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可接受性。方法选择本市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职的县级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79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接种工作人员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可接受性。结果本次所有参与调查的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均完成调查问卷,从事乙脑疫苗接种工作的时间为1~29年,平均时间(14.39±12.17)年;18名工作人员认为乙脑发病非常危险,11名工作人员认为乙脑发病非常严重;每个月乙脑预防疫苗接种花费的时间为1~4天,平均时间(2.51±1.17)天,3名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乙脑或疫苗不可与麻疹等疫苗同时使用,76名认为按照上级规定进行;家长拒绝给孩子进行乙脑免疫接种的原因有认为乙脑疫苗的效果不佳,担心小儿发生不良反应;74名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认为应加强乙脑疫苗的宣传可以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结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对疫苗临床反应的掌握程度较高,但是对乙脑及其危害性的认识程度较低,应加强乙脑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接种率以减少乙脑的发生。

  • 标签: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 乙型脑炎疫苗 可接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高危因素,总结综合干预措施,为预防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同伴教育、外展服务、专题讲座、赠送宣传品和安全套的推广与正确使用等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前后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从85.21%提高到93.66%(P<0.05);最近六个月每次使用安全套从26.76%提高到50.70%(P<0.05)。结论通过同伴教育、外展服务、专题讲座、赠送宣传品和安全套的推广与正确使用等综合措施进行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后,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使用安全套的频率都有显著性的提高,其措施有效。

  • 标签: 男男性接触者 艾滋病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中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早期病患76例并将其记为观察组,另根据随机配对原则选取76例在医院体检中心检查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分别行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并统计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白细胞偏高、中性粒细胞占比偏高、淋巴细胞占比偏低、血小板计数偏低者构成比均较高,分别为92.10%、77.63%、61.84%、94.74%;观察组与对照组尿蛋白检查结果等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尿蛋白阳性率为97.37%,远高于对照组的10.53%(P<0.05)。结论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均显示明显异常,2种检查方法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常规 尿常规 流行性出血热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感染性心内膜炎指由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导致的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炎症。近几十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心血管手术和有创性检查技术的广泛开展,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变化。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死率高,治疗难度较大,正确把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现阶段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爱辉区结核病流行特征及规律,探讨防治对策与措施。方法收集2014年—2016年爱辉区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爱辉区2014年—2016年登记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354例,感染者以25~54岁年龄段男性居多(162例),发病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146例),以农牧民为主(224例)。结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履行承诺,完善保障政策,不断健全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加强防治队伍建设,提高防治服务质量,大力推行现代结核病防治DOTS策略。

  • 标签: 肺结核 涂阳 流行病学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桂林市灵川县2014-2015年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狂犬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县辖区内12个乡镇卫生院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登记表上就诊人群的暴露和处置信息,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灵川县两年累计报告狂犬病暴露病例7732例,年均暴露率为1008.35/10万,男性暴露率显著高于女性(χ2=92.17,P<0.01);2015年暴露率显著高于2014年(χ2=4.22,P=0.04);暴露病例以5~10月为主(57.89%);暴露人群主要是20~49岁青壮年(63.45%);暴露职业以农民为主(75.31%);暴露动物以狗为主(73.27%);暴露程度以Ⅱ度为主(56.08%);暴露部位以上肢(47.27%)、下肢(44.63%)为主;伤口规范处理7148例(92.45%);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为100%,Ⅲ级暴露人群接受狂犬免疫球蛋白接种者共381例,仅占13.73%。结论灵川县狂犬病暴露水平较高,且有增高趋势,狂犬病暴露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高危人群,应在高危季节来临前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和犬类管理工作。

  • 标签: 狂犬病 流行病学特征 暴露人群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近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及流行病学情况和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在不同时间感染的阳性率,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以及感染肺炎支原体的重要意义。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共2586例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对不同性别、不同季节、不同年龄Mp感染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占各种呼吸道疾病的34.7%,3岁-6岁发病率最高,冬秋季好发,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儿科门诊患儿抗MP-IgM阳性率为39.6%,女患儿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患儿。冬春季节(11月~次年4月)发病率较高。随年龄增长,抗MP-IgM阳性率逐渐增加。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临床治疗极有帮助,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有较高比例,阳性率与季节、年龄、流行有关。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感染 流行病学 肺炎支原体抗体 明胶颗粒凝集反应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痰热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3日~2015年12月3日我院收治的7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而观察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在退热时间和腮腺肿痛消失时间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痰热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减少患儿退热时间和腮腺消肿时间。

  • 标签: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 利巴韦林注射液 痰热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蒙古阿拉善左旗2010-2014年人间布病疫情流行实验室结果,为我旗布病疫情的综合防控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通知要求,2010~2014年连续开展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对阿拉善左旗2010-2014年间6个苏木镇的18个嘎查的抽样调查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布病发病率为1.3/10万,2011年为0.6/10万,2012年为0,2013年为6/10万,2014年为21.33/10万。结论我旗布病疫情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但2013年~2014年疫情出现反弹,表明布病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 标签: 人间布病疫情 流行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物,记录两组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PEF)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结果两组治疗前肺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EF、FEV1均较之前有所提高,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更为理想,两组组间、组内数据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数据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物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中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原市中青年教育工作者颈椎病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的调查。方法以固原市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单位需要长时间的电脑操作、文字书写、绘图等低头伏案教育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抽取18~50岁年龄段为样本进行调查。所有调查对象需填写固原市中青年伏案教育工作者颈椎病调查表;对颈椎病患者需填写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结果固原市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患病率较高。伏案时间长、工作姿势不当、年龄、睡枕不适、生活姿势不当、不参加体育锻炼为颈椎病致病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固原市中青年伏案教育工作者颈椎病患者,提出要减少持续伏案时间,减小低头角度,注意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姿势、调整睡枕,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颈项部的体育锻炼。

  • 标签: 颈椎病 流行病学 患病率 颈椎病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