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肥胖有相关的基因,但是也可发生在人体质量指数< 25 kg/m2的非肥胖人群中。这种非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发生在亚洲。在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中肥胖型和非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没有明显的差异。内脏肥胖、高果糖和胆固醇摄入、以及遗传因素如APOC3基因变异等与非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死率增加,主要是心血管病因,与其他代谢因素无关。虽然关于非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死率影响的数据并不完整且有限,但诊断、管理、治疗可能很重要。改变生活方式以减少内脏肥胖,包括饮食变化和体力活动,仍然是非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主要治疗方案。

  • 标签: 脂肪肝,非酒精性 非肥胖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全球慢性肝病的首要原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疾病谱广泛,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疾病转归差异巨大,与遗传、表观遗传、种族、性别、年龄、饮食、运动、饮酒、肠道微生态、并存疾病,以及激素和代谢状态等危险因素的异质性有关。重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发病机制和临床异质性的研究,有助于该病的分层管理和提高临床试验的效果。

  • 标签: 脂肪肝,非酒精性 代谢紊乱 酒精 肝硬化 自然史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 13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年 7月 -2019年 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 66例与观察组 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 针对性护理 治疗依从性 满意度。
  • 作者: 张青 郭君红 周俪姗 董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5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43001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31000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43001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430030
  • 简介: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常见的慢性肝病,有进展为非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女性绝经后,在年龄增加、内分泌和代谢改变多重因素作用下,增加了包括NAFLD在内的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现对近年来关于女性绝经后NAFLD的研究展开综述,以阐述女性绝经后NAFLD的流行病学特征,NAFLD与女性绝经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和可行的防治方法。

  • 标签: 绝经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雌激素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酒精性肝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疾病,肝脏免疫微环境中炎性反应激活在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也是酒精性肝病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就酒精性肝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其免疫微环境中细胞、炎性介质成分改变及其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免疫微环境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采用优化急诊护理联合院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酒精中毒患者81例为研究主体,患者收治时间结束于2020年1月4日,开始于2018年1月5日,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分组,行优化急诊护理的为急诊组(41例),行优化急诊护理+院前护理的为联合护理组(40例),比对两组患者中毒症状缓解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联合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急诊组;并联合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急诊组,均有P<0.05,具差异性。结论 在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采用优化急诊护理联合院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缓解患者中毒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 院前护理 酒精中毒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方案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以本院救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 7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诊疗时间为 2019年 1月 15日 -2020年 1月 15日,并根据数据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研究组与对比组的分组处理,每组 37例,对比组施以针对性急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以静脉推注和静脉泵入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急救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静脉推注和静脉泵入纳洛酮治疗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救治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的不适,具备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急诊科 急性酒精中毒 临床治疗 预后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基于对生产调度管理系统在化工生产企业运用的研究,首先,阐述 生产调度管理系统 基本内容。然后,分析生产调度管理系统在化工生产企业中运用具有,实现对企业管理过程的协调、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有效处理等重要作用。最后,为促使生产调度管理系统,能够在化工生产企业中得到更好应用,给出遵循管理原则、提升管理人员素养、构建完善信息系统等措施。

  • 标签: 生产调度 管理系统 化工生产企业
  • 简介:摘要:在林业生产作业中,木材的采运工作是重要的环节,在木材采运工作中,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由于木材的采运工作是在露天进行的,并且工作环境比较复杂,为采运工作增加了难度。所以合理的采运工艺流程以及管理方式,对于采运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保证木材采运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本文在分析林业生产木材采运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作业的管理对策,通过优化管理方法,提升木材采运的效率,并保障木材采运作业的安全性。

  • 标签: 林业生产 木材采运 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单采用纳洛酮治疗与联合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 116 例,随机分成单使用盐酸纳洛酮治疗对照组( n=58 )与联合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实验组( n=58 ),评价两组患者清醒时间与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实验组氧自由基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急性重度酒精重度患者在进入急诊科后采用 盐酸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方案进行治疗有利于保护脑细胞,能够促进患者神志恢复,加快症状的改善。

