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压脉冲电击对犬行为、心脏功能与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比格犬12只,随机分为5s电击组和10s电击组,每组6只,分别采用输出电压为50±5kV、输出电流为1.6mA的高压脉冲电击,持续电击5s和10s,共电击6次。于电击前、电击后即刻及7d观察比格犬行为、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变化,并在电击后即刻和7d取心肌组织观察心脏组织结构改变。结果行为学观察显示,电击后即刻,比格犬出现不同程度的四肢强直,随后见瘫软无力,伴发惊恐嘶叫、呼吸急促,流涎及二便失禁。10s电击组行为学改变明显重于5s电击组,7d后恢复;心脏电生理检测指标显示,电击后即刻,比格犬心率呈不同程度增加,收缩压呈不同程度升高,舒张压变化不明显;10s电击组即刻T波倒置及QTc较电击前明显延长,心电图呈心律不齐、心肌缺血等改变,电击10s组明显重于电击5s组,7d后恢复;病理学观察显示,5s电击后即刻犬心肌细胞未见明显异常,10s电击后即刻犬部分心肌细胞轻度水肿、变性等改变,7d后上述病变基本恢复。结论一定条件的高压脉冲电击可对犬的行为、心脏功能及结构造成可恢复性的损伤,且此损伤效应与电击时间有关。

  • 标签: 高电压脉冲电击 比格犬 行为学 心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击伤后围手术期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致病原因、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对8例电击伤后围手术期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治疗的93例电击伤患者中,围手术期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8例(8.60%)。结论降低应激反应强度、早期胃肠内营养、保护胃肠粘膜、积极处理电击伤创面及合并伤的救治、防止创面严重感染、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是预防电击伤后围手术期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肢体高压电击伤往往伴有血管的损伤,而血管的损伤程度是决定是否截肢及截肢范围的重要指标.以往对血管损伤程度的判断,多以电烧伤局部软组织的损伤程度和肢体末梢循环表现为参照.由于以上两项指标不能及时、准确反映血管的损伤程度,我科采用彩色多普勒判断16例高压电击伤患者血管损伤程度,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肢体损伤 电击伤 血管损伤 彩色多普勒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使用已经深入到方方面面,与之对应的就是不断地提升防电击的水平。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人身电击的危害,保证用电安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现代建筑物普遍采用的都是TN-C-S系统供电,一般在建筑物的电源进线进线处都会做重复接地来保证整个建筑物的用电安全。而国外则更加侧重于做总等电位联结(MEB)和局部等电位联结(LEB)以消除或减少发生人身电击事故的危险,本文就等电位连接对与重复接地对于防人身电击的作用进行对比,旨在推广等电位连接在建筑物中的使用。

  • 标签: 总等电位连接 局部等电位连接 人身电击 安全用电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电击伤急诊患者的皮肤损伤处理与创面护理措施,以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0例电击伤急诊患者,研究周期为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创面处理方法,而观察组接受了新的皮肤损伤处理(选取带有透气性、渗透性和绷紧性的覆盖材料)与创面护理措施。记录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电击伤程度等。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率、疼痛程度等。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创面感染率较低,疼痛程度较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的皮肤损伤处理与创面护理措施对电击伤急诊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创面感染率更低,疼痛程度更轻。因此,建议在电击伤急诊患者的治疗中广泛采用新的处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康复速度。

  • 标签: 电击伤急诊患者 皮肤损伤 创面护理 措施
  • 简介:摘 要: 近年来全国各地经常发生人员触电事故,究其原因主要为用电设施在或设计或施工或维护过程中未采取必要的防电击措施,为人们的人身安全带来安全隐患。为此工程设计人员需在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设置直接接触防护、间接接触防护等等多种防护措施来最大程度的消除电击风险。

  • 标签: 景观工程 电击防护 TT系统 自动切断电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院前急救对挽救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中心2011年3月-2016年3月院前急救的72例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院前急救自主循环恢复的有18例,生存出院的有13例,现场死亡57例。事发不超过5min内获得心肺复苏患者复苏成功率为66.7%明显高于事发超过5min低于11min复苏成功率33.3%(P<0.05)。年龄60岁以下患者复苏成功率为75.8%显著优于年龄60岁以上患者复苏成功率24.2%(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挽救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生命意义重大。

