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流感病毒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实施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和实时荧光RT-PCR两种方法进行相关流感病毒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RT-PCR检测法阳性患者有78例,阳性率为48.75%;GICA检测法阳性患者有73例,阳性率为45.63%。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发现结果一致的患者数为61例,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CA检测方法操作便捷,检验快速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流感病毒疫情及临床检验中有价值的筛选方法。

  • 标签: 流感病毒 检验方法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已婚妇女妇科疾病常见类型及发病率等。方法选择各个单位的1023名已婚妇女作为普查对象,由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结果1023名普查对象中有794名妇女患有妇科疾病,患病率为77.61%;排在患病率前三位的妇科疾病为宫颈糜烂374人(36.49%),阴道炎192人(18.77%),附件炎79人(7.72%)。结论已婚妇女妇科疾病发生率较高,需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共同努力,加强妇科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关注已婚妇女妇科健康情况。

  • 标签: 已婚妇女 妇科普查 妇女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盂肾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6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普通培养、L型培养。结果60例标本,培养检出细菌阳性率为78.33%,其中L型占43.33%,伴L型18.33%,细菌型占17.9%。结论慢性肾盂肾炎感染主要为细菌L型,加作L型培养,可以对临床诊断阳性的检出率得以提高。

  • 标签: 慢性病 肾盂肾炎 微生物学 细菌学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方法择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液检验,对两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慢性感染、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DW、MCH、MCHC、MCV与对照组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再生性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RDW、MCH、MCHC、MCV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贫血是因各系统疾病导致的具体疾病之一,不同原因导致的贫血均会出现相似的血液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所以需要利用血液检测的方式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贫血 血液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微生物样品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探讨不同微生物样品检验的卫生检验意义。方法从我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与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集的微生物样品进行研究分析,均为191例,遵守质量体系标准,根据类型分类,检测其微生物致病菌,并深入分析其检验结果结果不同时段的阳性率检测,特殊膳食用食品、肉与肉制品、蛋与蛋制品、焙烤及油炸类食品培养样品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水产及其制品、冷冻饮品及调味品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的检验结果是确定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的有效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样品时,需完善相关资料,结合具体信息,选择有针对性的检验方向,从而提升食品卫生检验水平,保障食品健康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微生物 样品 阳性率 卫生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都市龙泉驿区2012年至2016年期间959家次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掌握该区域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分布情况,为该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龙泉驿区5年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资料,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龙泉驿区主要危害因素涉及噪声、粉尘、化学毒物等。分析发现,5年各类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不尽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36,P<0.05)。同时,噪声及粉尘5年间检测合格率无太大差异,但化学毒物检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成都市龙泉驿区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噪声及粉尘,需进行重点防控。

  • 标签: 职业危害因素 噪声 粉尘 化学毒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方法分别从生理病理、临床检验程序方法和特殊组织三个方面分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研究了各类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的影响,然后制定出了具体的解决药物抗干扰性的解决措施。结果药物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主要分为生理病理影响、临床程序方法干扰和特性组织干扰。结论通过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检验操作水平,让他们熟练掌握各种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的影响,从而减少药物的抗干扰作用,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药物 临床医学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某市书店室内照度进行调查,了解书店照明状况,为今后的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2016年7-9月期间晴好天气、阴雨天气及晚间分别对该市10家书店利用照度计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监测。结果10家书店3种自然采光条件下各设监测点56个,共168个点。其中,晴好天气、阴雨天气及晚间的合格率分别是94.6%、87.5%、96.4%;向光侧、背光侧的合格率分别是95.4%、91.2%。结论本次调查书店各项指标合格率均s80%以上,但在阴雨天气在自然采光下需辅以人工照明。

  • 标签: 照度 采光 辐射照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抗菌药物处方以及医嘱点评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01月~2013年01月抗菌药物处方300张作为分析对象,选择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加以分析。结果在所有处方中,合格的处方包括239例,合格率为79.67%;不合格处方包括61例,不合格率为20.33%。结论随着医院医嘱点评的顺利开展,我院抗菌药物处方的合格率呈现为显著的增加,此外需要将医务人员对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意识显著提高,有效确保抗菌药物使用过程的有效性、合理性以及安全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处方点评 医嘱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乙肝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并简单分析造成结果的成因,为正确检测乙肝提供帮助。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乙肝检查患者且结果为假阴性或假阳性者96例,对患者的其他资料进行分析,了解造成具体乙肝检验结果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的成因。结果96例病例,假阴性为49例,假阳性47例,分析具体成因,其中检验操作因素47例,占48.96%,试剂因素29例,占30.2%,检验方式问题16例,占16.67%,其他4例,占4.17%,结果发现,以检验操作因素为主导因素(P<0.05)。结论乙肝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与检验的多种因素存在关联,实验室检验,需要注意对这些因素的控制与抑制,进而保障实验室检验的效果,综合推动乙肝检验的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提基础。

