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正>三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的再次发掘,又一次轰动了中外学术界,引起了国内史学界、考古界许多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上村岭虢国墓地是目前我国两周之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贵族墓地,无论是墓葬的数量及其形制,还是车马坑的数量及其形制、规模,都是其它地方所无法比拟的。近几年来,笔者有幸参加了上村岭虢国墓地的发掘工作,特别是参加了车马坑的清理工作。本文拟根据五十年代以来的发掘资

  • 标签: 车马坑 五十年代 发掘 三门峡 虢国 形制
  • 简介:2009年4月下旬.笔者收到陇南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提供的李玉顺先生的《明代礼部尚书克新籍贯祖姓考》一文,载陇南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的《陇南文史资料》第三十六期。从“天水在线”网络得知.该文此前已发表于2008年10月25日《天水日报》“人文天水”版。

  • 标签: 天水 李玉 文史资料 2009年 2008年 委员会
  • 简介:2017年7月,三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商务中心区中学工地发掘了M9。该墓是由墓道、甬道和墓室构成的土洞单室墓,出土釉陶俑、陶器共计32件。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测该墓的年代应为初唐偏晚时期。该墓为研究豫西地区初唐时期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标签: 三门峡商务区中学9号唐墓 釉陶俑 彩绘俑
  • 简介:1965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三峡市的基建工作中,发掘了一批唐墓,其中印染厂就有一百多座。现将其中编号为T9区27号的M36(以下简为M36)整理结果简报如下。……

  • 标签: 唐墓 简报 三门峡市 清理
  • 简介:去年2月,上海书店印影出版了台湾著名钱币学者蔡养吾先生编著的《衡百泉谱》。几十年来,海峡两岸的钱币研究者曾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某些学术交流,然而在上海正式公开出版台湾钱币著作尚属首次,这是我国政府改革开放政策在钱币研究领域里的一个具体体现。目前,在台湾亦能读到上海,及至全国各地出版的钱币书刊,两岸钱币家携手共研中国钱币的春风已吹遍祖国大地。蔡养吾先生对于钱币收藏之富,鉴赏之精,为海内外瞩目。先生原籍江苏省苏州市,常用笔名“衡”,寓所命为“友云轩”,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曾受到钱币学家王荫

  • 标签: 泉谱 钱币学 中国钱币 景印 上海书店 荫嘉
  • 简介:明代中期,吴地区流行一种较为特殊的花鸟画题材——花果杂品图。这种包含花卉、蔬果、禽鸟、虫鱼等内容繁杂的长卷与册页,与宋元以四君子题材为主流的文人花鸟画相比有了明显变化。本文试图通过花果杂品图与感官相联系的新现象,来探讨此时文人花鸟画在审美观上的变革。本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通过梳理宋元文人花鸟画的历史,分析文人花鸟画从宋到元在题材上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但主流是象征文人品格的四君子题材,潜流是元代出现的品类较多的墨花墨禽;第二部分,通过吴文人的作品和诗文,具体分析花果杂品图所绘内容与人的感官——眼、耳、口、鼻的紧密联系;第三部分,通过此时吴中文人闲居的生活方式,分析花果杂品图与感官紧密相关的原因是文人们对自惬之意的追求;第四部分,通过分析花果杂品图传达的新的审美观,阐明文人花鸟画的审美变革——从四君子的“清雅”到花果杂品图的“闲雅”。

  • 标签: 明中期 吴门 花果杂品图 闲雅 花鸟画新变
  • 简介:为了解宝鸡益二号墓出土的红色粉末的化学组成及作用,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其配备的能谱仪(EDS),对它们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红色粉末为纯朱砂.它对墓藏中的尸体和棺木有防虫防腐的作用.

