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简介:<正>我们祖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清朝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周恩来总理曾给予高度评价:“清代以前,不管是明、宋、唐、汉各朝代,都没有清朝那样统一。”(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这决非单纯的依靠武力征服,很大程度上归之于民族统治政策的成功。清政权是满族贵族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它根据当时阶级力量的对比,极为重视民族问题,从维护满族贵族在全国的统治利益出发,并注意吸取历代封建政权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经验教训,制定形成了有清一代比较完整的民族政策体系。其核心内容:建立巩固满蒙联盟,发展满汉关系,重点做好这两大民族的工作。下面就清政府对蒙、汉两族的民族统治政策分别略述。

  • 标签: 民族统治 清政府 蒙古族 汉族 满族 贵族
  • 简介:“让步政策”的讨论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文革”后,“让步政策”论为大多数史学工作者所接受。而认为近代没有“让步政策”却似乎已成定论。作者通过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后实行的减浮、减赋、减差、招垦、劝农桑、兴水利等减轻农民负担,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认定近代确有“让步政策”,而清政府的“让步政策”,确实让农民得到了经济实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标签: 清政府 太平天国 让步政策
  • 简介: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地方。自1958年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全区各族人民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利,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谱写了宁夏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放眼今日宁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益完善,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区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30亿元,千百年来经济增长落后的历史,正在被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化进程所取代;

  • 标签: 宁夏回族自治区 党的民族政策 成功实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回族聚居区 少数民族干部
  • 简介:从中东路问题看苏联对华政策的演变汪谦干中东铁路①系根据1896年《中俄密约》协定建造,围绕它风波迭起,战云频涌:它不仅是沙皇政府侵夺中国利权的前哨站,也是俄日远东政策与大陆政策角逐的竞技场。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先后三次发表对华宣言,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

  • 标签: 中东路 中东铁路 苏联对华政策 苏联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中国政府
  • 简介:后冷战时期,马来西亚与美国展开一连串激烈交锋,两国关系一度非常紧张。马来西亚对美采取强硬政策的原因,包括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美国东南亚政策的改变,以及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的政治和经济安全面临的严重威胁等。但马美经贸关系继续发展,美国还跃升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出口市场和外资来源,这与马来西亚成功的外交谋略不无关系。对美政策有效地捍卫了马来西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提高了马来西亚的国际地位,基本体现了马来西亚当时的国家利益,充分显示了小国外交的智慧。

  • 标签: 后冷战时期 对美政策 外交智慧
  • 简介:关于如何保护土地征收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当前国内学者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本文在分析这些观点的基础上,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制约土地征收权这两个角度提出了个人见解。

  • 标签: 土地征收 土地承包经营权 物权法
  • 简介:在蒙古法律研究方面,外国学者和研究者对大蒙古国及其后来的法律文献研究多年,出版了大量论著,这些成果目前已被学术界所熟知。他们虽然都依据众所周知的资料进行了对勘和比较研究,但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进行深入研究者屈指可数。

  • 标签: 法律文献 喀尔喀 大蒙古国 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 法律研究
  •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收集的鄱阳湖区民间文书,记录了清代中期江西都昌县曹氏与鄱阳县杨氏之间的一桩官司。两姓就两县交界处三片湖面的产权,从乾隆四十一年(1776)一直争讼到嘉庆四年(1799),从鄱阳湖一路打官司到北京城。通过对相关58件文书的分析,结合其他材料,我们发现:虽然原告方曹姓将自己描绘为受害者,但实际上对争议湖产不具有充分的产权依据,是利用各种借口来侵占杨姓湖产。这个案例表明,清代民事司法具有积极保护民人产权的一面:正是官方对民人产权的保护,才迫使强势的曹家承认弱势的杨姓的产权。更重要的是,官方对这个纠纷的解决颇有创意:先根据证据判明是非,认定权益归属,然后引入市场机制,促使双方达成双赢的共识。这种法律与市场的双管齐下,比仅仅依法判定是非,更能抓住产权纠纷的根本。

  • 标签: 鄱阳湖 产权 民间文书 清代 纠纷
  • 简介:“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因此土地对于人类是至关重要的。而在这其中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更胜于其他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是农民唯一的劳动对象,而其自身又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没有土地农民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生产。

  • 标签: 农民权益保护 法律对策 农地征用 民族地区 农业生产 生产资料
  • 简介:中国村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样。在我国大力发展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现行法律法规愈加重视对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法律保护体系。宁夏回族村落文化作为中国村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蕴含着极其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并拥有数量众多的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在梳理宁夏回族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立法与保护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外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经验的多方对比。最终从法律规范的视角对宁夏回族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部分具体的保护及完善建议。