  • 标签: 乙肝检验 假阴性 假阳性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阴道分泌物标本的检测,分析引起妇科病的主要原因。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通过显微镜对991份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清洁度,真菌,滴虫,线索细胞的检测。结果991门诊患者,清洁度Ⅰ为128例(12.9%),清洁度Ⅱ为318例(32%),清洁度Ⅲ为376例(37.9%),清洁度Ⅳ为169例(17.0%)。念珠菌289例(29.2%),滴虫104例(10.5%),线索细胞73例(7.4%)。结论女性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是诊断阴道炎最常见的一种检验方法,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念珠菌 滴虫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HIV自愿咨询和检测的现状以及HIV检测和感染情况。研究时间2016年1月-2016年12月。方法各种HIV自愿咨询者按照相关表格登记,抽取3ml左右静脉血检测分析。结果600名自愿检测者HIV抗体阳性为5人,阳性检出率为0.83%,21~40岁阳性检出率为1.39%最高。讨论加强HIV方面的知识宣传,提高检测数量和质量。

  • 标签: HIV自愿咨询和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5年12月的100份血液检测样本为研究对象,所有血液样本均为来本院健康体检正常者的血液样本,采集受检者空腹静脉血6ml,然后置入2支一次性干燥管,每支管各3ml,一组为溶血组,一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糖(Glu)、总胆固醇(CHOL)、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K+、Na+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的Alb、TP、Glu、CHOL、TBiL、ALT、AST、K+、Na+与溶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G、BUN与溶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要积极预防溶血现象的发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溶血现象 生化检验 静脉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9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按照抽签尾数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常规干预组(37例)和综合干预组(38例)。常规干预组予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常规护理;综合干预组予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综合性护理干预。评价(1)ICU住院天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2)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结果(1)综合干预组ICU住院天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显著比常规干预组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综合干预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显著比常规干预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冠心病护理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两组——A组和B组,每组患者均为43例。A组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遵照医嘱对患者每天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B组患者A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联系,注重加强护理过程危险因素的护理,最大化降低患者的不安全性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患者的恢复情况、安全事件发生状况方面较A组均有着明显的优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过程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护理管理 危险因素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采取血液生化检验的70例患者的受检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结果70例采取血液生化检验的标本不合格率为25.71%(8/70),影响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准确性的因素包括采集方法不当导致(8例),采集时间不正确导致(7例),血液标本保存的方法差错导致(3例)。结论针对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准确性影响的因素,并予以对应的解决对策,可以提高检验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的诊治提高必要的指导建议。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石嘴山地区孕前优生体检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以及及早对异常人群进行干预,预防妊娠期相关疾病加重和出生缺陷发生。方法选择4500名进行孕前体检女性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测的石嘴山地区人员。受检人群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使用新产业化学发光MAGLUMI1000首先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对异常者进行筛选。随后用罗氏e411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对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再进行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4500名受检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亚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减的检出率分别为0.93%、0.67%、1.29%、5.07%。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结论石嘴山地区甲状腺功能紊乱以亚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减为主,且与年龄相关孕前优生体检中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孕前优生 出生缺陷
  • 简介:摘要真菌性角膜溃疡致盲率极高,皮质类固醇激素为其禁忌用药,早期确诊、正确治疗是预防其致盲的主要手段。临床上有个别患者还未确诊时,常自点药物治疗,反而加重病情,导致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危害极大。应引起患者和医务人员重视。

  • 标签: 真菌 角膜溃疡 激素 眼内容剜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心理护理对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8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围术期的心理护理。结果治疗组经过护理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和新生儿Apgar评分上相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围术期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减轻产妇的焦虑症状。

  • 标签: 心理护理 分娩结果 剖宫产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痰涂片是结核病诊断的主要方法,为了发现结核病人。方法收集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1~2013年结核门诊病人,初诊就诊者要求全部进行痰检,取即时痰、晨痰、夜间痰、挑取可疑痰液进行痰涂片,姜一尼尔抗酸染色法染色,尼康E2000型显微镜油镜100X镜检,查300个视野,淡蓝色背景下,抗酸杆菌呈红色,其它细菌和细胞呈蓝色,结果按标准报告法报告,当天出报告,镜检结果统一登记在“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登记本”上和化验报告单上。结果共查痰21321例,男性12992例,女性8329例,阳性2239例,阳性率10.51%,2239例阳性,男性1430例,男阳性检出率11.02%(1430/12992),女阳性检出率9.72%(809/8329),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年龄分7个组,≤20岁212例占9.47%,21~30岁561例占25.11%,31~40岁529例占23.63%,41~50岁358例占15.99%,51~60岁265例占11.84%,61~70岁205例占9.16%,>70岁109例占4.87%,21~40岁约占50%左右,说明结核感染主要是青壮年。讨论目前结核病的常规诊断依据主要是X光和痰涂片,痰涂片优点多,但也有不足,影响因素太多,容易漏检,善待一种新的方法TB-SA酶标法的推广,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就是普通抽血和其它体液都可以检查,适用范围广,可用于结核门诊、体检、普查、初筛,结合临床,提高结核的检出率,降低工作人员的风险。

  • 标签: 结核 痰检 镜检 抗酸杆菌 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