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看图说话是培养听障儿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听障儿童康复教师家长要重视对听障儿童进行看图说话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培养昕障儿童看图说话能力的常见问题对策。

  • 标签: 昕障儿童 看图说话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评价。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10例门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3.45±1.10)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7.00±3.20)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患者采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管理后,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护理工作开展质量和效率,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门诊护理 应用 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立体视图镜在耳外科学临床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典型耳科病例术中的重要解剖结构进行拍照,经AdobePhotoshop软件将其制作成立体图片,由50名具有不同程度耳科临床经验的评估人员观察平面图和利用立体视图镜观察立体图并进行比较。结果制作的100张立体手术图片均能产生清晰的立体视觉,并且立体图的层次感优于平面图。结论将立体视图技术应用于耳科手术,制作的立体手术图谱可以提供更多的解剖信息.有利于年轻医师的培养。

  • 标签: 耳显微外科学 立体图谱
  • 简介:目的分析259例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implantation,CI)患者的并发症,探讨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和预后。方法对1997年3月~2006年12月在我科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259例患者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9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平均年龄8.4岁,最小11个月,最大52岁。随访时间平均2.9年。有4例患者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1例鼓膜穿孔行二期修补术.2例面神经麻痹行面神经减压术.1例脑脊液耳漏合并脑膜炎)。有39例患者出现轻度手术并发症,包括鼓膜穿孔.血肿、切口感染、面神经部分暴露等。经保守治疗或术中简单处理均得到有效控制。与人工耳蜗装置相关的并发症10例(3例人工耳蜗电极未植入或仅部分植入耳蜗内.1例术后电极脱出.5例人工耳蜗装置故障.1例耳蜗内植入后无反应)。所有手术并发症经过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预后良好。10例人工耳蜗装置故障经调整或再植入后,9例得到圆满解决,1例植入体取出。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是相对安全的手术。大部分手术并发症为轻度并发症,通过保守治疗或小的手术干预预后良好。人工耳蜗植入病例的选择要注意适应症。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 并发症 外科 耳聋
  • 简介:摘要通过对1例特殊体质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的调整,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药学服务,同时密切观察,提供优质护理,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治疗有效性。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不良反应 护理 苯磺酸氨氯地平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早期诊断方法手术干预效果。方法将经226Hz1000Hz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听觉稳态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颞骨CT检查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观察4~6个月未自愈的43例婴幼儿,分为手术干预组(22例)继续观察组(21例)。手术干预组在全麻下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继续观察组只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听觉语言康复。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复查听力,并统计12个月内合并急性中耳炎的发生率。结果43例婴幼儿226Hz1000Hz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听觉稳态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颞骨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异常;手术干预组在术后6个月12个月时复查听阈明显低于继续观察组,12个月内并发急性中耳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继续观察组。结论手术干预有助于减轻持续性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听力损害并降低急性中耳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诊断 听力损失 鼓膜置管 婴幼儿
  • 简介:伴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动力系统(Poweredinstrument,Microdebrider,切割吸引器)己成为鼻内镜外科最为广泛使用的设备。动力系统的使用为鼻内镜手术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减少组织创伤,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因此成为鼻内镜外科医师不可或缺的手术器械。但是,随着动力系统的广泛应用,接踵而至的安全使用和并发症问题也应运而生。本文就动力系统使用中常见并发症以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分享安全使用动力系统的经验,介绍风险的规避方法。

