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手机短信随访系统体检后的追踪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2014年5月至7月进行健康体检的465例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和评价,利用手机短信随访系统,展开个性化追踪干预。结果追踪干预后,体检者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升高,不良行为发生率和疾病检出率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手机短信随访系统在体检后展开个性化追踪干预,有助于提高受检者的健康水平。

  • 标签: 体检 手机短信 随访系统 追踪干预
  • 简介:随着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母乳喂养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接受.但现实生活中,由于产后访视人员相对不足、产妇缺乏相关知识和技巧,影响了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手机短信是一种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短信教育是利用手机短信的文字信息功能和可储存功能向特定人群发送疾病相关知识,指导用药及行为,鼓励患者参与自身的健康管理[1].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本院妇产科对出院产妇在常规访视基础上开展短信教育,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产妇 母乳喂养 短信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胆总管结石患者短信随访回复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科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出院的374名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短信随访。结果6月的总体回复率较1月降低13.2%(71.4%vs84.6%,P<0.01)。在1月和6月时,所留的患者和家属的电话号码个数越多,回复率越高(P<0.05);在6月时,患者或家属的文化程度越高,回复率越高,小学及以下、中学和大专及以上的回复率分别为17.1%、27.6%和38%(P<0.01);在年龄方面,60岁以下患者或家属的回复率高于60岁以上患者或家属。结论短信随访可有效获得大多数出院患者的信息。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短信随访 回复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信平台在市级保健机构母婴健康教育延续服务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7月在市级某保健机构分娩的20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未实行短信健康教育服务的100例产妇为对照组,实行短信健康教育服务的100名产妇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接受短信健康教育延续护理服务模式.以医院网络信息系统为依托,建立短信平台,定制健康教育短信内容;将妇幼一卡通信息系统内住院分娩的产妇信息导入短信平台系统存储,系统自动生成短信,按照预定时间分阶段在分娩7天、15天、30天、42天、90天、120天、180天对产妇发送健康教育短信息.分娩35天、45天、180天对研究对象通过成都市妇幼一卡通平台记录进行资料收集汇总,分析产妇产褥期异常情况、新生儿健康状况、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179天对产妇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产妇对医院利用短信平台开展延续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对医院利用短信平台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对照组对医院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0%;产妇产褥期异常、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对产褥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短信平台在市级保健机构母婴健康教育延续服务管理中应用研究适应于临床,具有推广意义.关键词短信平台;母婴;健康教育;延续服务;应用SMSplatfoemusedinmunicipalhealthcareformmothertochildcontinuedservicemanagementresearchKongJianhong,WangQun,ZhangJianxun(ChongCityPeople'sHospitalObstetrics,SichuanChongzhou,611230)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effectofSMSplatforminthemanagementofhealtheducationformaternalandchildhealtheducationinmuGnicipalhealthinstitutions.MethodsSelectionof200womenwhoweredeliveredbyahealthinstitutioninthemunicipallevelin20136-7werestudied,Amongthe100casesofmaternalhealtheducationservice,thecontrolgroupwasthecontrolgroup,100maternalhealtheducationservicesfortheexperimentalgroup.Thecontrolgroupreceivedthetraditionalnursingservicemodel,ObservationgroupreceivedSMShealtheducationextendedcareservicemodel.BasedonthehosGpitalnetworkinformationsystem,theestablishmentoftheSMSplatform,customizedhealtheducationmessagecontent;MaternalandchildinformationsystemwithinthehospitaldeliverymaternalinformationintotheSMSplatformsystem,thesystemautomaticallygeneratetextmessages,Accordingtothescheduledtimeofdeliveryin7days,15days,30days,42days,90days,120days,180daystosendahealtheducation.Delivery35days,45days,180daysofresearchobGjectbyChengdumaternalandchildcardplatformtorecorddatacollectionandanalysisofmaternalandchildhealthknowledgemasteringthepuerperalwomenabGnormalitiesandneonatalhealthstatus,maternal.179daysonthematernalsatisfactionsurvey,tounderstandthematernalhospitaluseSMSplatformtocarryoutthecontinuationofnursingmanagementmodeofsatisfaction.ResultsObservationgroup,maternalhospitalusingSMSplatformtocarryoutthecontinuenursingservicesatisfactionrateof98%,controlgroupofnursingservicesatisfactionwas90%;abnormalpuerperalwomenandneonataladversereactionoccurredwas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maternalknowledgeofpuerperiumhealthcareandneonatalnursingmasterdegreeweresuperiortothecontrolgroup,with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SMSplatforminthehealtheducationofmaternalandchildhealtheducationinthemunicipalhealthcareinstituKtieoynswtoordasdapttotheapplicationofresearchtoclinical,hasthepromotionsignificance.SMSplatform;motherandchild;Healtheducation;Extendedservice;Application中图分类号R19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0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以短信形式继续实施优质护理标准化服务的作用效果。方法我院261例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87例,出院后,A组以住院期间常规护理方法予以短信指导,B组患者出院后以优质护理方法予以短信指导,C组不予以短信指导;观察3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后两时相点对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的变化。结果通过优质护理短信指导B组对T2DM的认知程度两时相点均优于A组,B组两时相点比较,患者经指导6个月后对T2DM的认知程度优于3个月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两时相点比较,B组接近正常范围,低于A组和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时相点比较患者经指导6个月后各指标值低于3个月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优质护理以短信形式对患者进行出院后指导,能提高T2DM患者对T2DM的认知程度,控制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且优质护理方法以短信形式定期指导患者优于常规护理;2)T2DM患者长期优质护理短信指导较短期指导效果更佳。

