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改善全球油气勘探生产投资组合的管理,壳牌集团近年来在大多数业务单位引进了一种称为“机会漏斗”的直接业务管理流程,同时开发了若干种有利于采用这一流程的简明标准方法。试验这一流程的样板项目是由负责开拓新区业务的壳牌勘探和生产组织完成的。采用这种流程需要围绕工作程序和现行策略在文化和组织方面建立这种机构。引进这一流程以来所获得的初步结果是令人鼓舞的。

  • 标签: 壳牌集团 投资组合 业务管理流程 生产项目 风险管理 生产投资
  • 简介:经过多年探索,国内石油企业与外企石油公司合作已呈现出较为成熟的状态,合作开发业务日益频繁。2012年,壳牌公司对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ZT合作区块进行开发生产。生产实践发现,国外石油公司的开发管理技术有别于川内传统石油企业。通过梳理壳牌(ZT)对外合作区块组织管理模式,对比采气场站标准化建设、数字信息化建设及采气工艺异同,总结壳牌公司开发管理经验,结合国内采气场站运行现状,提出相关生产管理对策建议。

  • 标签: 壳牌 对外合作 开发管理 ZT项目
  • 简介:据利比亚投资网报道,波兰石油和天然气公司(PGNiG)打算投标利比亚的天然气勘探开采项目,作为波兰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信赖的一个战略。每年波兰需要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约146×10^8立方米。

  • 标签: 天然气项目 天然气公司 利比亚 波兰 投标 石油
  • 简介:本文描述了在得克萨斯Scurry县SACROC单元CO2EOR项目中应用智能井的实例研究。在2005年初实施了一个有5口井的先导性试验项目,目的是证实智能井井下流动控制阀能够限制或隔离产自采油井高渗透层的CO2和控制从注入井注入的CO2分布。目的是减少CO2在注入井和采油井之间的不必要循环,提高波及效率,增加呆油量和提高最终采收率。这一目的是通过采用有成本效益并且适合这一目的的智能井系统达到的。可以把在本文中描述的智能井技术和工艺过程应用于所有EOR/IOR油田开发规划中,特别是可以应用于C02WAG中。可以把在该实例中采用的智能井技术应用于层状、形成封存箱的和复杂的油藏,特别是可以应用于二次和三次采油井网。初步结果显示,在保持经济呆油量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了CO2采出量。采用智能井设备还能够在不使用钢丝和电缆的情况下在一口井内对不同层进行选择性测试和实施增产增注措施。

  • 标签: 智能井系统 EOR项目 技术应用 CO2 实例 单元
  • 简介:在“挪威初探井评价”项目中,石油公司对于钻成千井的勘探目标都报告了原因。本文将这些原因与钻前预测的圈闭、充注和储层的概率作了对比。除了按年份、地区、成藏层带、圈闭类型、二维和三维地震、油气地质储量以及与最近井距离等分析了发现概率,还将不同因素的钻前概率评估与钻探结果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千勘探目标的主要原因是缺失侧向封盖、储层和运移。一般来说,预测的发现概率有点悲观,仅为23%,但如果不包括小型技术发现,也与27%的实际发现率相当接近。研究结果表明,石油勘探工作者在评估圈闭概率时过于悲观,而在评估充注概率和储层概率时也有较小程度的悲观。各年份、各个地区和各个层带的钻前发现概率评估只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实际发现率的变化。在成熟探区的已确定成藏层带,发现率最高。在1990年到1997年间,依据三维地震钻探的勘探目标其发现率略高于依据二维地震的钻探。研究结果表明,发现率和与最近井的距离有很强的负相关性,同时与勘探目标的预测储量也有明显的负相关性。但是这些在预测发现概率时都没有得到明确表现。

  • 标签: 探井 勘探目标 成藏 储层 圈闭类型 钻前预测
  • 简介:在深度大于4500m的深到超深油气藏中,储层性能是一种很重要的风险因素。对美国得克萨斯州墨西哥湾海岸北部古近系威尔科克斯群砂岩的分析,提供了有关浅到超深埋藏成岩作用期间储层性能演化的深入认识。使用深度为200到6700m、温度为25N2300C的样品,评价了威尔科克斯群砂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埋藏作用的下降。根据岩石学数据和岩心分析解释了成岩作用和岩石物理性质。威尔科克斯群砂岩主要是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平均成分是Q59F221K19。在本区的成尔科克斯群砂岩沉积期间,物源区没有明显变化,而在下、中和上威尔科克斯群之间平均的砂岩成分也没有改变。但砂岩成分却随层序地层位置有变化,例如低水位陆坡扇沉积砂岩所含岩屑要多于高水位或海进体系域的沉积砂岩。从这一陆上数据集的观测结果来看,沉积于墨西哥湾深水环境的威尔科克斯群砂岩的岩屑含量可能要高于与其相关的高水位沉积同期层位。威尔科克斯群砂岩的孔隙类型在较浅深度是原生和次生孔隙以及微孔隙的混合存在,而到较大深度变为次生孔隙和微孔隙占优势。威尔科克斯群砂岩显示了稳定的孔隙度缩减,即从38℃时的33%减至132~(2时的12%,而在更高温度下几乎没有新的缩减。到1320C时,大多数原生孔隙已因机械压实作用而丧失或被石英胶结作用堵塞。尽管在深埋藏期间有平均3.5%的钾长石溶蚀,但次生孔隙的体积基本保持稳定。钾长石的这一晚期溶蚀体积被次生孔隙中沉淀的铁白云石、钠长石、伊利石和少量石英所抵消。存在于自生黏土、蚀变颗粒和基质中的微孔隙度的比例在最深的砂岩中有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发生的孔隙类型比例的变化以及总孔隙度的缩减改变了孔隙度一渗透率转换关系。由于大多数深到超深的威尔科克斯�

