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与优化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蜜柚乙醇和乙醛含量的色谱条件,其最佳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45min,乙醇和乙醛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29%和95.58%;应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膜包装的蜜柚果实冷藏期间乙醇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用不同厚度的聚乙烯膜包装,随膜厚度的增加,蜜柚果实乙醇含量明显升高,对果肉风味的影响加大,以微孔膜包装的蜜柚果实贮藏效果最好,可保持其良好的风味品质。

  • 标签: 顶空气相色谱 蜜柚 乙醇 乙醛
  • 简介:以宁夏某设施蔬菜基地的辣椒为研究对象,对在12℃和20℃两个不同贮藏温度下辣椒病害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和初步鉴定。试验从辣椒的果柄、果蒂和果身部分进行取样,进行分离纯化培养,最终分别从2个不同贮藏温度的辣椒上分离出潜伏菌9株和8株,并对最典型的4株潜伏侵染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这4株潜伏菌分别为根霉属(Rhizopus),链格孢属(Alternaria),根腐霉属(Fythium),欧文氏菌属的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carotovora)。

  • 标签: 辣椒 采后贮藏 潜伏菌 分离鉴定
  • 简介:采用氨基酸态氮测定方法ZBX66038--87和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39--1996分别对14种酿造酱油样品进行氨基酸态氮检验,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大体上差异不大。但由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存在某些差异,难免会对处在关键区分点上的样品做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建议制定酿造酱油行业标准时,尽量使用与国家标准一致或要求更高的标准。

  • 标签: 氨基酸态氮 专业标准检验方法 国家标准检验方法 差异
  • 简介:牛奶蛋白质的生物利用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奶制品经酶消化后可产生多种生物活性肽,人乳和以牛奶为原料的婴儿配方奶粉都是生物活性肽的潜在来源。分析婴幼儿奶源中生物活性肽的形成及其功能,重点讨论具有营养价值的生物活性肽来源,即人乳和以牛奶为原料的配方奶粉对婴儿健康的影响。此外,评价体外或体内消化对生物活性肽的释放和利用度的影响。人乳和婴儿配方奶粉的代谢作用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片段及其生物利用度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由于以牛奶为原料的婴儿配方奶粉的肽组分能够促进健康,所以牛乳蛋白肽对人乳可能是一个有价值的补充。

  • 标签: 生物活性 婴幼儿配方奶粉 人奶
  • 简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奶粉L-羟脯氨酸的含量。通过对奶粉的L-羟脯氨酸含量进行重复性测试后,建立其过程不确定度评价的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类和量化,较为全面地评价了各个不确定度的分量,并提出该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为评价L-羟脯氨酸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技术依据。

  • 标签: L-羟脯氨酸 分光光度法 不确定度
  • 简介:为有效控制新鲜葛根加工过程中发生的酶促褐变,研究了新鲜葛根多酚氧化酶(PP0)的部分酶学性质,包括PPO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热稳定性等,以及不同化学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葛根PPO的最适pH值为4.4,最适温度为55℃;在90~100℃下热处理1-3min,可使该酶基本失活,质量分数1.5%的氯化钠,0.75%的柠檬酸和0.3%的氯化钙配成的复合护色液,对葛根PPO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加工过程,采用复合护色液对切分成型后的葛根半成品进行护色处理,可使其维持原有组织的洁白色泽。

  • 标签: 葛根 多酚氧化酶 褐变 抑制剂
  • 简介:食品企业(质量)管理是食品科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案例教学被应用到该门课程的教学。通过教学案例的选择、课堂讨论、总结提高3个阶段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课堂角色的转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 食品企业(质量) 管理
  • 简介:据台湾地区媒体报道,韩国6款知名泡面检出致癌物质。今年6月韩国食品管理单位对韩国30款泡面进行调查,其中发现农心公司生产的6款拉面和乌龙面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

  • 标签: 致癌物质 苯并芘 食品 摄入 生活 台湾地区
  • 简介:利用乙醇抽提不同植物的inositol类物质,将其抽提物的水溶相部分依次通过ODS柱和阴离子交换柱后,用HPLC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pinitol含量多的植物有槐树叶、红花三叶草、白花三叶草、繁缕、银杏叶、婆婆指甲菜;D-chiro-inositol含量多的植物有蒲公英、白背;ononitol含量多的植物有槐树和婆婆指甲菜;myo-inositol含量多的植物有金银花、柿子叶、蒲公英、桑树叶。