  • 标签: 优质护理 短信指导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调查重庆市部分区县结核病患者移动电话拥有率及使用情况,了解其基本信息,为进一步开展短信提醒系统干预试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择重庆市结核病高发的4个区县,对两个月内就诊的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定量和定性调查,定量数据用EpiData3.1进行双录入核查,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定性资料运用MAXQDA软件进行整理,用主体框架法分析。结果接受问卷调查的1?248名患者中,91.1%的患者或家属拥有移动电话,914人(80.4%)能够接收短信,81%的被调查者对短信提醒系统干预表示赞成;影响移动电话拥有率和短信接收的主要因素为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和长期居住地;男性、19~49岁年龄组、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更容易拥有移动电话,定性访谈与定量调查结果一致。结论重庆市结核病患者移动电话拥有率和短信接收率均较高,就使用情况及对发送短信进行相关提醒干预的看法而言,在重庆地区实施短信提醒系统对结核病患者进行服药和就诊干预可行。

  • 标签: 结核病 移动电话 拥有率 短信 提醒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电话+短信随访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42例,使用常规门诊随访方式,研究组43例,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电话+短信随访护理。比较两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合理控制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学习疾病知识、自我情绪调节、遵医用药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结束后研究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电话+短信随访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遵医行为,且在控制血糖上具有优势。

  • 标签: 电话 短信 随访护理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中存在的个性特征的差异,并考察大学生使用短信现状与个性特征的内在联系,以及短信使用情况对个性特征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江苏省14所高校拥有手机的514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职务、月生活费、拥有手机年数、使用手机卡品牌、主要发短信对象在发送短信条数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信编写速度和陌生交流与内倾负相关(r分别为-0.128,-0.087),月发送短信条数、不良短信、心烦意乱和产生幻觉与外倾呈正相关(r分别为0.267,0.103,0.096,0.0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月发送短信条数在内外倾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6,P〈0.01)。手机依赖程度的6个变量与情绪稳定呈正相关,对手机依赖程度的6个变量在情绪稳定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学生手机短信依赖程度与个性特征及情绪稳定性均存在密切关系。

