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年秋季,我场种茧育遭到蝇蛆危害,在种茧育调查中蝇蛆率达到3%~4%,重者达到6%以上.针对此情况,在我场晚秋丝茧育中,捉取蝇蛆病进行药物添食与浸体,现将试验结果公布,以供生产借鉴.

  • 标签: 防治试验 蝇蛆病 药物添食 种茧育 丝茧育
  • 简介:蒸笼养蚕又叫笼箱密闭养蚕,是根据小喜高温多湿环境和对二氧化碳抵抗力强的生理特性,结合农村分户养蚕面广、条件差、技术落后、饲养规模小的实际情况实践出的一种简易养蚕方法.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将饲养在专用的蒸笼内,给桑后把蒸笼密闭起来,使桑叶长时间保持新鲜,提高的食桑量和消化量,促进良好地生长发育.实践证明,饲养1~3龄能很好地满足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气象、营养、卫生环境,儿生长快、发育整齐、体健壮、产茧量高、方法简单、省工、省叶、又便于消毒防病,在养蚕分散、饲养规模小的地方尤为适用.现将武胜县业工作者和广大蚕农总结的蒸笼养蚕特点及饲养技术推荐给大家,供参考使用.

  • 标签: 饲养规模 饲养技术 小蚕 养蚕方法 生长发育 卫生环境
  • 简介:哈哕,大家好,我叫小白,是一只小。我在卵里被太阳晒了好久,终于孵化了。唉呀,我丑死了:一身黑黑的毛,蚂蚁般大小,咦?这绿绿的东西是什么呀?我吃了一口,味道很好,原来是我们最爱吃的桑叶啊!

  • 标签: 小蚕 孵化 桑叶
  • 简介:学通讯》是重庆市蚕丝学会、西南大学主办的业科技学术性期刊。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以促进业科技工作者及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为我国业科技现代化服务为宗旨和根本任务。辟有试验研究、综述、研讨与交流、技术与应用、专题报道、学术动态、知识园地、蚕丝信息等栏目,主要报道国内

  • 标签: 学通讯 欢迎订阅 蚕学
  • 简介:自从Palmiter等用小鼠金属硫蛋白-1基因融合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显微注射入小鼠受精卵原核中,获得了“超级小鼠”,并提出可以从转基因动物中获取有价值的蛋白质以来,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发展迅速.利用转基因技术,我们既可以加快农作物和家畜品种改良,又可以生产珍贵药用蛋白,为遗传病患者造福.家蚕是最重要的经济昆虫之一,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随着近年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家蚕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业绩,在转基因的研究上更是方兴未艾,以下对此做一叙述.

  • 标签: 转基因蚕 家蚕 转基因技术 外源基因 转座子 外源DNA
  • 简介:花铜钿撒上南.添个官官中状元……东南西北撒得匀,今年交花运,花茂盛廿四分,茧子堆来碰屋顶。”

  • 标签: 状元 外婆 东南西北
  • 简介:<正>利用闲置的养蚕设备——匾栽培平菇,培养料配方为:稻草80%、棉子壳18%、石膏0.5%、过磷酸钙1%、多菌灵0.5%。先将稻草铡成12厘米长的草段,用2%石灰水浸泡24小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沥干。栽培方法:在匾上铺上薄膜,撒一层菌种,铺上10厘米厚的稻草,压实后再加3厘米厚

  • 标签: 蚕匾 培养料配方 栽培方法 栽培平菇 种菇 棉子壳
  • 简介:为了超前掌握各季期、不同龄别病发生危害规律,及早实施预防措施,有效控制病的蔓延,降低病损失,提高养蚕效益,经西南农业大学胡永瑶教授的指导,我局1990年初次开展了病的预测预报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测报初试情况作如下小结。一、组建班子,明确职责开展病测报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综

  • 标签: 蚕病 胡永瑶 预测预报 养蚕效益 蚕期 测报工作
  • 简介:去年晚秋,我市部分区由于血液性脓病在5龄期大暴发,大部分蚕农颗粒未收,损失惨重。通过调查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广大蚕农对消毒认识不足,消毒走过场,消毒防病方法陈旧、单一,消毒效果差。为此,我们指导蚕农提高消毒防病意识,强化消毒,严格做好病防控工作。

  • 标签: 强化消毒 蚕病 控制 消毒防病意识 防病方法 消毒效果
  • 简介:一、合理催青浸酸干燥后的蚕种,可在24℃~27℃的温度和75%~85%的相对湿度范围内催青,前期温度可偏低,后期略高.催青后期若遇到24℃以下温度时,要及时升温;在高温闷热时,可在室内放置石灰块吸湿,或用风扇鼓动气流,以减轻高温多湿的危害.二、精选小用桑秋季小用桑叶的标准是:叶片黄绿略皱的为收蚁当天用叶;叶色转绿、叶片伸平的为一龄用叶;叶色正绿的为二龄用叶;叶色深绿、手触微有硬感的为三龄用叶.三、稀放饱食,巧喂水叶