  • 标签: 埋藏成岩作用 长石砂岩 墨西哥湾 渗透率 古近系 超深
  • 简介:为了调查石油行业预测油气发现规模所达到的水平,将钻后获得的烃类孔隙体积和所使用体积参数的历史数据,与它们的钻前最可能预测值作了系统对比。结果表明,在挪威大陆架经营的油气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一直高估着油气体积。但也有迹象表明,在有较长勘探和钻井史的地区,石油行业的预测水平一般都有某种改善。不过在特定勘探目标油气体积的预测能力方面,人们还是无法明确区分勘探程度较高和较低的地区。岩石总体积预测误差的变化,显然是使油气孔隙体积钻探结果与钻前预测产生差异的最重要因素。

  • 标签: 钻前预测 油气公司 探井 孔隙体积 钻井 勘探目标
  • 简介:②与LaVentana储层原油有极好的相互关系(C10~C25包络线相同),与Cuyana盆地原油的标准地球化学性质有一般的相互关系。

  • 标签: 试验项目 MEOR 储层 先导性 阿根廷 水驱
  • 简介:目前,美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在其陆上油气勘探开发总投资中占据着相当高的比例。最初人们曾认为,非常规油气藏结构简单,而且介质均匀,因而对许多油气公司都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这些公司都希望通过勘探这类油气资源,降低“钻干井的风险”。然而,许多非常规油气区的钻探结果都相差很大,这种情况表明,页岩油气藏既不简单又非均质。在5~10年前,三维地震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还不普遍,但是现在已经在这类油气资源的钻探中得到普遍应用,主要用于改善水平井“地质导向”。目前勘探人员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三维地震来识别“甜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水平应力差(通过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得到)和岩石脆性(通过弹性反演得到)这两个参量被结合在了一起,用来确定最佳的井位和井眼轨迹(Sena等,2011)。叠前深度偏移(PSDM)技术通常用于描述“复杂”结构的储层,如墨西哥湾盐下储层,而目前这种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非常规油气藏的描述,而且推广应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相较于传统的时间域成像方法,叠前深度偏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井间地层倾角的成像结果更准确;(2)断层成像更加清晰,位置更为准确。此外,在速度结构复杂的区域,如各向异性区、大倾角地层,叠前深度偏移可以为大多数属性提取技术提供更为准确的输入数据。本文以奈厄布拉勒(Niobrara)页岩为例,介绍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面积50平方英里的工区内所采集宽方位角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尽管工区内的地层倾角不是很大,但是在浅层存在着明显的速度横向变化,所以需要通过叠前深度偏移来修正地层倾角的同相轴的位置,改善断层的定位。在一口新钻的井中,根据纵向闭合差校正结果预测�

  • 标签: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非常规油气藏 页岩气 非常规油气资源 油气勘探开发 各向异性分析
  • 简介:十一、筛选未来CO2非混相驱项目的思路Petrotrin确定了适合进行CO2非混相驱的13个陆上油藏,这13个油藏的潜在原油资源量为3×10^8桶。根据地质和综合筛选标准筛选了这些油藏。但是,可以用从这4个CO2驱项目比较分析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确定Petrotrin油藏的新CO2驱项目的选择标准。

  • 标签: CO2驱 试验项目 非混相驱 先导性 筛选标准 选择标准
  • 简介:1赢利风险分析还需要有什么内容?过去10年来,投资项目有效管理的风险分析已在油气工业的整个勘探部门得到了稳定推进。为了衡量留存项目和新投资项目的赢利机会并为提高决策水平打下基础,大多数大、中型资本规模的石油公司都使用了有不同原则和标准的勘探风险分析系统。到目前为止,有许多公司已开始实现它们的估算最终储量(EUR)资源和商业成功率的目标。

  • 标签: 风险分析系统 油气勘探 投资项目 项目管理 AAPG 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