  • 标签: 院前急救 电击伤 心跳呼吸骤停
  • 简介:摘要劳动者遭受电击后,肩关节周围肌群强直收缩易导致后脱位合并骨折,其中80%合并肱骨头反Hill-Sachs损伤。本文报道了2020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湖州医院骨科收治的1例电击伤致双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患者,左肩关节后脱位诊断明确,右肩后脱位漏诊。患者经积极行肩关节镜手术修复关节囊,成功重建了肩关节稳定性,6个月后随访未再发脱位,功能良好。

  • 标签: 电击伤 建筑电工 肩关节后脱位 早期诊断 肩关节镜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高压电击伤创面修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21例颈部高压电击伤患者的护理过程及创面修复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颈部创面采用带蒂皮瓣及游离移植皮瓣均成活.结论针对患者颈部电击伤的特殊性和发病的突发性,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作好呼吸道护理,采用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手术后观察移植皮瓣血运变化是保证颈部高压电击伤顺利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高压电击 颈部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击伤致双手多指坏死复杂皮瓣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临床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1例被高压电击伤致全身多处,双前臂严重烧伤,双手多指坏死的患者,行双手腹股沟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成效。结果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皮瓣成活,康复出院。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床上训练,取得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术后患肢严格的体位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对皮瓣成活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手多指坏死 皮瓣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电击伤患者的伤口通常伴有点状或大片状严重烧伤,而且伤口一般会出现肌肉坏死,骨周围软组织坏死,导致清创会存在一定难度。然而传统的清创换药方式次数多,效果不明显,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对深部创面的治疗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封闭创伤负压引流治疗技术是优于传统的换药方法,深部创面的患者使用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减轻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并促进创面愈合。这项技术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方法。

  • 标签: 负压引流 电击伤 护理
  • 简介:我院自1994年5月至1996年7月间对4例因电击导致长时间心搏停止者,成功地进行了心肺复苏,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4例均为男性,既往体健;年龄26~36岁,平均30.5岁。均接触交流电,电压1例为35千伏,3例为220伏;其中1例触电后溺水,1例从2.5米高处坠

  • 标签: 心搏停止 心肺复苏 长时间 青岛医学院 心室停搏 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 简介:摘要总结19例高压电击伤患者早期临床观察及急救护理体会。认为高压电击伤患者早期由于病情严重复杂多变,并发病多,治疗难度大,因此应熟练掌握此类患者的病情观察要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高压电击伤早期 病情观察要点 护理
  • 简介:摘要:广播发射台受各种电磁环境影响,非常规电击现象经常发生,我们要科学、严谨地不断探索预防电击工作方法方式,避免发生特殊电击造成人身安全与播出设备器材损坏事故。

  • 标签: 广播发射台  电击  电磁波  接地  放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输电线路鸟害故障已经成为困扰输电线路运行人员的一大难题。鸟害故障主要由鸟类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或排便等活动引起。现有的防鸟驱鸟装置各有优缺点,大多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输电线路鸟害故障。通过创新优化的分体式电击型驱鸟器具有鸟类难适应、可全面保护危险区域、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拆装简便、不妨碍检修等优点,该装置经现场使用验证驱鸟效果和稳定性良好,能很好地解决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难题。

  • 标签: 高压电击原理 杆塔驱鸟装置 研制
  • 简介:【摘要】 总结了1例电击伤合并骨盆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体会。术前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卧床期间下肢骨牵引的护理及电击伤的皮肤护理。 术后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切口皮肤感染,尽早指导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者康复。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 标签: 电击伤 骨盆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 本文将针对路基防护工程其中的技术要点,从综合防护的角度进行探讨,其中包括施工的具体要求,以及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对于具体的防护方法,进行一一的分析。

  • 标签: 路基防护工程 综合防护研究 技术要点
  • 简介:患者男,27岁,工作时不慎被6400V高压电击伤,当即意识丧失约10min.伤后即在当地医院进行清创、抗感染等治疗,5d后转入本院.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电击伤创面位于双膝、双手、右前臂、右腋窝等处,创面呈焦黑色、干燥,左右上肢明显肿胀,右前臂及右手苍白,各指、腕活动障碍,但尺桡动脉搏动尚在,烧伤面积达4%TBSA.入院当日即行右前臂切开减张术,次日行清创植皮术及腹部皮瓣转移术.

  • 标签: 超比例腹部带蒂皮瓣延迟修复 右腕部 电击伤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