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人免疫球蛋白(human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pH4)外渗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临床收集1例儿童IVIG皮下渗出的不良反应个案资料,并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对截至2020年10月国内外报道的37例IVIG皮下外渗病例,分别对基础用药信息、肿胀部位、不良反应处理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例病例中男20例、女16例、不详1例,年龄为1日龄至26月龄,主要为新生儿。所有病例均在IVIG皮下渗出后发生不良反应。IVIG皮下渗出后肿胀部位主要发生于手背(29.73%)和脚踝(29.73%),其他部位依次为肘部(18.92%)、足背(13.51%)、腘窝(5.41%)、头皮(2.70%)。对肿胀部位应急局部封闭处理后,肿胀消除效果明显,湿性敷料和外用药物有明显效果。结论IVIG皮下渗出后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输部位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关系。当儿童使用IVIG发生皮下渗出时,采用文献中提到的方法对相应部位进行处理,可有效缓解和治疗对皮肤组织的损伤。

  • 标签: 免疫球蛋白类,静脉内 皮下渗出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中等长度静脉导管输肠外营养液后对置入血管的内膜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期早期发现患者留置血管损伤的无临床症状的超声影像表现,同时观察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21年7—12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经上臂置入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根据采集数据时机不同,分为置管前组和拔管后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置管前和拔管后导管尖端出口处静脉内膜的影像形态、血流速度、血流量,并监测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105例患者中脱落5例,有效样本为100例。结果100例患者中,置管前和拔管后导管尖端留置处血管内膜均无毛糙、增厚等损伤改变。置管前和拔管后导管尖端留置处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相关并发症共发生5例(4.76%,5/105)。结论中等长度静脉导管输高渗性肠外营养液未对置入血管内膜形态和血流动力学造成明显影响,未损伤置入血管,无导管相关性血栓、血流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取得相对安全的临床获益。

  • 标签: 肠外营养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 血管内膜 血流速度 血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中持续静脉泵利多卡因对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40例年龄在3~1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在七氟烷全身麻醉下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及利多卡因持续静脉泵组(L组),每组各20例。N组男7例、女13例,年龄6(5,8)岁;L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7(5,8)岁。患儿在诱导后,L组先静脉注射1 mg/kg利多卡因,继而以2 mg/(kg·h)持续静脉泵利多卡因,N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照。主要结局指标包括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苏醒期麻醉药物追加次数;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拔管后30 min疼痛评分,拔管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 Chi-Square检验。结果L组患儿苏醒期WATCHA躁动评分较N组患儿低[1(0,2)分比3(0,4)分,P<0.05],L组患儿躁动发生率低于N组[20%(4/20)比50%(10/20),P<0.05],L组患儿苏醒期麻醉药物追加率低于N组[15%(3/20)比60%(12/20),P<0.01]。L组患儿拔管时间短于N组[(13.00±7.33)min比(19.40±7.39)min,P<0.01],L组患儿恢复室停留时间短于N组[(42.00±7.85)min比(50.15±7.14)min,P<0.01],L组患儿拔管后30 min疼痛评分低于N组[0(0,2)分比2(0,2)分,P<0.05]。结论持续静脉泵利多卡因可以减少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对加速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利多卡因 腺样体切除术 麻醉苏醒期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尿管持续输利多卡因用于泌尿外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男性病人40例,年龄65~75岁,BMI 18~25 kg/m2 ,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经尿管持续输利多卡因组(L组)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组)。2组病人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毕置入匹配型号的无菌尿道冲洗导尿管。L组经尿管以5 ml/h的速率持续输0.5%利多卡因。PCIA组经尿管持续输等容量0.9%生理盐水,并连接镇痛泵行PCIA,舒芬太尼125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50 ml,背景输速率为5 ml/h,PCA剂量5ml,锁定时间15 min。术后48 h内VAS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5 μg/kg补救镇痛。分别于术毕即刻(T1)、术后6 h(T2)、术后24 h(T3)和术后48 h(T4)记录导管相关的膀胱不适(CRBD)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于T1和T2时记录镇静和躁动Riker(SAS)评分;于T3和4时记录QoR-9量表评分。于术前(T0)及T1~4时点抽取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血糖(Glu)浓度。记录患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48 h补救镇痛情况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低血压、皮肤瘙痒等发生情况。结果与PCIA组比较,L组T1~4时CRBD发生率降低,程度减轻,T1,2时SAS评分降低,T3,4时QoR-9评分升高,T1~4时血清Cor、NE、E和Glu浓度降低,术后补救镇痛率降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低血压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经尿管持续输利多卡因可为泌尿外科手术病人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可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

