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国家形象是大国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中国崛起给现存国际秩序带来震荡性影响的背景下,中国的大国形象塑造正在经受源自认知惯性、政治文化差异与社会心理失衡等方面的社会性压力。基于此,在无法根本改变现存规则情况下,需要对中国大国形象塑造战略进行整体反思:以弥合中西政治文化分歧、创造共同话语空间为基础,尽可能培育民间组织与个人参与国家形象塑造;学会提供更加多元的国际公共物品,尝试进行价值观导向的文化扩散,并理性、冷静对待各种批评、偏见或赞誉。

  • 标签: 大国成长 国家形象 认知惯性 政治文化 社会心理
  • 简介:欧元的正式流通给欧洲债券市场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不论是主权政府债券市场还是公司债券市场,在市场规模、流动性和交易技术水平上都有显著的增长。但是一个不客忽视的潜在威胁是虽然货币统一成功地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汇兑风险,然而由于EMU各成员国的信用基础不同,这将给统一后的欧元债券市场带来新的信用风险。同时,公司债券市场上发债等级的不断降低也将导致类似的对信用风险的忧虑。分析这种信用风险的形成机理和提出警示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 标签: 欧洲 债券市场 欧元流通 信用风险 公司债券市场 政府债券市场
  • 简介:成长三角亚洲经济合作的新途径汤敏一、引论亚洲曾是世界上区域化程度最低的地区。然而,从本世纪80年代末起,随着许多富于创新精神的倡议的确立,这种趋势已大为改变。倡议之一就是成长三角的设置。成长三角是一种经过精心界定、地理位置毗邻的跨国经济区,通常包括至...

  • 标签: 成长三角 区域合作 亚洲经济 新途径 基础设施 亚太经合组织
  • 简介:在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趋势下,东盟“成长三角”已由三年前的构想变为现实,而今已成为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台湾当局对此很感兴趣.最近,台湾政界人士主张当局在推向南进政策时,除将焦点放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东亚经济核心论坛”外,还要加强参与东盟“成长三角”计划.估计台湾参与东盟“成长三角”将成为今后台湾与东盟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 标签: 东盟国家 东盟自由贸易区 区域经济 政界人士 “行政院” 行政院长
  • 简介:新柔廖“成长三角”的最新进展及其影响张大勇“新柔廖成长三角”的产生“成长三角”的概念,是由前新加坡第一副总理吴作栋(现任总理)于1989年12月首次提出的,他设想将新加坡、马来西亚南部的柔佛州和印尼的巴谈岛(后来扩展到整个廖内群岛)联系起来,利用三地...

  • 标签: “成长三角” 新加坡 最新进展 华南经济圈 工业园 柔佛
  • 简介:国际战略界普遍认为,照目前发展趋势,中国将在三五年内超过日本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个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的中国将如何处理与世界的关系?或者说中国将以何种范式崛起?中国应奉行、以及将奉行什么样的对外战略?所有这些不仅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中国自身必须深入思考、提前思考、谨慎为之的大战略问题。本文认为,即使中国如期、如愿成长为世界“老二”,也必须继续坚持“韬光养晦”原则,继续坚持做一个谦逊的大国,不追求霸权,继续力避在国际舞台上耀武扬威;本文还认为,当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国际战略的成败关键仍然取决于如何处理与世界“老大”美国的关系。

  • 标签: 中国 国际地位 国际战略 崛起范式
  • 简介:本文通过对国内6种国际关系专业期刊1996—2006年所刊发的6388篇文章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认为,创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形势不容乐观。在此过程中,国际关系专业期刊仅仅充当了一个发表论文的平台或阵地的角色,没有起到应有的组织引导、交流互动的作用。鉴于此,国际关系专业期刊不但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关注中国学派的生成问题,还要自觉担当起组织和引导的重任,主动发挥联络人的作用,组织力量针对该问题进行较为集中的思考和研究。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专业期刊 中国学派 统计分析 刊发论文 组织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