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院治疗的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治疗,每10天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38例,总有效率71.05%,对照组38例,总有效率44.74%,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有效的,并且副作用较少,还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对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高压氧治疗 药物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轴线校中与环垫块浇注紧密联系,两者目的一致,都是为船舶轴系和柴油机可靠运行服务。若环垫块浇注质量不佳,会造成轴系部分轴承负荷负担不均进而影响推进柴油机的运行。先要保证良好的轴线校中,然后做好环氧树脂垫块浇注工作,才能在修造船中,为船舶提供一个良好的轴线状态,也为设备后续的可靠运行打好坚实的基础。在环垫块浇注过程中,两者相互影响,环从开始浇注到完全固化的过程中,轴线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了解轴线的这个变化过程,掌握环固化前后的收缩率和环浇注的外部影响因素,对设备管理者和环浇注的技术人员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柴油机 曲轴 轴线校中 环氧垫块 浇注
  • 简介:摘要脑梗死栓治疗的有效性早已被循证医学所证实。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栓医疗质量改进体系,重点是提高患者规范化栓治疗率。由于患者方对栓治疗获益的认识不足及对治疗风险的顾虑,往往是栓治疗被延误的重要原因。临床实践中如何取得患者方的同意与理解,同样是指南应该重视的问题。

  • 标签: 脑卒中 溶栓治疗 医疗质量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栓前后血浆超敏CRP水平变化。方法将41例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按预后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栓成功组28例,栓失败组13例,栓前后分别测定HS-CRP水平。结果栓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HS-CRP水平都高于正常值(0~5mg/L),且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24h后,栓成功组HS-CRP水平栓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失败组栓后的HS-CRP水平虽然有所下降。但与栓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水平的高低与脑梗塞患者的预后有密切的关系。CPP较高的急性脑梗塞病人可能危险性较高,其栓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差。

  • 标签: 超敏 C-反应蛋白 超急性期脑梗塞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交流静脉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11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37例在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静脉栓治疗,观察疗效。结果37例患者中32例再通,其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9例,死亡5例,均为未通死亡。结论静脉栓疗法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经导管栓(CDT)治疗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亚急性下肢DVT患者均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在B超引导下经小隐静脉(14例)/腘静脉(22例)穿刺置入栓导管至静脉血栓中,术后均局部应用尿激酶栓、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后期应用华法林抗凝6~12个月。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健肢周径差的变化及静脉通畅评分及随访观察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发生等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全组患者经CDT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栓前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分别为(4.01±2.23)cm、(1.13±1.0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9,P〈0.01);小腿周径差分别为(3.28±1.81)cm、(1.24±1.0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8,P〈0.01);静脉通畅评分分别为13.36±4.18及4.64±2.5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48,P〈0.01),静脉通畅率为(62.97±19.50)%,完成随访30例,失访6例,随访率83.33%,随访时间6~48个月,5例再发血栓,1例重度PTS(无溃疡),3例中度PTS,3例轻度PTS,总PTS发生率23%,其余病例无复发DVT及PTS。结论亚急性DVT患者部分可采用CDT取得理想的疗效,减少PTS的发生。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亚急性 导管溶栓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进展型脑梗塞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纤酶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与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塞可取得不错的效果,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纤溶酶 进展型 脑梗塞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腹主动脉血栓置管栓在护理过程中的关键点,提高对患有急性腹主动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以我院从2013年到2014年收治的20名患有急性腹主动脉血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开始之前已经取得了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对这些患者在我院接受的治疗及护理过程进行了解调查。结果在对这20名患者进行调查之后,我们发现这些患者在接受护理治疗后,其中有14例患者的主动脉血栓完全开通,有6例患者的主动脉血栓部分开通。结论通过对患者急性腹主动脉血栓置管栓的护理研究,发现通过对患者手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伤口愈合和控制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地影响。