  • 标签: 回族村落 文化遗产 生态移民 法律主体地位 保护规划
  • 简介:民族仇恨言论具有破坏民族团结,阻碍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破坏社会秩序和推动极端民族主义、恐怖主义的负面作用。个体意见网络表达、信息定制、自媒体伦理缺失和后现代网络文化构成自媒体条件下网络民族仇恨言论肆虐的背景。仇恨言论冲击了传统表达自由的理论预设和保护价值,表达自由的积极权利面向和作为集体权利的公共利益,呼唤对网络民族仇恨言论的规制。针对我国治理网络民族仇恨言论的现状,应当从法律制度建设、公民品质培育和努力消除民族发展上的不均衡状态入手,逐步加以根除。

  • 标签: 民族仇恨 仇恨言论 民族问题 公民品质 均衡发展
  • 简介:对杰斐逊而言,联邦制意味着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共同分享国家主权,其中,联邦政府享有管理对外事务(包括国际和州际事务)的权力,而各州政府则享有管理对内事务的权力。他主张对宪法进行"严格解释",强调联邦政府的权力严格地限于宪法中所列举的范围。在杰斐逊执政时期,他赞同联邦政府进行"国内改进"(即交通建设),但是,由于宪法并没有明确授予联邦政府进行"国内改进"的权力,他强调必须通过一项宪法修正案,明确授予联邦政府有关权力,其目的在于维护他关于联邦制的一贯主张,维护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划分。主要由于杰斐逊的联邦制思想的阻碍,联邦政府的"国内改进"政策始终延滞不前。

  • 标签: 杰斐逊 联邦制 “国内改进”
  • 简介:小斯当东是英国最早的中国通。1833年,他在英国议会下院动议了关于英国与中国商务关系的9条议案。议案在当时未经辩论与分组投票即被否决,但在1840年下院关于对华战争的大辩论中,辩论的双方均有引述并加以赞扬。对于研究鸦片战争前英国的对华政策,小斯当东是很好的视角,但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 标签: 对华政策 律劳卑 东印度公司 巴麦尊 阿美士德 对华贸易
  • 简介:<正>1256年夏,蒙哥汗诏告天下,意欲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新的征服战争。随后的两年,他忙于备战,组成三路大军征服南宋。1258年秋天,蒙哥率兵取道甘肃,三路并进四川,开始消耗驻守四川的宋军兵力。蒙哥率领一路军马,挥戈亲征西蜀的雅州(今雅安)。1259年1月,雅州宋兵投降后,他又掉转马首,东征嘉陵江畔坚防的合州城(今合川)。自春徂夏,合州城频遭攻击,防守

  • 标签: 帝国 征服战争 蒙古人 赋税制度 政策 管理制度
  • 简介:面对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国际恐怖主义劫机活动,9.11事件后公开的美国国家档案显示,尼克松政府不仅通过创建空中警察和机场安检系统等措施提高美国自身的民航反恐能力,还通过国际民航组织、联合国、北约等国际组织积极争取国际反劫机合作。这些举措不仅有效地减少了针对美国的劫机事件,而且客观上促进了国际社会在航运安全领域的合作。然而,受冷战思维的影响,尼克松政府的民航安全政策主要着眼于美国的航运利益,服务于冷战时期美国的地区安全战略,因此其争取国际合作的努力常因无法获得其他国家的支持而作用有限。

  • 标签: 尼克松 民航安全 国际恐怖主义 劫机 国际合作
  • 简介:<正>最近,由金德群主编的《中国国民党土地政策研究》(1905—1949)一书已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国民党土地政策的专著,它系统地讨述了国民党土地政策产生的社会条件,基本内容,演变过程及经验教训。该书共分六章,尤其对孙中山“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四”的理讨与实践作了全面分析研究,并涉及国共两党在土地政策上的合作与斗争。该书史料翔实,立论公允,诚为一部质量较高的学术著作。

  • 标签: 中国国民党 土地政策 经验教训 孙中山 平均地权 国共两党
  • 简介:陕甘宁边区地处西北,荒凉贫困,“地广人稀,经济落后,文化落后”,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唯一保存下来的根据地,西安事变前后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抗战初期,边区政府维持3万军政人员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民政府发给的“抗日军饷”、国内外捐款及征收的赋税。

  • 标签: 陕甘宁边区 抗战初期 贸易政策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食盐 经济落后
  • 简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新世纪以来中央和地方实施了专门扶持发展的政策,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呈现出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防巩固、睦邻友好的大好局面,成为我国民族工作战略性安排的一大亮点。本文在对10年扶持人1:7较少民族政策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对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实践程度进行了总体评价。文章指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还面;临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并对发展和完善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政策提出了若干思考。

  • 标签: 人口较少民族 扶持政策:实践程度评价 发展与完善
  • 简介:文章认为在新的时期,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程中,不仅必须进一步贯彻好民族政策,还要完善民族政策。根据新的形势和时代特点,制定一新的优惠政策。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 标签: 西部开发 民族政策 宏观调控 民族法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