  • 标签: 秋蚕 给桑次数 湿度范围 高温多湿 生长发育 催青
  • 简介:村庄的来历这是座藏在大山指缝里的村庄,需要爬很高的山才能到达。以前走进村庄,男人在小径上挑水,女人在小河边浣衣,小河潺潺,林木葳蕤,小孩在空地上玩耍,还有狗的一声声长吠和鸡的一阵阵长鸣……

  • 标签: 眷恋 村庄
  • 简介:目前我国蚕桑业的科技整体水平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大较大的差距.蚕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实用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劳动生产率偏低,经济增长的质量还不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要增强我国蚕桑业抗御各种风险冲击的能力,就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乘势而上,依靠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来提高行业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提升科技兴的战略地位,提高蚕桑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 标签: 科技兴蚕 产业结构 实用技术 劳动生产率 经济增长
  • 简介:在我县常乐镇有一位名不经传的养蚕能手,十多年来养蚕高产、稳产,收入十分可观,引起全镇蚕农的注意,纷纷到他那参观、请教,他毫不保留地把全部经验传授出去,消除了部分蚕农对蚕种质量的误解,端正认识,重视科学养蚕技术。他就是莲南村滩头一队的劳子洋同志。劳子洋同志的科学养蚕经验主要简述如下,可供广大蚕农借鉴:1 管理好桑园是基础桑多叶好才能多养蚕养好,他在这种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年年坚持高投入培桑,尤其是抓好“三肥”管理,冬肥每亩施30~40担沤粪、磷肥50公斤,作为基肥;春肥和夏伐后,每亩施复合肥50公斤、尿素25公斤、磷钾肥10~15公斤,作为催芽长叶肥,并且夏种绿肥,改良土壤。同时狠抓桑园治虫及合

  • 标签: 蚕业 科学技术 桑园管理 病虫害防治 饲养管理
  • 简介:摘要:大期即从4龄开始饲喂桑叶至5龄后期上簇结茧时期。大期一般是龄期最长、食桑量最大、用工最多的阶段,做好大饲养工作,直接关乎桑蚕的优质高产。大的饲养工作同样要保证工作的精细化,控制好饲养条件、温度湿度等,只有加强饲养管理,才能保证大的生长质量。基于此,文章对大饲养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相关饲养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大蚕 饲养技术
  • 简介:1988年从西南农大引进“四号宝素”进行原添食试验.结果:88年晚秋批7532品种比对照增产7.43—7.81%,932品种比对照增产9.84—13.49%.两添药区以50倍区比70倍区增产大.89年夏季批,932品种比对照区增产3.50一8.97%,也是50倍区比70倍区增产大.两批添药区茧层量比对照提高1.90—8.92%,以晚秋批932品种提高显著.两批茧层率比对照略有提高,为0.05—2.92%.晚秋批虫蛹统一生命率,7532试区比对照提高5.83—7.30%;932品种试区与对照几乎无差异.

  • 标签: 蚕宝素 添食 原蚕 932品种 试验初报 对照区
  • 简介:当前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民增收仍然是一大难题。农业生产上的问题,也是我们西南大学农业学科领域探索的重要课题。基于这个目的,我们遵照县校科技合作精神,从2003年11月至今承担了“石柱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极力推行高效生态业。

  • 标签: 农村经济增长 生态蚕业 循环经济 石柱 传统 农业生产
  • 简介:根据“壮宝”内含Fe、Mn、Zn、Mo、B等微量元素及氨基酸成份的特点,我们对四至五龄的原进行了添食试验,以了解此添加剂对原蚕种茧产量、蛹体生命率、羽化率、产卵量、不良卵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添食“壮宝”后,克蚁产茧量增加9.00~14.6%,死笼率最高降低3.5个百分点,蛹体生命率提高3~7个百分点,克蚁制种量增加5.47~16.86%,不良卵率降低1.65~4.25个百分点。

  • 标签: 原蚕 添食“蚕壮宝” 克蚁产茧量 死笼率 蛹体生命率 克蚁制种量
  • 简介:人为的控制某种生物的单一性别的孵化或产出,作为一种提高生物的生产水平,造福于人类的技术已有不少的研究报道。鱼类的人工孵化,已成功的将某些鱼种实施全雌或全雄化,达到了优质高产的养殖目的,乳用家畜如奶牛,通过人工技术处理,亦可提高雌性的产出比率。在家蚕方...

  • 标签: 胚胎期 温敏性控制 雌性 雄性蚕 孵化
  • 简介:近年丝绸行业,在波动式发展中又走入了最低谷。国际丝绸市场疲软,工厂严重亏损,养蚕单产低、质量差的现实严重困扰着整个行业。1998年,尽管行情有点好转,鲜茧价格有所上扬,但各丝绸企业仍然步履艰难。不少蚕农面对近13.00元/kg的鲜茧价格依然无动于衷,问题何在?症结在哪里?面对

  • 标签: 蚕业 蚕茧质量 鲜茧价格 单产 解舒率 养蚕
  • 简介:对选择适合期使用的药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了多种药的使用和防治效果,并对农村药使用过程中的种种误区进行了梳理。

  • 标签: 蚕药 正确使用 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