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10月28日,第二届'路背景下的宗教与中国周边外交'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心主任石源华教授和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徐以骅教授致辞。石源华教授强调,宗教因素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路'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通过国内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交流对话,有助于推进这领域的研究,为'路'建设提供坚实的学理和智力支撑。徐以骅教授阐述了'大国宗教'的概念.

  • 标签: 人文交流 一带一路 周边外交 对外交流 周边国家
  • 简介:最近几年,中日关系十分不稳定,但民间交流并未中断.越是官方外交困难的时期,民间交流就显得越重要,更值得重视.小岛康誉原本是日本名珠宝富商,阴差阳错喜欢上新疆并削发为僧.30多年来,他为新疆发展投入几乎所有的财力和精力,被《人民日报》称为“当代的阿倍仲麻吕”.他积极在日本推介新疆,成为新疆的老朋友,中国的国际友人.他的经历,就是部精彩的公共外交个人史,对当前的公共外交工作有启发意义.

  • 标签: 日本 中国 情怀 僧侣 《人民日报》 民间交流
  • 简介:随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走向经济欠发达、政治和社会动荡的国家和地区。尽管"路"战略背后的大国博弈、小国平衡外交以及民主化转型等因素都使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环境日益复杂,但通过缅甸密松水电站项目和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的比较研究,不难发现,中资企业在东道国投资项目时的利益分配不均是企业承担政治风险的主要原因。相关企业应当落实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推行分散风险、利益均沾的投资模式,尽快建立自主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 标签: “一带一路” 政治风险 缅甸 斯里兰卡
  • 简介:自2014年下半年至今,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路"倡议进行了跟踪报道和分析。相关报道认为"路"是习近平上台执政后,中国领导集体将中国打造成超级大国战略意图的具体表现。中国推行这战略有在亚太地区牵制甚至抗衡美国之意。安倍内阁始终从如何将日本打造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由此获得新的身份认同价值这视角来分析中国对外战略意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相继成立后,日本各界就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是否应与中国合作的问题,出现了与安倍政府不同的态度和立场。但社会舆论对日本政府的影响有限,安倍内阁随即操控了局面,推出与"路"倡议针锋相对的政策。

  • 标签: “一带一路”日本主流媒体 安倍内阁
  • 简介:联邦制的美国在外交领域方面,缺乏宪法授权的城市并不会对国家主权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挑战。日本地方政府国际化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增进外国对日本政治经济的了解,属于中央政府的管理之下的公共外交范畴。无论从法律上的权限划分,还是实践中的政策导向来看,中国地方政府的外事工作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为中央的总体外交服务,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 标签: 国际角色 联邦制 城市 单一制 中国地方政府 公共外交
  • 简介:公共外交,近年来逐渐成为外交领域的股新潮流,成为我国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侨务公共外交,即通过侨务渠道开展的公共外交,同样也是侨务工作领域的新课题。侨务公共外交蕴涵了侨务外宣、华文教育、海外联谊、权益保障等很多基础性工作,使命光荣、潜力巨大,对于有效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增强我国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标签: 侨务工作 公共外交 优势 中国 世界 官方外交
  • 简介:2017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日益紧张,东亚地区形势出现较大变化。在美国特朗普政府亚太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日本安倍政府安保政策'冒险性'的双重作用下,亚太地区围绕'岛三海'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即在朝鲜半岛'岛'以及东海、南海、台海等'三海',出现了局部接近热战的可能性与紧迫性。其本质在于,中国和美日之间的安全竞争显示出超越双边层面的外溢性特征,呈现出地区性乃至全球性影响。

  • 标签: 美日安全政策 朝核危机 “一岛三海”形势
  • 简介:在国内和区域市场以及贸易协定的相互推动下,东盟与中国的经济体化正不断加强。尽管区域贸易协定已极大推进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地区的参与,但个重要问题是,东南亚国家的中小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并从这区域经济体化中受益。本文主要考察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与当地中小企业的互动。通过对奇瑞汽车的案例研究,本文发现,虽然中国跨国企业的业务受国家'走出去'战略与优惠的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较大,但东道国的国家政策对外国企业的进入也有重要影响。奇瑞在马来西亚的经验显示,中国跨国企业在当地的联系与溢出效应有限,因为大多数企业都极大依赖于其当地伙伴企业的贸易网络。本文认为,奇瑞需调整其区域战略,使其在国际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 标签: 跨国企业 中小企业 地区经济一体化 中国—东盟关系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众多领土争端,这些争端涉及陆地边界、本土和离岸岛礁。弗拉维尔博士所著的《强边安邦》书,首次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等角度,构建了关于国家在领土争端中决策动因的理论,考察了新中国处理领土争端的政策,剖析了促使中国在绝大多数争端上采取合作策略、在少数争端中采取对抗策略的动因,并预测了中印边界、钓鱼岛和南沙群岛等未决领土争端的走向。该书对领土争端中的冲突与合作研究,以及中国处理未决的领土争端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新中国 领土争端 合作与冲突 决策动因
  • 简介: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公共外交活动和行为也备受国际社会和学界关注。高英丽(InGridd’HooGhe)博士于2015年出版《中国的公共外交》(China’sPublicDiplomacy)书,是近年来国外研究中国公共外交的部力作,它以个旁观者的客观视角、理性纪实的方法,巧手为学界勾勒出了幅幅中国公共外交的精彩画面。

  • 标签: 中国外交 外交评 学者眼中
  • 简介:英国学者彼得·弗兰科潘的著作《丝绸之路》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并引起关注实属罕见。该书促使我们去关注国际社会的诸多热点问题,在世界秩序转型的背景下,作者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宏大的研究内容和巧妙的行文结构揭开了人类文明演进和帝国兴衰的秘密。书中有趣的历史事实和崭新的研究观点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其最大的阅读价值在于,书中有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可资借鉴。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者彼得·弗兰科潘的著作《丝绸之路:部全新的

  • 标签: 丝绸之路世界史 中国到来 人类文明演进
  • 简介:正当国内外就“中国梦”的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做出各种解说之际,美国资深中国问题学者奥维尔·谢尔和约翰·德勒里二人合作,在2013年出版了《富强-中国21世纪的长征》(WealthandPower-China’sLongMarchtotheTwenty-firstCentury,RandomHouse,2013)书.

  • 标签: 21世纪 中国梦 长征 外国人 解读 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