  • 标签: 导尿管 利多卡因 疼痛,手术后 镇痛 泌尿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围手术期静脉输利多卡因对上气道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上气道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L组给予利多卡因2.0 mg/kg,于麻醉诱导前10 min内注射完毕,后以2 mg·kg-1·h-1静脉输至手术结束。C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记录患者术前(T0)、术后24 h(T1)、术后48 h(T2)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40-item Quality of Recovery Score, QoR-40量表)评分,以及术中舒芬太尼用量、瑞芬太尼用量、48 h内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的发生率。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T2时QoR-40量表总评分及身体舒适度、自理能力、心理支持、疼痛4个维度的评分明显降低,C组T1时情绪状态评分明显降低(P<0.05);L组T1、T2时QoR-40量表总评分及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疼痛3个维度的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其中T1时L组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L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L组48 h内PONV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静脉输利多卡因可以提高上气道手术患者术后2 d的QoR-40评分,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PONV发生率,改善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 标签: 利多卡因 上气道手术 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 术后恶心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微量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射频导管球囊气与注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因GERD而接受微量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操作方法不同分为射频导管球囊气组45例和射频导管球囊注水组35例。对比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脱点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治疗近期效果及远期效果。结果气组和注水组患者的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GERD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气组的脱点率0.36%(13/3 600),注水组的脱点率为0.32%(9/2 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水组手术时间较气组短[(35±7.4) min比(45±8.6)min, P<0.05]。注水组复苏时间较气组短[(10±3.4)min比(30±14.2)min, P<0.05]。结论微量射频消融治疗中射频导管球囊气法和注水法相比较,有效性一致,但注水法可避免呛咳,更安全。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射频疗法 射频导管 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运动想象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采用tDCS治疗)和联合组(采用运动想象训练联合tDCS治疗),每组45例,所有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常规组选取IS200型智能电刺激仪行tDCS治疗,每日1次,20 min/次,6次/周,共治疗4周;联合组患者则接受tDCS治疗后,立即进行运动想象训练,每日1次,40 min/次,每周运动想象训练6 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上肢Fugl-Meyer量表(FMA-UE)和香港版偏瘫上肢功能测试(FTHUE-HK)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偏瘫上肢的使用能力进行评定;检测患者上肢的表面肌电图(sEMG)采集上肢做最大主动肩前屈、伸肘时三角肌前部、肱三头肌肌腹的肌电信号,信号处理内容采用均方根值(RMS)和积分肌电值(iEMG)来表示,评估患者的患肢肌力。结果治疗前,常规组和联合组患者的FMA-UE[(17.8±6.9)和(17.7±6.8)分]、FTHUE-HK评分[(2.9±0.9)和(2.8±0.7)分]及表面肌电图指标RMS[(2.5±0.5)和(2.4±0.3)μV]和iEMG值[(24.5±10.8)和(23.3±11.9)μV·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E评分[(26.5±13.4)和(38.6±11.9)分]、FTHUE-HK评分[(3.2±0.5)和(4.2±0.3)分]及表面肌电图指标[RMS(4.3±1.1)和(6.8±0.9)μV;iEMG(35.7±7.5)和(44.3±6.9)μV·s]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联合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运动想象训练联合tDCS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增强其肌肉力量。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运动想象训练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任务导向性镜像疗法(TOMT)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tDCS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tDCS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tDCS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tDCS及TOMT治疗,每周治疗5 d。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检测3组患者运动诱发电位皮质潜伏期(CL)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同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CMCT、CL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同时观察组CMCT、CL[分别为(12.71±0.71)ms和(25.76±0.85)ms]亦显著短于对照组、tDCS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FMA-UE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FMA-UE评分、MBI评分[分别为(38.3±7.4)分和(61.6±8.0)分]亦显著高于tDCS组及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TOMT及tDCS联合治疗,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任务导向性镜像疗法 经颅直流电刺激 脑卒中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文拉法辛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产后抑郁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135例,依照密闭信封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S200型智能式电刺激仪治疗,两组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8.03±0.79)分、(9.03±3.9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4±0.98)分、(14.68±3.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8、4.65,均P < 0.05);观察组心率变异标准差、相邻NN间期差值均方根、低频与高频比值、自主神经功能活性评分分别为(32.38±0.93)ms、(27.86±0.78)ms、1.79±0.19、(86.65±1.2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84±0.88)ms、(25.79±0.81)ms、1.38±0.14、(82.94±1.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9、3.72、2.98、4.09,均P < 0.05)。结论采用文拉法辛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产后抑郁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 标签: 抑郁症,产后 盐酸文拉法辛 经颅直流电刺激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卒中后真、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后真、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各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真性球麻痹治疗组(简称真治组)、真性球麻痹对照组(简称真对组)、假性球麻痹治疗组(简称假治组)、假性球麻痹对照组(简称假对组),每组30例。各组患者均给予基本吞咽康复训练,包括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动作训练(每日2次)、发音训练(发a、yi、wu音,每次每个音节发音5次)、吸舌训练(10~20次/组,3组/日)、电动牙刷按摩(一日三餐前各1次,每次15 min)、Voca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每次20 min,1次/日,6次/周),共治疗2周;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IS200型智能刺激(四川省智能电子实业公司)行tDCS治疗(每次20 min,1次/日,6次/周),对照组患者给予假刺激治疗(仅最初30 s内给予tDCS刺激,30 s后停止电流,1次/日,6次/周),共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对各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和分析比较。结果①无论是真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或是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治疗后,各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2组患者的FOI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FOI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真性球麻痹吞咽障碍2组患者的FOIS评分较组内治疗前亦有明显改善(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2组患者的SSA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SS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真性球麻痹吞咽障碍2组患者SSA评分均有下降(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CS联合基本吞咽康复训练有助于真、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恢复,尤其对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更佳。

