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作者: 张金鹏 陈光洪(通讯作者) 罗来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创建时间:2021-04-01
  • 出处:《航空军医》 2021年第02期
  • 机构:复发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都是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症。术中咽部刺激性较强, 手术时间短,术后患儿的咽痛导致烦躁不会因咽痛而产生躁动、喉痉挛等不良反应,这些都是围术期潜在的手术危险[1]。因此术前麻醉效果对于手术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过往接收的共 60 例接受扁桃体切除术患儿作为研究样本,探析对上述患儿施以舒芬太尼对其早期疼痛的缓解作用以及实际用药的安全性。探究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施以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分析。研究内容归纳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 60 例在本院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均为我院于 2018 年 08 月至2019 年 08 月接收,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 30 例。观察组 30 例中男孩 18 例,女 12 例,年龄都介于 3-9 岁之间,平均(6.1±1.4)岁;对照组 30 例中男 19 例,女 11 例,年龄都介于 3-10 岁之间,平均(6.3±3.5)岁。组间相关基线资料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术前患儿不服用药物,持续心电图监测。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注射芬太尼0.5ug/kg,维库溴铵 0.1mg/kg 和丙泊酚 1.5mg/kg。观察组用 0.3%盐酸奥布卡因凝胶 2mL 施行局部麻醉,插入涂有奥布卡因凝胶的气管导管[2]。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病人术后检各体征指标状况和不良反应。体征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术后 MAP、HR 以及 SpO2 等;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躁动和喉痉挛等[3]。 1.4 统计学方法分析 实验测验数据经整理后均在 SPSS22.0 中依次录入并展开统计处理,组间计量资料术后体征指标采用(x±S)表示,施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 表示,施以卡方检验,P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观察牙齿畸形治疗中应用口腔正畸术联合种植支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所接收的150例牙齿畸形患者当作观察对象,并经过随机抽签的方法分成了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常规组,两组患者例数均是75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口腔正畸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接受口腔正畸术联合种植支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分组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以上均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口腔正畸术联合种植支抗应用于牙齿畸形治疗中,会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其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正畸术 种植体支抗 牙齿畸形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上检验血浆D-二聚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原则选取2020年6-12月我院收治的考虑为下肢DVT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浆D-二聚水平,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血浆D-二聚水平为(5506.34±156.78)μg/L,对照组为(245.98±46.1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DVT诊断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7.14%,阳性预测值为93.48%以及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临床上可将血浆D-二聚作为下肢DVT筛查诊断的有效方法,诊断价值较高,且简单经济快捷,对于临床诊治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下肢深静脉血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案,明确腺样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筛选68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为我院耳鼻喉科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其中34例设为观察组(鼓膜切开置管治疗),34例设为观察组(鼓膜切开置管联合腺样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气导、骨导听阈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气导、骨导听阈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6.47%),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童 鼓膜切开置管术 分泌性中耳炎 腺样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玻璃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采用玻璃切除手术治疗的80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对不同分期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比较,Ⅳ期手术治疗效果最佳,术后并发症相应较轻,不同分期的手术治疗效果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增殖性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案,明确腺样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筛选68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为我院耳鼻喉科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其中34例设为观察组(鼓膜切开置管治疗),34例设为观察组(鼓膜切开置管联合腺样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气导、骨导听阈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气导、骨导听阈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6.47%),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童 鼓膜切开置管术 分泌性中耳炎 腺样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中西医结合与传统方法对扁桃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内接收的所有进行扁桃术治疗干预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展开分析,按照计算机排列法实施分组处理,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总数均为35例。分别进行传统方法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术后镇痛干预,就此评估对比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更佳,所得评分显示更低(P

  • 标签: 扁桃体 中西医结合治疗 传统方法 术后镇痛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腔镜器械与供应室一化运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上半年手术室腔镜器械采取常规管理, 2017年下半年采取手术室腔镜器械与供应室一化运作管理,对比分析一化运作管理前后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各个科室的满意度,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干预后手术室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显著上升,患者院内感染率显著下降,各个科室满意度显著上升,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将手术室腔镜器械纳入供应室一化运作管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提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及科室的满意度,并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腔镜器械 供应室 一体化 院内感染率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一化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消毒供应室内的200件手术室器械,对这些器械进行分组处理,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100件器械仅给予常规管理,而观察组的100件器械则实施一化管理,对比两组器械的消毒处理情况。结果:在手术器械的消毒合格率与手术室医务人员对器械消毒的满意率中,研究组的两项数据均比对照组高,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运用消毒供应室一化管理措施可以提升器械的消毒合格率,还能提升手术室医师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器械 消毒供应室 一体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低温等离子扁桃摘除术患者护理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纳入患者50例,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5例,针对性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摘除术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视网膜脱落患者进行玻璃切除与硅油填充联合手术的方式治疗后实施体位护理的术后康复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的影响。