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影响烧伤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将我院烧伤科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后,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并解决,从护理管理者、护士自身、患者、家属四个方面,对烧伤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和潜在性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结果在护理过程中有效地降低护理不安全因素,能够很好地提高烧伤科患者的护理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加强烧伤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保证全程、全员、全面质量管理方案的良好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对于提高烧伤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 标签: 烧伤科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并对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4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对以往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临床护理对策。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得知,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中易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问题(30/75%)、日常护理问题(25/62.5%)、皮肤护理问题(31/71.5%)、饮食护理问题(16/40.0%)、用药安全护理问题(22/55.0%);实施护理干预后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低于未实施护理干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针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采用安全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护理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中安全护理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08例,均为重症肌无力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安全组采用安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危象发生9例(16.67%)、并发症发生9例(16.67%)明显高于安全组危象发生1例(1.85%)、并发症发生2例(3.7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实施安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危象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安全护理 护理服务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后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124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分组方式为分娩的方式,再次剖宫产的为对照组,而进行阴道分娩的则为研究组,对分娩时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新生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分娩时的出血量较少、产后恢复快,住院时间较短,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对比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窒息、颅内出血等较少,但是对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在分娩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而进行阴道分娩则产后疼痛较少,产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花费也相对低,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有良好的母儿结局。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心内科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施全面性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相关安全问题所采取的对策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内科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有效的控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对策 安全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酒精依赖症患者的干预措施。方法收治84例酒精依赖症患者。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安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有效率97.62%高于常规组的83.33%,两组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比常规组的90.48%要高,两组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酒精依赖症患者实施安全护理有着重要意义,不仅可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降低复饮情况,还能获得家属的高度认可和满意。

  • 标签: 酒精依赖症 安全护理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呼吸道内科护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在呼吸道内科疾病的护理过程中提高工作的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和疾病突发风险的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际工作中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做下简要分析,然后根据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内科呼吸系统 护理安全隐患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服中药的安全性,并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8月间收治的因口服中药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并分析造成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果随患者年龄升高,中药口服不良反应构成比越高,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占比最高,为43.93%,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口服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以发热、头晕、疼痛等症状为主,占比43.93%。其中,一般不良反应患者76例,严重不良反应患者31例,分别占71.03%、28.97%。未经辨证论治、用法用量不当是造成不良反应最主要的原因,占比分别为34.58%、26.17%,显著高于其他原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中药治疗过程中可因多种原因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且不良反应的表现多样。针对这些原因从制度管理、体系建设、医务工作者职业教育、患者的健康宣教等多个方面进行针对性预防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主要途径。

  • 标签: 口服中药 安全性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并探讨职业风险防护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制定且贯彻规范化的预防策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职业风险防护对策进行干预后,可促进职业危害因素对护理人员产生的危害明显减少。结论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保障护理人员身体健康、重视职业安全防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室 职业风险防护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血站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和安全性。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在我血站输血的患者(136例)当分析的对象,随机分乙组、甲组,每组68例。此次研究乙组是常规输血,研究甲组是在输血中实施检查以及质量控制,总结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结果甲组输血的安全事故总发生率(2.94%)小于乙组(27.94%),有统计学意义(x2=16.275,P=0.000)。结论在血站的输血中,检验质量控制可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 标签: 血站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安全性
  • 简介:为培训全省输血科(血库)业务技术岗位人员,提高临床血液的安全性,依据临床检验、输血相关法制法规和技术要求,分别编写10个方面课件,经过反复修改审核,定稿后刻录成光盘;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考核,对构建的临床输血教学课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 标签: 临床输血 课件 构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针对我院妇产科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在患者住院全过程实施流程环节管理,落实各项护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主要存在于病人、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结论通过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调查统计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前后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认知状况。结果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管理之后,微生物检验人员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加强管理后实验室感染概念、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概念,等方面方面的了解明显高于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实验过程当中存在较高的生物危险性,需要分析其中风险因素并加强安全防护管理,从而避免检验人员的感染。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人员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精神科安全护理的重要性及护理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精神科安全护理的风险因素,并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针对精神科安全护理的风险因素的具体表现,制定护理措施,强化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结论做好安全管理不仅能保护好患者及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医疗纠纷发生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诊输液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门诊输液患者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住院患者150例进行比较,对门诊输液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调查。结果门诊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住院组,其护理差错率高于住院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了解和掌握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制定系统高效的预防对策,可显著降低门诊输液患者的安全医患发生率,改善门诊输液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输液护理 安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期间,回顾性分析于本院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234例,观察组为经桡动脉穿刺治疗180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治疗54例,评价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穿刺时间、X线曝光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及卧床时间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率分别为7.78%、22.22%,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采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方式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 冠心病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风险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术后引流安全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3月诊治的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94例进行护理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引流管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引流管意外事件。结果研究组共出现5例意外事件,对照组出现18例意外事件,研究组的引流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护理风险干预能够提升前列腺增生术后引流的安全性,降低意外事件发生风险,提升预后,发挥了积极的护理价值。

  • 标签: 护理风险干预 前列腺增生术 引流安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对比防范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有很多,包括医院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患者因素,其中护理人员因素的影响最大,占比57.0%;防范措施实施后,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有明显提高,对比实施前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有很多,应从医院、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等方面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切实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探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生物安全教育方法;将生物安全教育融入临床检验基础每节实验课中;建立融入生物安全的完整实验操作流程,方法辐射到医学检验各学科。制定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生物安全制度、方法、及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根据实验课内容涉及的标本,制定废弃物处理流程。学生、老师、实验准备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有所提高,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将成为生物安全的受益者。生物安全教育及相关措施应增强,其方法及措施应融入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中,它是完整的实验课内容的一部分。

  • 标签: 生物安全 临床检验基础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输血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输血检验时没有实施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试验组患者输血检验时实施血型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对两组患者发生输血安全问题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输血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结论将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实施于输血患者中,临床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输血检验 血型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