  • 标签: 常见并发症 动力系统 风险规避 instrument 鼻内镜技术 安全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特征与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162例中老年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中老年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4.35%,与对照组(81.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706,P<0.001),中老年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与性别无关(P>0.05),与患者有无眩晕、有无耳鸣、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发病到治疗的时间等有关(P<0.05);影响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有无眩晕、有无耳鸣、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发病到治疗的时间等因素是中老年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相关独立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眩晕、耳鸣、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病程长为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预后 影响因素 中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分娩镇痛以及产时护理对阴道分娩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1号—2015年3月1号收治的50例应用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的选择同一时间没有进行分娩镇痛的5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产时护理的方式对对照组产妇进行护理,在常规产时护理的方法和程序的基础上,采用麻醉常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活跃期烦躁和剖宫产率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产妇中有4例出现活跃期烦躁,占到了8%的比例,对照组组产妇中有38例出现活跃期烦躁,占到了76%的比例,两组产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产妇中有2例为剖宫产,占到了4%的比例,对照组组产妇中有11例为剖宫产,占到了22%的比例,两组产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娩镇痛的方式能够使产妇的产程得以明显缩短,同时还可以使产妇烦躁、焦虑情绪以及分娩的痛苦得以减轻,提高阴道分娩率,并且对剖宫产率进行有效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分娩镇痛 产时护理 阴道分娩率
  • 简介:摘要膝关节处的结构精细且复杂,支撑整个身躯,易导致损伤。对于膝关节周围病变的检查中,方法主要有X射线检查、超声检查、关节造影、关节镜检查、核磁共振等,其中以超声检查准确率高,且方便、快捷、无损伤等优点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 标签: 膝关节 病变 超声检查 准确率
  • 简介:1畅听未来项目与听力学的临床.科研和培训发展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做了大量工作,加大了专业人员的培训培训指导力度,以全面提升专业人员岗位实践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目标,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二级职前、在职培训机制^[1],医院系统也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 标签: 培训中心 听力学 国际 实践能力 在职培训 医院系统
  • 简介:目的:本研究探讨学语初期听障儿童的听觉年龄与接受听觉口语法治疗的时间对语言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台湾雅文儿童听语文教基金会听障个案18名,听觉年龄为8~16个月,以华语婴幼儿沟通发展量表婴儿版测验其语言能力,与相同听觉年龄的健听儿童常模成绩进行比较,预测分析听觉年龄和听觉口语法治疗时间对语言测验成绩的影响。结果听障儿童词汇理解与相同听觉年龄的健听儿童没有差异(P〉0.05),但词汇表达显著落后于相同听觉年龄健听儿童。听障儿童早期晚期手势沟通能力比相同听觉年龄健听儿童表现优异。此外,听障儿童的听觉年龄康复时间亦能有效预测其词汇理解晚期手势沟通的表现。结论学语初期听障儿童接受与健听儿童相同时间的听觉和语言刺激,其词汇理解发展速度与健听儿童无差异。听障儿童早期晚期手势沟通能力皆优于健听儿童,且词汇理解和晚期手势沟通的表现随听觉口语法治疗时间的增加而上升,表明听觉口语法治疗在听障儿童学语初期的效果首先反映在词汇理解和晚期沟通手势上。

  • 标签: 听障儿童 听觉口语法 听觉年龄 语言发展
  • 简介:传统助听器在技术上有很大改进,但是仍有以下缺点:①影响外观;②低频信号好,高频信号相对较差,患者常有不适感;③耳模使很多患者感到闭塞感;④可出现声反馈现象;⑤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外耳道炎;⑥信号噪声比较差,特别是在噪声环境下语言理解差:⑦造成多种生活不便。通过多年的研究改进,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植入性助听装置,其主要优点是:①体积小声音的失真小,因此有更好的音质;②没有耳模,外耳道是开放的;③没有声反馈作用;④对外观影响小。

  • 标签: 聋(Deafness) 助听器(Hearing Aids) 植入性助听器(Implantable Headng Device)
  • 简介:耳科基础研究的进展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耳鼻咽喉科学所属的各个领域也在日新月异地前进,其中耳科学就是有突出进展的学科之一.当今世界上耳科基础研究最显著的发展趋势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等高新科技广泛应用于耳科基础研究,对耳科学所有领域都产生了变革性的冲击.