方法:把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视网膜脱落患者中随机抽取60名做为本次分析对象,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18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2月,根据先后顺序将参加调查的患者分成参照组和分析组两个小组,每组各30人,两组患者均进行玻璃切除与硅油填充联合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护理方式上,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分析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体位护理,经不同护理方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分析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优于参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明显临床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玻璃体切除与硅油填充联合手术的方式 视网膜脱落 体位护理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椎成形术麻醉中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本 院收治 122 例椎成形术患者,依循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 羟考酮 + 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 采用 舒芬太尼 + 右美托咪定麻醉,在两组手术后获取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试验组疼痛评分、 Ramsay 镇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05 )。 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椎穿刺时、术毕苏醒时的 HR 、 s p o 2 比较,不存在差异 ( P>0.05 )。 试验组的麻醉不良反应(躁动、呼吸抑制、低氧血症、心动过缓、低 / 高血压 )发生率小于 对照组 (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羟考酮 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麻醉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眼底病患者使用玻璃注射贝伐单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摘选2019-2020年我院收治的200例眼底病患者。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将患者分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及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组。全部患者均接受玻璃注射贝伐单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平均眼压与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同时总结整体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不同类型眼底病患者治疗后的平均眼压均低于治疗前,平均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高于治疗前,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后,200例(400眼)眼底病患者中,治疗有效占比90.83%(363眼),无效占比5.83%(23眼),恶化占比3.33%(13眼),整体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占比90.83%(363眼)。并且有3眼(0.83%)在术后两天内发生眼内炎,7眼(1.67%)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发症发生概率占比2.5%。结论:针对各类型眼底病患者的治疗,使用玻璃注射贝伐单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眼压水平,推动视力转好,并且可以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玻璃体注射贝伐单抗 眼底病 临床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应用椎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62例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椎成形术治疗,实验组采取椎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椎指标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在椎体高度、ODI指数上均较术前时刻提高,Cobb角较术前时刻降低,而实验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比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椎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满意,显著改善患者椎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卵巢早衰妇女应用荷尔蒙补充联合抗衰汤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接收卵巢早衰妇女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可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荷尔蒙补充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荷尔蒙补充联合抗衰汤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以及治疗前后内分泌功能[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并使用像障碍评分评估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像障碍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对扁桃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符合慢性扁桃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术后镇痛治疗,观察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进行术后镇痛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4.0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3<0.05);两组治疗后平均VA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同组治疗前后平均VA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2.64 ± 1.03)低于对照组(3.14 ± 1.28),且两组间治疗后平均VA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33<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可明显增强扁桃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术后恢复。

  • 标签: 中药 穴位贴敷 扁桃体切除术 镇痛 布洛芬缓释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骨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和患者康复预后情况。方法:调研时间方面,即2020年1月起,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抽取此段时间内到院接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骨折治疗患者70例,在分组上以盲抽的划分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中医单纯复位治疗(对照组)。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为82.86%,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术后疼痛度变化中,观察组结果均较优,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缓解病痛,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骨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和患者康复预后情况。方法:调研时间方面,即2020年1月起,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抽取此段时间内到院接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骨折治疗患者70例,在分组上以盲抽的划分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中医单纯复位治疗(对照组)。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为82.86%,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术后疼痛度变化中,观察组结果均较优,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缓解病痛,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无缝衔接一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9月严重创伤 的患者 200 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 100 例分为观察组,另外 100 例分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 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急救 护理基础上施行无缝衔接一化急救护理模式。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 52 %,抢救有效率为 27 %,抢救失败率为 14 %,死亡率为 7 %,抢救总有效率为 79 %,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 46 %,抢救有效率为 19 %,抢救失败率为 22 %,死亡率为 13 %,抢救总有效率为 65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无缝衔接一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 患者中正确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总有效率,为患者生命提供更大的保障,在医学临中具有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一体化急救护理 严重创伤 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