  • 标签: 脑卒中 经颅直流电刺激 康复 吞咽障碍
  • 作者: 毛朝琴 王洪涛 胡继川 刘毅 熊念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康复科,武汉 430022,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武汉 430060,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武汉 430060,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康复科,武汉 430000,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武汉 43006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武汉 43002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球面运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躯干和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法均分90例偏瘫患者为常规组、篮球组和综合组,每组患者30例。3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篮球组患者额外增加球面物体篮球训练,综合组患者在篮球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简化Fugle-mayer评定法(FMA)、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评定(FAC)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别评估3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FMA、BBS、FAC与MBI和NIHS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综合组治疗后的FMA、BBS评分、FAC分级、MBI评分和NIHSS评分分别为(62.57±9.89)分、(44.86±7.19)分、(4.47±0.65)级、(63.58±17.3)分和(4.38±7.21)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和篮球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球面运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

  • 标签: 经颅直流电刺激 球面运动 脑卒中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作为一种神经调控技术已经受到了广泛地关注,且国外有学者已将其应用到了竞技体育中。本文对tDCS对人体运动能力的作用效果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后认为,传统的tDCS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或者正常人改善肌肉力量、延缓肌肉疲劳、促进运动技能学习等。但由于受到传统tDCS设备的限制,常见的导线式电极刺激只能在实验室中由专业人员进行操控,不利于运动员运动专项训练的实际应用;而便携式tDCS刺激在运动员专项运动训练和提升其运动能力方面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经颅直流电刺激 肌肉力量 肌肉疲劳 运动技能学习 运动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双侧训练(BI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tDCS组、BIT组及联合组,每组患者20例。3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tDCS组患者增加tDCS治疗,BIT组患者增加BIT治疗,联合组患者增加tDCS联合BIT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分别检测各组患者拇短展肌运动诱发电位皮质潜伏期(CL)、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及上肢Fugl-Meyer评分(FMA-UE)、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CL和CMCT均较组内治疗前缩短(P<0.05),且联合组患者CL和CMCT分别为(23.58±1.18)ms和(12.00±0.78)ms,较tDCS组、BIT组均明显缩短(P<0.05);3组患者FMA-UE评分和FTHUE-HK分级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患者FMA-UE评分及FTHUE-HK分级分别为(41.45±5.74)分和(3.40±0.50)级,均显著优于tDCS组、BIT组(P<0.05)。结论tDCS联合BIT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大脑运动皮质兴奋性和上肢运动功能。

