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两年来,新冠疫情使得国内外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发展迅速。国内高校针对教育部对于高校“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等线上资源,开展了相关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本文以《地磁学》课程为例,在综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磁暴在电网中引起的地磁感应电流会造成变压器直流偏磁,直流偏磁的产生会严重干扰变压器的稳定运行,甚至会威胁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为了抑制变压器中的地磁感应电流,通常做法都是在变压器的中性点安装电容隔直装置,这样虽然能够起到显著的抑制效果,但同时也会加重相邻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现象。因此,本文结合了自耦变压器接线特点和电网拓扑结构,引入有效偏磁电流来描述直流接地极电流对变压器的影响,对中性点串联电容法和线路串联电容法进行研究,根据改进轮盘赌选择法的遗传算法对电容隔直装置的安装位置进行优化选择。

  • 标签: 变压器 地磁感应电流 电容隔直装置 安装位置 优化
  • 简介:为调查垂直走向的基底断层对类似位于望加锡海峡的倒转裂谷系的影响,而采用了模拟模型加以研究。为使侧向偏移断陷盆地能在先存基底断层的两盘形成,建立了由砂、硅质油灰、硅质塑性混合物组成的多层模型。包含一系列向下连通基底断层的雁行正断层的转换带在拉张阶段得以形成。以连接侧向偏移断陷盆地。其后该模型的斜向倒转引发了一个这样的总体发展进程:先开始是形成一个宽阔的褶皱,接着是与裂谷断层活化相关的小规模倒转背斜的发育,到形成逆断层,最终形成与走向垂直的扭断层。因为各组成断层的方向(向缩短方向倾斜)和它们与下面基底断层的连通,裂谷断层的活化和扭断层的发育在转换带就显得尤为突出。沉积岩内部外加一个滑脱层(它代表出现在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望加锡三角洲沉积附近的一厚层超压页岩),使得重力塌陷和张性断裂发生在构造隆起上。垂直走向的基底断层再次成为倒转构造的场所,在后一种情况中它们位于滑脱层的上面和下面,从而可能已经影响了该地区的石油分布。

  • 标签: 望加锡海峡 裂谷系 倒转 重力塌陷 张性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倒转体位下机器人系统辅助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卵巢恶性肿瘤全面分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8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器人系统辅助腹腔镜手术的58例Ⅰa~Ⅱa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进行上腹部大网膜切除手术时使用旋转台倒转体位者26例(倒转体位组),未使用旋转台倒转体位者32例(非倒转体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术中并发症包括膀胱、直肠、神经、血管等邻近器官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包括膀胱功能障碍、阴道残端出血、肠梗阻、阴道瘘、淋巴潴留囊肿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早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均顺利完成全面分期手术。(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倒转体位组、非倒转体位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08±33)、(158±32)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6±0.5)、(2.1±0.8)d,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术后住院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两组患者均无术中并发症发生。倒转体位组、非倒转体位组患者术后淋巴潴留囊肿的发生率分别为4%(1/26)、6%(2/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两组患者均无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相比于倒转体位,非倒转体位下机器人系统辅助腹腔镜手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在早期卵巢恶性肿瘤全面分期手术中应用安全可行,但其远期效果仍需随访观察。

  • 标签: 卵巢肿瘤 机器人手术 肿瘤分期 网膜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整合运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和小剂量的舒芬太尼,实证分析腰麻对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率构成的影响,并明确临床应用的具体策略。方法:以某医院的单胎妊娠初104名产妇为例,选用自主参与的方式,将她们设定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选用椎管内麻醉后臀位外倒转术,而对照组选用单纯臀位外倒转术,实验组有63名孕妇,对照组有41名孕妇,主要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概率、新生儿和产妇不良结局、手术期间的疼痛情况等内容。结果:两组实验的成功率、疼痛等情况都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实验的不良结局发生概率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整合运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和小剂量的舒芬太尼,能进一步提高产妇实施臀位外倒转术的成功概率,控制孕妇在手术期间的疼痛情况,且不会增加不良结局的发生概率,因此可以在当前临床试验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臀位外倒转术 疼痛程度
  • 简介:运用古地磁厘定油气成藏时限是一种新的岩石地球物理方法。对采于桩海地区下古生界的6块岩心样品进行了系统交变退磁实验。分离出2个正极性分量:A分量(10~30mT)是现代地磁场的重磁化;B分量(30~60mT)是新生代烃类流体与下古生界碳酸岩储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为288.95°E、73.58°N。参考华北地块新生代古地磁极移曲线,推定本区下古生界古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时限为晚第三纪中新世早期(14~18Ma)。这种新方法在中、新生代油气藏成藏时限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古地磁 成藏时限 下古生界潜山油气藏 桩海地区
  • 简介:西加拿大沉积盆地(WCSB)西部边缘附近前陆地区内的二叠和三叠系裂缝型碎屑岩一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天然气存在同位素倒转现象(甲烷δ^13C〉乙烷δ^13C〉丙烷的δ^13C)。甲烷δ^13C值(-42-24%_00),天然气干燥程度和有机质成熟度(R_o〉2.2)都表明此处的天然气为成熟天然气,并且从东南向西北天然气的成熟度随着储层年代而逐渐增加。乙烷δ^13C值的范围在-44-25之间,而且在我们气田东北部同位素正常天然气中乙烷δ^13C值偏高。为了解释西加拿大盆地前陆地区天然气发生同位素倒转的原因,我们使用了封闭系统页岩的概念,即同时对干酪根、石油和天然气加热,产生的天然气乙烷δ^13C较轻而甲烷的δ^13C重。在拉拉米造山运动引起的变形和逆冲断裂作用的期间,这些天然气从页岩中释放,并在脆性碎屑岩一碳酸盐岩裂缝型褶皱中聚集,形成一些极丰富的天然气藏。这些天然气实际上属于成熟页岩气。局部地区较高的H_2和CO_2丰度可能是富合硬石膏夹层和底层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的结果,形成的H_2和CO_2在构造运动过程中混合进了释放的页岩气中。未发现TSR会引起天然气的同位素倒转的证据。乙烷δ^13C的变化可能是不同地区在热史、天然气从页岩中释放的时间以及断层和褶皱发育时间上的差别引起的。研究区油田东北部和下伏泥盆系碳酸盐岩中的乙烷δ^13C值偏高(导致同位素正常天然气)可能反映了其属于一个比较开放的页岩系统,该系统中早期形成的天然气已经散失。我们认为,同位素倒转局限于封闭体系的成熟作用中,而且发生同位素倒转的程度很可能与页岩中残留气体的相对量有关。

  • 标签: 天然气同位素 西加拿大沉积盆地 裂缝型储层 倒转现象 页岩气 成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近年来产妇臀位外倒转术的实施情况,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小剂量舒芬太尼腰麻联合利多卡因连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情况,判断其对臀位外倒转术成功概率构成的影响。方法:以某医院在2019年到2021年期间收治的80名妇产科病人为例,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人,其中A组选用2%的利多卡因,B组选用2%的利多卡因和小剂量舒芬太尼。主要研究两组孕妇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和达到T8平面的时间、手术期间的麻醉效果等。结果:对比A B两组的实验结果发现,B组感受到的阻滞起效时间和达到T8平面的时间都有所下降,手术期间的麻醉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孕妇在手术期间的舒适度。结论:2%的利多卡因和小剂量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能进一步改善孕妇臀位外倒转术的成功概率,降低手术期间的疼痛感,且不会对新生儿构成不良影响,因此可以在基层医院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利多卡因 硬膜外 麻醉 臀位 外倒转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