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如果说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那么2011年可能是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的一年。作为“十二五”开局的第一年,2011年的经济形势如何演绎?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期走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巴曙松教授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本次访谈中,他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经过2009年超常规的危机应对、2010年刺激政策的退出,2011年在政策回归常态化的取向下,将进入温和、平稳的趋势性增长;他还分别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未来的潜在增长水平;最后,对于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趋势,他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 标签: 中国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金融 展望巴曙松
  • 简介:本文采用我国1990-2016年宏观季度数据,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分析我国近三十年来的财政政策效应,并采取将数据分段的方式做进一步扩展。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政府支出扩张会刺激总产出上涨,对居民消费和居民投资具有挤入效应;增税的财政政策会负向作用于产出,同时抑制居民消费和投资;1990-1998年财政政策对总产出的作用较强,在政府支出对居民投资的挤入效应上表现尤为明显:2008-2016年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和居民投资的挤入效应较弱,但对产出的总体作用大于1999-2007年。

  • 标签: 财政政策 居民消费 居民投资 阶段性差异 SVAR模型
  • 简介:2009年对中国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中国政府在准备投资4万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一系列组合对策。这些宏观政策的成效究竟如何?宏观经济还存在哪些问题?中国经济现在是否已经步入坦途?临近岁末,在此就这些问题谈点浅见。

  • 标签: 国际金融危机 出口贸易 产能过剩 国家税务总局 家电下乡 轻型载货车
  • 简介:摘要: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密切关注。在全球范围内,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支出和债务等手段来影响经济的运行,以期实现稳定增长和就业。本文旨在研究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探讨了财政政策变化如何影响经济周期,以及宏观经济波动如何塑造财政政策的制定。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和促进增长方面的作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 标签: 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波动 实证分析 经济周期 政策制定。
  • 简介:摘要: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面积爆发与传播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内容为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各国在疫情影响下为保经济做出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最后选出较为代表性的政策进行分析解读。

  • 标签: 疫情 宏观经济 政策
  • 简介:熟悉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人们明白,即便在被现代人奉为典范的物理科学中,科学的发展也不是累积式进步的,“科学研究纲领”或“范式”的转换会结束一段看似直线发展的常规科学时期,而主导某个常规科学时期的“纲领”或“范式”完全有可能在某个方向上推动科学进步的同时,遮蔽或遗忘了前辈科学家们的真知灼见,甚至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支配了某个常规科学阶段的“纲领”或“范式”,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误入歧途。

  • 标签: 宏观经济学 科学研究纲领 原罪 “范式” 科学哲学 物理科学
  • 简介:如何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课题。实践中,审计工作者摸索出一些参与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其中,审计调查尤为引人注目。各级审计机关针对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开展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审计

  • 标签: 审计调查 审计机关 审计工作者 苗头性问题 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人员
  • 简介:宏观经济预测中,由于影响经济的因素关系是多样的,且经济系统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使得传统的预测方法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结果。因此,对宏观经济分析水平的要求需要快速提高,对预测预警工作的要求也需要快速提高,宏观经济预警监测在宏观经济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宏观经济监测预警 预警理论 预警监测方法
  • 简介:宏观波动是一种周期性的由萧条到复苏再到高潮的循环变动。按统计指标变动轨迹与经济变动轨迹之间的关系划分,指标变动轨迹在时间上和波动起伏上与经济波动轨迹基本一致的叫同步指标;在相同时间上的波动与经济波动部一致,在时间轴上向前平移的指标成为先行指标;在时间轴上向后平移的指标成为滞后指标。

  • 标签: 先行指标 宏观经济 宏观波动 经济波动 时间轴 经济变动
  • 简介:<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经济学家认为,犯罪的微观主体原因在于追求利益,在于从事犯罪的个人收益大于其成本。然而,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主体,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追求利益的动机离不开社会的背景,造成犯罪的很多因素是同宏观经济因素密切相连的。本文的中心是探讨这些因素。

  • 标签: 宏观经济因素 犯罪成本 犯罪收益 犯罪黑数 犯罪学家 白领犯罪
  • 简介:<正>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了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目前需要对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进一步完善的方略。一、宏观调控应当有一个科学、统一、稳定的分析框架现在人人都在谈宏观调控。但是,不同的研究者、不同的部门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概念并不统一。例如,现在大家都在说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过高。若就投资领域自身来看,大家所列举的问题确实

  • 标签: 经济稳定增长 投资增长率 储蓄率 收入分配 资本市场 市场交易
  • 简介:宏观经济统计作为实证性经济学,对进行宏观经济的统计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当前这个科技、经济、信息发达的时代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其一,整体分析,其二,问题分析,而其分析方法也可分为统计分析指标的建立及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两部分,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对当地宏观经济的现实问题、制约条件、影响因素等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将对宏观经济的统计方法做出分析,以期促进宏观统计工作的更好开展。

  • 标签: 宏观经济 统计方法
  • 简介: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关键一年。宏观调控是一项长期任务,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应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而有所改变。北京市政协委员林志远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持了国家发改委《改进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的课题研究,应本刊之约,林志远委员对2005年我国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任务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宏观经济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 重点任务 经济增长 国际竞争力
  • 简介:自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倒闭引起全球恐慌.到2009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跌入谷底,GDP增长率仅为6.2%,悲观论调盛极一时。但随着政府宏观调控措施逐步发挥作用,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7.9%。三、四季度更是分别增长9.1%与10.7%。

  • 标签: 宏观经济 周期 GDP增长率 2009年 2008年 经济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