  • 标签: 经颅直流电刺激 双侧训练 脑卒中 上肢
  • 作者: 刘璐 许涛 李冰冰 汪立梅 王胜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8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 430030;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康复医学科,深圳 5181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 430030;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 430015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用Leeds神经性症状和体征评估量表(LANSS)、贝克抑郁量表(BDI)、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筛选出18例神经病理性疼痛病程<2年的SCI患者。先完成1~2周基线评估,该阶段用SCI神经功能(ASIA)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病情,直至疼痛趋于稳定状态,随机分为试验组(12例)和对照组(6例)。试验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和tDCS治疗(第一运动区M1区、2 mA、每次20 min、每日1次、连续5 d),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治疗前、后,采用VAS、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对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睡眠、情绪情况进行评定。用t检验分析试验组内不同病程与疼痛缓解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BPI睡眠及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VAS、BPI睡眠及情绪评分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BPI情绪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指标比较,试验组VAS评分改善显著(P<0.05)。详见表2。按照病程将试验组患者分为病程>3月组和病程<3月组,对VAS评分及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后,暂未发现病程与tDCS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tDCS对病程<2年SCI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改善作用,暂未发现病程与tDCS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

  • 标签: 脊髓损伤 经颅直流电刺激 神经病理性疼痛
  • 简介:摘要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召集国内著名医学院校及医院专家对儿童间隙保持的临床应用进行专题讨论,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应用儿童间隙保持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经过多次讨论和修订后,形成推荐性应用共识。本专家共识内容包括儿童间隙保持的设计、适应证选择及临床标准化操作流程等,以期指导和规范儿童间隙保持的临床应用,促进该项技术的临床推广。

  • 标签: 牙缺失 间隙保持 间隙保持器 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放疗剂量分布测量探测矩阵的相对响应以保证剂量分布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通过平移矩阵使相邻两个探测单元接受相同辐射,可以获得相邻探测单元之间的相对响应,结合递归算法可以获得各个探测单元相对于参考探测单元的相对响应。同时,通过设置参考步骤,将不同测试步骤的测量数据修正到参考步骤,修正了检测过程中辐射条件变化和探测单元响应变化对相对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根据对32×32探测矩阵的实际检测,表明被检测的探测矩阵各个探测单元相对于参考探测单元的相对响应变化范围为0.896~1.077,相对响应结果的不确定度为0.8%(k=2)。结论在无需已知辐射野剂量分布的前提下,本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准确获得探测矩阵各个探测单元的相对响应关系,为探测矩阵的性能评价提供了基础方法,相同的思路还可用于其他用于不同测量目的的探测矩阵相对响应关系的确定。

  • 标签: 探测器矩阵 相对响应 辐射野 平移 递归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散点图在动态心电图中分析起搏的功能状态。方法选择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10月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后做动态心电图的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圳博英IS9001型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携带式记录盒,记录起搏患者24 h心律、心率情况。先采用常规模块分析法分析45例起搏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同样的病例再采用散点图分析法分析。结果常规模块分析发现低限频率次数[(40.83±20.22)次]、滞后频率次数[(1.74±0.96)次]、频率应答次数[(23.53±11.73)次]、起搏异常状态次数[(0.37±0.16)次]。散点图分析发现低限频率次数[(367.45±94.36)次]、滞后频率次数[(54.21±23.85)次]、频率应答次数[(168.47±71.84)次]、起搏异常状态次数[(1.74±0.4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33、-2.867、-3.147、-1.201,均P<0.05)。结论散点图分析法分析起搏的功能状态准确、有效,可以为临床安装起搏的患者提供各项切实、有效的数据,并能发现各种起搏的异常状态。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模块分析 散点图分析 低限频率 滞后频率 频率应答 起搏器异常起搏
  • 作者: 汤宝鹏 张澍 黄德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21
  • 出处:《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起搏电生理科 新疆心电生理与心脏重塑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4,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本文评述了无导线起搏在治疗心动过缓的研发历史及思路、适应证探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研发 适应证 问题 未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