  • 标签: 益门墓葬 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仪
  • 简介:TombM44atLijiayaoinSanmenxiacityisthelargesttombofthelateWesternZhouDynastyexcavatedtodate.Thecombinationsoftheburialaccessoriesarebronzeding-tripod,gui-vesselandpotteryli-tripod,dou-vessel,yu-potandguan-jiaetc..Fifty-twocharactersofinscriptionhavebeenfoundontwogui-vesselsandprovidednewinformationforthestudiesoftheLijiayaositeandtheGuoStatecemetery.

  • 标签: 三门峡市 李家窑村 四十四号墓 中国 文物考古 墓葬形制
  • 简介:克新(1326—1396),在明洪武朱元璋皇帝时,是“贵为六卿.居礼曹之首”的一代名臣。然其籍问题,一直是近500余年来一个不清的史遗问题。阅检明清以来《史》、《志》关于尚书相关资料及史实,其述生平大致相同,差异主要在说籍上。说尚书籍地为明“秦州”、“秦州家河(即今天水市秦州区家河)人”的史料主要有:《明史》、《明实录》、《大明一统志》和《天水市志》。

  • 标签: 叶落归根 尚书 洪武 《大明一统志》 续考 籍贯
  • 简介:9月24日,三峡市湖滨区预防职务犯罪办公室、湖滨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湖滨区政法委员会,湖滨区人民检察院、三峡市文化局联合举办的《永葆本色一预防职务犯罪大型展览》在三峡博物馆隆重开展。三峡市委、市政府、湖滨区委、区政府等主要领导以及各有关单位共有600多人参加了开展仪式。

  • 标签: 三门峡博物馆 职务犯罪 犯罪预防 展览活动 廉政建设
  • 简介:<正>虢国是西周初年重要的姬姓封国,随着岁月的推移,人们对虢国的本来面目及其迁徙状况已模湖不清,致使先秦两汉的文献中先后出现了五个虢国。《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陕县下班固自注云:“陕,故虢国。有焦城,故焦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荣阳,西虢在雍州。”这是最早记录四个虢国的文献.《水经·河水注》卷四:“昔周、邵分伯,以此(陕)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这里又把班固所讲的“陕县之虢”称之谓南虢。《史记·秦本纪》载:武公十一年(前678年)“灭小虢”。这是说西周春秋时期有东、西、南、北和小虢等五个虢国。自东汉以来,史学界围绕着它们的分封、地望、迁徙及其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文仅就虢国的分封、名义与五个虢国的地望及其相关问题,略作初步论述。

  • 标签: 虢国墓地 三门峡 《史记·秦本纪》 东迁 地理志 文王
  • 简介:维摩展完善了这一以摩诘与文殊菩萨诘经变以窟为中心的设计,始创于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维摩诘经变,发窟为中心的设计,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以第103窟为代表的这种设计,在凸显维两位辩论者的同时,还可能蕴含独特的意匠,即以窟喻“不二法门”,只有通过这一比喻法门的窟,才能进入象征《佛国品》所说佛国净土的石窟主室。

  • 标签: 敦煌石窟 维摩诘经变 设计意匠 窟门 不二法门
  • 简介: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一些专家学者和原雁北文物工作站的前辈们就爬山涉水,在相当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忘我工作,经过持续不断的考古调查,先后在晋北地区发现确认了西汉雁郡所辖十四县中的九个县的故城遗址,列表如下:

  • 标签: 战国古城 始建年代 地理位置 雁门 阳城 汉代
  • 简介:为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临时性展览的作用,3月21日至4月1日,三峡博物馆与义煤集团联合,在其所辖矿山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

  • 标签: 三门峡博物馆 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 展览工作
  • 简介:2014年8月,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和日塔拉遗址发掘了一座小型竖穴土坑墓葬,出土了陶器、金箔头饰、弓形铜项饰、铜化妆具、皮革袋、丝织物、铁带銙、铁镞以及羊骨殉牲。据推测,该墓葬属蒙古高原柔然时期,在蒙古国境内尚属首次发现。

  • 标签: 蒙古国 和日门塔拉匈奴城址 柔然时期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