  • 标签: 植物 MYO-INOSITOL D-chiro-inositol D-PINITOL ononitol
  • 简介:1真空冷却在果蔬冷链保鲜与熟食品加工的重要性果蔬冷链保鲜的流程如下:采摘→整理→预冷→冷藏(包括保鲜库、气调库、减压库等)→冷藏运输→超市冷柜→家庭冰箱果蔬采收后依然是有生命的机体。为了维持生命,仍进行着旺盛的呼吸与蒸发,分解和消耗自身的营养,并放出呼吸热。同时,新鲜果蔬采收后还带来了大量田间热,导致鲜度和品质明显下降,

  • 标签: 真空冷却技术 果蔬保鲜 食品加工 设备 冷藏运输 新鲜果蔬
  • 简介:低取代度淀粉磷酸单酯是良好的乳化剂、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生产中。以酸奶的口感、组织状态、乳清析出量、黏度和酸度为考核指标,考察原淀粉、变性淀粉、果胶添加量,以及原淀粉与果胶复配和变性淀粉与果胶复配对凝固型酸奶品质的影响;选用L9(3^d)正交表进行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凝固型酸奶添加剂为变性淀粉与果胶复合配置,当配比为3:1,添加量为0.4%,接种量为5%,蔗糖添加量为7%时,凝固型酸奶的乳清析出量为1.2%,黏度为56000mPa·s,酸度为91.26T,具有较好的品质。

  • 标签: 低取代度淀粉磷酸单酯 凝固型酸奶 黏度 酸度
  • 简介:以水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以棉籽蛋白发泡剂、添加的外加剂为辅助原料。以搅拌发泡剂产生的泡沫制作泡沫混凝土试块,干燥养护后对泡沫混凝土的抗压抗折性、密度、吸水率进行测量。研究水灰比、物料配比、发泡剂添加量、搅拌发泡时间、加入速凝剂和减水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灰比0.40,发泡剂添加量3%~4%,水泥与粉煤灰配比6∶4,发泡剂的搅拌时间5min;加入1%的萘系减水剂,1%的硫酸钠,0.07%的三乙醇胺,使得其强度与性能之间取得平衡,在降低容重的前提下最小程度地降低泡沫混凝土的强度。

  • 标签: 棉籽蛋白发泡剂 泡沫混凝土 外加剂
  • 简介:主要介绍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农业和食品分析的应用。作为一种简单、快速、无损伤及无污染的检测手段,近红外光谱在鉴定原料的真伪、原料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毒组分的识别和水果内部成分测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因此在农业和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近红外光谱 无损检测 农业 食品 应用
  • 简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通过总结HPLC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的应用,以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阐述了HPLC在蔬菜的几种农药残留检测的结果。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农药残留 蔬菜
  • 简介:近年来,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相关行业厂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气调保鲜技术日趋走向成熟,气调库越建越多;同时,种类繁多的气调保鲜设备也随之而来,一时令广大用户无法判断各种设备的良莠,许多气调库由于气调设备配备得不合理而导致保鲜效果不好,出现了最终把气调库当成普通冷库使用的现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气调保鲜 普里森膜制氮系统 气调库 应用
  • 简介:研究屠宰过程微生物污染数量与各品质指标变化的关系,并对剥皮与烫毛两条生产线控制前后的初始微生物与各品质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冷却肉的品质变化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程度紧密相关,当微生物数量达到108CFU/g时产品已经开始腐败;采用控制措施显著地减少了初始微生物数量,使得冷却肉的保鲜期(0~4℃条件贮藏)延长3~4d。

  • 标签: 屠宰过程 微生物污染 冷却肉 品质
  • 简介:简述了“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现状,探索了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应用。教改结果表明,将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与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 仪器分析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甘薯全粉的β-胡萝卜素。取鲜样品,用80%石油醚+20%丙酮进行超声萃取,旋转蒸干,用石油醚定容,然后进行HPLC测定。分析柱为Intersil—ODS—C18,流动相为90%醇+10%乙腈,在波长448nm处紫外检测定量。

  • 标签: 甘薯全粉 Β-胡萝卜素 HPLC
  • 简介:对比分析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关于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的异同。从标准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具体食品种类和限量值3个层面逐级对比。结果表明,我国标准涉及的污染物种类为42种,CAC标准为29种,二者相同的污染物种类为12种;我国标准涉及的食品种类和具体数量多于CAC,其中有7类食品为我国单独规定限量,我国污染物限量指标的总数为748个,远远多于CAC的174个;在可比指标范围内,我国有61个限量指标值与CAC相同,26个限量指标值严于CAC,64个限量指标值宽于CAC。我国污染物限量标准中有57%的可比指标值已达到或超过CAC标准的要求,与CAC的一致性程度较低。

  • 标签: 污染物 CAC 限量标准 食品安全
  • 简介:固定化酶在酶促反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酶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等领域。本文比较了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优缺点,介绍了酶的固定化方法,综述了固定化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固定化酶 载体 方法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