干预,遂对两组病患相关用时指标、发生率、脱机率进行数据对比。结果:依照统计数值可知,干预后观察组相关用时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脱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此可知,在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医治期间,采取个性早期综合肺康复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症状改善用时,提高脱机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早期综合肺康复干预 有创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实施护理的意义。方法:2022.05~2023.05,60例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肺炎小儿患者为样本,随机分组(n=30),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个体护理。对比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研究数据有明确的改善价值,P<0.05。结论:个体护理对于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患者而言,效果积极,应用价值明确。

  • 标签: []机械振动排痰 小儿肺炎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以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机械通气在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4.1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只有73.5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在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具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机械通气治疗 内科急诊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以2020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接收并治疗的70例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色球分组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镇痛镇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指标以及非计划拔管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NICU时间、住院总费用)情况均好于对照组且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镇静镇痛护理,更有利于患者治疗。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肿瘤性与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前诊断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方式、术前诊断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尤其是肿瘤性肠梗阻,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而非肿瘤性肠梗阻以粘连性肠梗阻多见,应根据CT的诊断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肿瘤性 非肿瘤性 机械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用于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发法将本院自2020年1月至6月所收治的6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常规组、通气组两组。对于常规组中30例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通气组则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结果 通气组治疗患者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常规组(70.00%)(P<0.05),从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分析来看,通气组也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 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ICU重症心衰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 机械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预警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护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建立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预警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各项预后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早期预警护理,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升临床护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早期预警护理 ICU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