  • 标签: 盐酸纳洛酮 醒脑静 急性重度酒精重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酒精中毒致精神障碍患者伴发躯体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住院的315例酒精中毒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酒精中毒致精神障碍以低文化男性居多,伴发躯体疾病以呼吸道感染、低钾血症、肝功能异常、尿酸高、腹泻、贫血、高血压、慢性胃炎为主。结论 酒精中毒致精神障碍可造成严重精神障碍、躯体并发症,临床医师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和干预策略,减少影响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

  • 标签: 酒精中毒致精神障碍 躯体并发症 维生素 B1 叶酸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内科记者治疗方法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来我院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把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均有30例患者。两组患者采用常见的治疗方法,参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纳洛酮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纳洛酮和醒脑静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6.7%,明显比参照组患者的66.7%高出许多,且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钟基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利拉鲁肽的影响。方法构建SD大鼠(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分为对照组、脂肪肝模型组、利拉鲁肽干预组;于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4周进行取样,每次取样按各时点(0、12、24 h)分成3组;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变化;检测肝脏组织甘油三酯含量;检测各组时钟昼夜调节因子(Clock)、隐花色素抑制因子(Cry1)、Fas的相对表达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相对表达。多组资料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高脂饮食2周后大鼠肝细胞中出现大量脂滴,利拉鲁肽可减少脂滴;模型组肝脏甘油三酯含量升高,利拉鲁肽干预后可使其含量下降;模型组肝脏Clock基因表达最高为第2周12 h,为3.094 7±0.484 8,经干预后下降至1.578 6±0.368 8(F=28.385,P<0.05),Cry1基因在第2周24 h表达最高,为5.508 4±0.851 8,而干预后进一步升高,达20.775 7±1.939 1(F=215.516,P<0.05),Fas表达第2周24 h在3.288 1±0.299 4,干预组有所下降,为1.501 9±0.281 2(F=77.128,P<0.05)。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肝脏中Clock和Cry1显著升高,增大Clock和Cry1以及Fas节律变化振幅范围,利拉鲁肽可抑制该变化。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肝脏Wnt/β-catenin蛋白高表达,可被利拉鲁肽抑制。结论利拉鲁肽或可通过调控生物钟基因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生物钟基因 信号通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代谢性炎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现重点论述肝脏炎症的产生,以及炎症应激下肝细胞内脂质稳态失衡、脂质发生"二次异常转运",过多的脂质又通过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等发挥脂毒性作用,加重和放大肝脏的炎症效应,从而导致NAFLD由单纯性肝脂肪变性向脂肪性肝炎演变的病理生理过程,旨在为临床深入了解NAFLD的发病机制和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脂肪肝 代谢性炎症 脂质重分布 脂质稳态
  • 简介:摘要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癌(NASH-HCC)患者逐年增加,并渐成为肝癌最普遍病因。与其他病因肝癌明显不同,NASH-HCC与遗传因素、代谢综合征、肠道菌群改变和持续炎症等危险因素有关,临床上NASH-HCC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男性、肥胖患者,并可由无肝硬化的NAFLD发展而来,在超声、CT及MRI检查中各有其相对特征性的表现。本文就NASH-HCC特征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细胞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对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患者应用芒硝联合95%酒精湿敷的护理意义,旨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效果及尿毒症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高州市中医院住院的60例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芒硝联合95%酒精湿敷护理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冷热疗法护理治疗。通过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湿敷效果、血肿消退的时间、血管弹性恢复程度、缓解患者疼痛及并发症,以评估芒硝联合95%酒精湿敷对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湿敷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血肿消退时间、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血管弹性恢复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事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患者应用芒硝联合95%酒精湿敷,具有操作技术简便易行,促进血肿消肿、血管弹性恢复的优势,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可缓解患者生理上及心理上疼痛感,依从性高。

  • 标签: 芒硝 95%酒精 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 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