  • 标签: 急性腹主动脉血栓血栓置管溶栓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栓后血压管理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情况。方法收集抚顺市中心医院2011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进行栓后的血压管理进行分组,血压管理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7±4.3)分和血压管理组(19.2±4.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P>0.05);治疗后血压管理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6±1.3)分优于对照组(10.7±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P<0.05)。血压管理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6,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栓后血压管理组栓后梗死灶继发出血率(0.0%,0/60)明显低于对照组(8.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栓后实施血压管理可以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 血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栓治疗的护理措施,总结脑梗塞静脉栓的心得与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2例患者栓前和栓中、栓后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后观察患者康复情况,总结护理心得。结果42例患者经过临床的精心护理与康复锻炼,患者凝血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显效率78.57%,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经过超早期的栓治疗,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致残率与死亡率,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护理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采用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跳骤停复苏成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冠脉扩张或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及脑保护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栓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梗死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及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梗死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见死亡病例,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0.05),从出血状况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应用栓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降低病死率与出血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栓治疗Clinicalanalysis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thrombolytictherapyafte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TuShumin(emergencyinternalmedicinedeptofShangqiuFirstPeople’sHospital,HenanShangqiu476100)AbstractobjectiveOn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fte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withtheclinicalefficacyofthrombolysistreatment.MethodsWeselected60cases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complicatedwithcardiacarrestresuscitationofpatients,they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30casesineach.Thetwogroupsweregivencoronarydilationorantishock,antiarrhythmiaandbrainprotectionandothersymptomatictreatment,observationgroupwastreaGtedonthebasisofintravenousthrombolytictherapywithurokinase,comparativeobservationoftwogroupsofpatientswithinfarctionvascularrecanalizationrate,mortalityrateandbleedingrate.ResultInfarctioninpatientswithvascularrecanalizationrateofobservationgroupwasobviouslyhigherthanthatofcontrolgroup,nodeathcase,comGparedwiththecontrolgrouphad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frombleedingcondition,with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wogroups(P>0.05).ConclusionPatientswith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in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fterthrombolytictreatmentapplicationeffectisremarkable,notonlycanimprovethetheraGpeuticKefefyecwto,brdustalsocanreducethemortalityrateandbleedingrate,safeandeffective,andworthyof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inclinic.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thrombolytictherapy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24-02

  • 标签:
  • 简介:我国缺血性脑梗死占脑卒中的70%以上,现有患者600多万,每年新发病150多万,是危害大众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经过30多年的临床研究,栓治疗已经成为当前急性缺血型脑梗死超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它最显著的治疗效果就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

  • 标签: 缺血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绿色通道 市医院 超早期治疗 大众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尿激酶栓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10年12月至13年9月期间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有120例,按照患者发生心肌梗塞的时间是否大于12小时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60例(≤12小时)主要采用尿激酶栓治疗,对照组(>12小时)不采取栓治疗,对比两组中患者的栓塞再通率、病死率、出血率、心律失常率。结果经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可知,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栓塞再通率同再梗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对照组的栓的开始时间明显较观察组长且并发症发生较观察组例子更多。结论采用尿激酶栓进行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但临床疗效也同样受到患者年龄及梗塞部位的影响。

  • 标签: 尿激酶溶栓 心肌梗塞 临床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126-0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45例ACI栓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适合栓治疗但患者及家属不同意栓治疗的ACI患者45例为对照组,在栓前、栓后24小时、7天、30天分别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预后.并观察颅内及其他系统的出血并发症.结果栓组和对照组治疗24小时、7天、30天NIHSS评分及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栓组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栓组为13.3%、对照组为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栓组患者齿龈出血6例(13%)、症状性颅内血肿3例(6.67%),无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6.67%),死亡1例(2.22%).非栓组齿龈出血2例(4.44%)、症状性颅内血肿2例(%),无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6.67%),死亡1例(2.22%).结论在ACI治疗时间窗内,尿激酶静脉栓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不增加死亡率,有效安全.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栓治疗;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14-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