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自我领导力与学习投入现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领导力量表和学习投入度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自我领导力总分为(136.55±16.05)分,学习投入总分为(72.15±10.68)分,实习护生学习投入与自我领导力总分呈密切正相关(r=0.682,P<0.01)。结论实习护生自我领导力与学习投入总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领导力与学习投入总分呈密切正相关。建议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改善传统教学方式、借助自主学习理论、反思学习法或搭建各种“师生相互交流”的平台、帮助实习护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及临床实习计划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实习护生的自我领导力及学习投入度。

  • 标签: 实习护生 自我领导力 学习投入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PRP关节腔注射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退时间、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VAS疼痛评分,治疗3周采用Rasmussen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后VAS评分、Rasmussen分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促进肿胀消退、疼痛缓解、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

  • 标签: 骨关节炎 护理干预 富血小板血浆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知度。方法采取分层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1月q016年2月就职于贵州省4所三甲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oronarycareunit,ccu)、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intensivecareunit,EICU)、心内科普通病房护士185名,应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认知度的调查。结果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基础知识的认知度整体偏低。CCU、EICU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基础知识的认知度高于心内科普通病房护士(P〈0.05)。比较不同工作年限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基础知识的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学历、不同职称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基础知识的认知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知度与其所在科室、工作年限有关,整体认知度偏低,应加强专科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 标签: 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认知度 护士 多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西安市部分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6年1—3月选取485名西安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利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结果485名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得分为(55.81±9.20)分,生理领域得分低于全国常模(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焦虑抑郁以及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是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可解释63.1%的变异量。结论被调查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整体较差,其影响因素较多,社区医护人员应同时加强对该人群的生理及心理护理。

  • 标签: 社区 围绝经期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模式在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急诊抢救的心肺复苏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复苏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复苏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前瞻性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气分析指标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31%(P<0.05)。两组护理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PaO2水平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PaCO2水平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模式对心肺复苏患者康复的影响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总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以及康复效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血气分析 前瞻性护理模式
  • 简介: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FMEA)提高三级医院细菌培养标本检验前的质量管理。方法成立院级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小组,对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中存在的失效模式进行风险评估,通过FMEA分析法确定5项影响质量的失效因子为高风险因子,制定改进措施,比较FMEA实施前后风险优先指数值(riskprioritynumber,RPN)及标本不合格率。结果FMEA实施后,标本检验前质量管理5项失效模式的RPN值均显著下降;标本不合格率由0.085%降低到0.046%。结论将FMEA应用于标本采集与收送流程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标本检验前合格率,确保检验分析质量,提高医院风险管理水平。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三级医院 标本检验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1岁以下婴幼儿照顾者实施优化培训对婴幼儿发育及疾病预防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12月我院接收的1岁以下婴幼儿6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内护理干预与院外随访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对婴幼儿照顾者实施疾病与发育自我护理能力优化培训.比较两组婴幼儿照顾者疾病知识认知度、生长发育知识认知度、护理知识与操作水平、婴幼儿发育状况与疾病发生次数.结果观察组照顾者疾病知识、护理知识及生长发育知识认知度评分及护理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发育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发育商均得到提升(P<0.05),且观察组发育商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月均身高、月均体重、出牙时间及发病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岁以下婴幼儿照顾者实施疾病与发育自我护理能力优化培训,能提高照顾者对婴幼儿的家庭护理能力,优化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并降低其疾病发生次数.

  • 标签: 婴幼儿护理 护理培训
  • 简介: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血栓的危险因素,并实施相关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内瘘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差异.采用Logistic法分析发生内瘘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药物治疗时间、低血压、穿刺次数、贫血及静脉内膜增生是影响患者发生内瘘血栓的危险因素.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内瘘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影响患者发生内瘘血栓的危险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减少内瘘血栓的发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肾透析 内瘘 血栓
  • 简介:目的探讨三种治疗及护理方法在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常规治疗组、胸腹腔镜A组和胸腹腔镜B组,常规治疗组患者应用开胸肿瘤切除术和常规护理配合进行治疗,其他两组患者均在胸腹腔镜下进行食管癌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中A组患者同时联合常规护理配合进行手术,B组患者同时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配合,对三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胸腹腔镜A组和B组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下降、术后疼痛缓解时间缩短,住院周期更短、患者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著下降,各方面数据对比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胸腹腔镜A组和B组相比,B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又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胸腹腔镜联合肿瘤切除手术在食管癌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降低;同时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腹腔镜 食管癌切除术 护理效果 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