  • 标签: 大学生 内外倾 情绪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基于短信平台在部队官兵体检后满意度调查的应用与分析。方法:参与本次研究部队官兵的数量为100名,时间为2022年1月份至2022年6月份,在为该部队的官兵提供体检后,了解其满意度。结果:100例官兵当中收到97条信息表示满意,占比97.00%,表示一般信息的数量为2条,占比2.00%;不满意1条,占比1.00%;收到15条留言。结论:为部队官兵体检后提供基于短信平台的满意度调查,可以明确其体检的满意度,结合官兵给出的留言有利于提高体检的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基于短信平台 部队官兵 体检后 满意度调查 应用与分析
  • 简介:手机短信凭借其低成本、速度快、精确性、蔓延性、灵活性、互动性等诸多优势,已被各国医护人员和研究者应用于促进艾滋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支持的工作中,但我国应用短信干预的研究仍非常有限。本文对短信干预应用于HIV防控的研究在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综述.为国内即将开展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信息传播 健康教育 移动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机短信互动模式实施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6例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采用手机短信互动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结果:实施手机短信互动化健康教育模式后,观察组儿童预防接种认识水平、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率及预防接种完成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机短信互动化健康教育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家长的免疫预防知识水平,从而提高了预防接种率,降低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 标签: 手机短信互动 健康教育儿童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短信强化在社区居民慢性病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1月,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接收的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5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207例,对照组入院后,院内宣教,方法宣教手册,时间30~45min,干预组随后每周,发送短信2次,连续6个月,进行复查。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慢性病知识问卷调查评分、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完成调查194例,对照组190例。干预组戒烟酒、改变不了作息习惯、饮食调节、适量运动、阅读材料、其它渠道获得慢性病管理知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信强化慢性病健康教育可提高对象的知信行水平。

  • 标签: 慢性病 健康教育 社区 知信行 短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起搏器术后患者行短信健康教育联合电话随访后对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2-2024/2间本院收治的82例起搏器植入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前组患者开展出院指导干预,后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短信健康教育和电话随访进行干预,然后对不同组患者健康行为受到的影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在起搏器的类型、使用寿命与频率设置方法方面的熟知率均达到了100%,比对照组的39.0%,36.6%和36.6%均显著更高(P<0.05);在脉率自测、避免磁场、定期复诊、急救药品携带、手机正常接听、运动正确等健康行为方面调查中,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显著更大(P<0.05)。结论:在临床开展起搏器术后,如果可以在术后给予患者联合短信健康教育和电话随访的干预手段,能够有效指导与督促患者术后行为,显著改善他们的健康行为,加快他们尽快康复。

  • 标签: 起搏器术 术后康复 健康行为 短信健康教育 电话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干预时,加用短信干预对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造成的影响,评价患者的营养合格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间收入的所有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双色球分组法,将抽取出的84例患者进行两组均分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42例患者开展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护理,配合健康教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短信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饮食控制,依从性和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饮食控制依从性为40(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8(66.67%),同时健康教育达标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不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时,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用短信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饮食控制依从性,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十分积极的应用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路径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电话加短信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按2型糖尿病诊疗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出院后随访组定期电话加短信随访,对照组门诊随访,干预24个月后观察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变化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在出院第12个月末,随访组患者饮食控制和疾病认知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在出院后第24个月末,随访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各条目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在出院后第6、12、18、24个月末,随访组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话加短信随访干预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利于血糖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生活方式 随访
  • 简介:目的了解高中学生对应用手机短信方法进行健康素养干预的满意度与可行性。方法在北京市1个城区和1个郊区选择4个高一班级的161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参与手机短信健康素养干预后的满意度和可行性评价,同时选择接受和未接受手机短信干预的各8名学生进行定性访谈了解相关信息。结果参与短信干预的高中学生认为手机短信方法优于传统授课方法的占80.50%,参与对象希望手机短信干预方法继续下去的占90.00%。参与对象对每周两天和每天两条接受短信息的频率,认为合适的分别占63.75%和73.13%。结论高中学生对于通过手机短信获取健康素养干预的方法是愿意接受的,多数高中学生希望应用这种方法进行的干预活动能够持续进行。

  • 标签: 健康素养 手机短信 干预 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