  • 标签: 基础研究 耳科学 国内 耳鼻咽喉科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接受外用氨酮戊酸散光动力(ALA-PDT)治疗的喉乳头状瘤小儿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6月一2015年6月我院共收治的200例小儿喉乳头状瘤患者,均进行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对这类患儿进行研究,回顾分析其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全部护理资料,汇总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全部的200例患儿中有185例预后的效果非常好,通过积极主动的护理干预,只有25例患儿发生声音嘶哑等并发症,通过正确的护理干预,全部患儿都正常出院。结论光动力治疗过程中采用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密切关注病情、积极进行治疗前后处理措施等,治疗后实施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常规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有助于提升预后的效果,为喉乳头状瘤小儿患者护理,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小儿患者 喉乳头状瘤 光动力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喉癌前病变的病理诊断差异性预后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115例喉癌前病变患者,对其病理切片进行科学诊断和研究,进一步采用统计学分析方式对三位不同病理诊断医师的诊断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探讨,对其诊断结果以及预后分析方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其前后不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发现其误差主要是存在轻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以及原位癌三组之间,其中初步诊断轻度异型增生病变患者有36例,但是最终诊断结果显示有6例出现了误诊情况,误诊为原位癌患者。而初步诊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患者有31例,但是最终诊断结果显示有5例出现了误诊情况,误诊为原位癌患者。结论喉癌前病变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差异给疾病分级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喉癌前病变低风险病变和高风险病变之间的癌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在临床开展诊断工作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喉癌前病变 病理诊断 差异性 预后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普通话韵律词位置对其重音的影响基频曲线直线拟合斜率值K、音节平均强度与词平均强度比值I、音节时长与词时长比值M这3个声学参数对重音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听感知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韵律词单独出现和在句中出现其重音的听感知量T值的绝对值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②韵律词位置对K值有显著影响。③重音类型对K、M有显著影响。结论①韵律词单独出现与在句中出现的重音位置前后音节轻重差异不同。②韵律词在旬中出现时基频曲线直线拟合斜率值大于单独呈现时。③时长为韵律词重音最敏感的参数,其次是基频曲线直线拟合斜率,而强度则不敏感。

  • 标签: 韵律词 重音 听感知 声学参数
  • 简介:目的调查江苏南通地区遗传性耳聋病因流行病学情况。方法调查南通各市县五个聋哑学校202名学生,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和Prev—DAF药物性耳聋基因诊断试剂盒筛查患者GJB2235delC突变和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突变。结果195例非综合征耳聋患儿中31例(15.9%)为GJB2235delC纯合突变,21例(10.8%)为GJB2235delC杂合突变,5例(2.6%)存在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点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者占2913%。结论南通地区遗传性耳聋发病率较高,尤其是GJB2235delC突变,突变率(26%)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此结果突出了本地区耳聋基因诊断的重要作用,利用耳聋基因检测技术,在人群中(包括重点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生育前耳聋基因筛查,是达到减少聋儿出生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耳聋 GJB2基因 线粒体DNA 基因突变
  • 简介: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式选择.结果80例听神经瘤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46例;年龄在18~80岁,中位年龄52岁;左侧26例,右侧54例;肿瘤桥小脑角最大径在0~76mm,根据Koos分级1、2、3、4级肿瘤分别有31、18、11、20例.内听道、脑桥小脑角、交界区肿瘤各31、30、19例.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渐进性听力减退和耳鸣,分别占42.5%和23.75%;其他首发症状包括突发性听力减退、头晕、头痛、耳闷、眩晕、三叉神经痛、走路不稳面部麻木感.患者临床症状的前两位同样是听力减退及耳鸣,分别有83.57%和70%,既无耳鸣又无听力减退者仅占7.5%.根据WHO听力损失分级,正常、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分别有11、9、19、3、38例,PTA≤60dBHLPTA>60dBHL两组在肿瘤大小(P<0.01)肿瘤位置(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听力损失以下患者18例行言语测听检查,言语识别率在≥90%、≥70%<90%、≥50%<70%、<50%各5、1、5、7例,根据AAO-HNS听力分级,A、B、C、D级各6、4、1、7例.接受随访观察、伽马刀治疗、手术治疗各有28、5、47例患者,手术组与随访观察组肿瘤Koos分级(P<0.001),听力水平(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50±14VS53±12,P=0.2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例接受随访观察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5.24个月,肿瘤增大者8例,无明显变化者20例.结论绝大多数听神经瘤患者会伴有耳部症状(听力减退、耳鸣),早期诊断有赖于耳鼻喉科医生对伴有耳部症状患者的筛查,对于小的肿瘤(<1.5cm),随访观察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听神经瘤 临床特点 治疗策略 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