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T细胞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prolymphocyticleukaenia,T-PLL)是一种罕见的胸腺后T淋巴细胞肿瘤,主要临床特点为淋巴细胞异常增多,肝脾、淋巴结肿大及浆膜腔积液。T-PLL属成熟T细胞肿瘤,外周血及骨髓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其临床病程呈侵袭性,对常规化疗反应差,生存期短,因而准确诊断对改善预后极为关键1。本文报告1例以白细胞异常增高、脾大为首发表现的患者1例,结合流式细胞检测诊断为T-PLL,现报道如下。

  • 标签: T细胞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 流式细胞术 免疫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单发长骨内生性软骨瘤患者采用X线平片、MSCT平扫及MRI检查的影像表现。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今在我院接受诊治,且病理学诊断为单发长骨内生性软骨瘤的成年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18例患者均给予X线平片检查,其中12例同时行MSCT平扫检查,6例同时行MRI检查,最后回顾性分析各位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18例患者接受X线平片检查后,有4例患者的影像表现主要为单纯钙化,13例主要表现为骨质吸收同时伴有散在不规则钙化,1例表现为平片显示阴性。结论成人单发长骨内生性软骨瘤患者在接受影像诊断过程中,影像特征表现主要为钙化、骨质吸收。X线平片表现成多样化,同时实施X线平片、CT、MRI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内生性软骨瘤 X线平片检查 MSCT平扫 MRI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恶性肿瘤细胞患者中采取胸腹水细胞检验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将本医院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纳入且收治的40例恶性肿瘤细胞患者作为此次分析研究目标,所有患者均实行胸腹水细胞检验,观察胸腹水细胞检验恶性肿瘤细胞患者的结果。结果在本次分析的40例恶性肿瘤细胞患者中,有31例腺癌包括15例胸水、16例腹水,3例鳞癌为3例胸水,3例未分化癌为3例胸水,1例恶性淋巴瘤为1例胸水,1例恶性间皮瘤为1例腹水,1例肉瘤为1例腹水。结论将胸腹水细胞检验应用在恶性肿瘤细胞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十分显著。

  • 标签: 胸腹水细胞学 恶性肿瘤细胞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种血清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0例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患者为对照,分别进行多种血清指标检测,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脂肪肝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健康组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脂肪肝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脂肪肝组患者ALT、AST、TG、TC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多种血清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对可将血清指标检测作为诊断和监测脂肪肝的重要方法之一。

  • 标签: 血清学指标 脂肪肝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诊断肝功与血清指标水平检验的意义,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9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98例脂肪肝患者(观察组)与80例健康者(对照组),对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指标检测三酰甘油(TG)与胆固醇(TC)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ALT、AST、TG、TC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多数脂肪肝患者发病期间,肝功能与血脂水平异常,故此及时进行血脂与肝功能检查,并解析其变动情况,可作为脂肪肝临床筛查的一种有效办法,也可作为辨识患者发病情况与预后的关键指标。

  • 标签: 脂肪肝 肝功能 血清学指标 诊断价值评估
  • 简介:摘要临床诊断中症状和体征部分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单一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PBL、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learning,CBL)和研讨会(seminar)联合教学模式,我们用于此部分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调动了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潜力,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同学们医患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做到活学活用,适应目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 标签: 临床诊断学 教学方法 PBL教学 教学改革 CBL教学 研讨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病历资料,综合分析其CT影像特点。结果本组52例患者真菌感染以白色假绿箭母菌居多,占比53.85%;经CT影像检查得出结节型共27例,占比51.92%,实变型共13例,占比25.00%,肿块型共12例,占比23.08%。结论CT诊断可有效检出肺部真菌感染类型,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 标签: 肺部真菌感染 CT 影像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胸部创伤引起骨折特点,通过胸片检查,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方法500例确诊病人,男420例,女80例,年龄19~78岁,均行正位与斜位胸片。结果500例正位胸片检出230例,斜位为390例,二者均检出为120例。其中93例合并有气胸、血胸、皮下气肿、肺挫伤等,4例合并有膈疝。结论对于有胸部外伤患者,除正位胸片外,应针对不同伤病部位,进行不同角度的斜位摄片,才能提高骨折的检出率,减少漏诊。

  • 标签: CR X线诊断 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数字化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在骨质疏松测定中的对比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142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X线影像测定,观察组患者使用数字化放射影像测定,对比两组患者测定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测定方法的异常阳性率情况,观察组患者阳性68例,对照组患者60例;观察组患者阴性3例,对照组患者11例。观察组异常阳性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84.5%;观察组患者测定效果总有效率98.5%明显高于对照组87.2%。结论临床在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测定中,使用数字化放射影像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准确测定患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相比较于X线影像,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数字化放射影像 X线影像 骨质疏松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切片联合细胞涂片应用于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调研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择期实施切除卵巢肿瘤的86例患者,留取肿瘤标本,术中分别进行冷切片检查及细胞涂片检查,分析各检查的准确性及联合检查的准确性。结果经统计,冷切片联合细胞涂片进行分类病理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冷切片检查分类病理诊断准确率,P<0.05,差异显著。结论冷切片联合细胞涂片检查卵巢肿瘤有较好的诊断意义,病理医师熟练掌握肿瘤细胞特点及特征,可迅速诊断切片性质,提高术中病理诊断明确率。

  • 标签: 冷切片 细胞学涂片 卵巢肿瘤 病理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功能与血清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6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1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肝功能和血清检查。结果研究组人员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人员,并且血清中的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血清指标水平和健康人员存在差异,在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脂肪肝患者 肝功能指标 血清学指标
  • 简介:摘要近年来,分子生物技术呈飞跃式发展,bcr/abl的研究也在不断精进,并且有望评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病发原理。分子生物的应用对促进CML诊断有效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当前通过借助分子生物技术,以期待对CML医治达到根治的效果,该技术的开展为CML的临床医治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慢性粒细胞 白血病 分子生物学 实验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变化观察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测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细胞分析仪诊断及血细胞形态诊断。结果血液分析仪的正常检测准确率低于血细胞形态诊断(P<0.05);血液分析仪检测异常标本提示存在血小板疾病与贫血疾病例数与血细胞形态复检的结果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血细胞形态变化观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应积极应用于临床检验中。

  • 标签: 血液系统疾病 血细胞形态学 血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肺炎患者的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之间收治的25例肺炎患者的CT表现。结果本组收治的25例肺炎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放射性肺炎者7例,细菌性肺炎者14例,过敏性肺炎者4例;诊断正确者19例,诊断失误者6例,诊断准确率为76.00%。结论对肺炎患者行CT检查,虽不可直接作出定性诊断,但也可作为其他检查的辅助,从而明确诊断

  • 标签: 肺炎 CT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儿童肾上腺皮质肿瘤是一种少见病,全球1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只有0.3/百万~0.38/百万。肾上腺皮质肿瘤占所有儿童肿瘤的0.2%,发病高峰年龄为小于5岁。本文就我院发现的一例儿童肾上腺皮质癌为例,对肾上腺皮质癌在CT的表现上进行讨论,对肾上腺皮质腺癌的鉴别进行阐述,提高对本病怎的认识及鉴别能力。

  • 标签: 儿童 肾上腺皮质癌 CT影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征,为临床支原体肺炎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CT检查的3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第二组,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CT检查的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第一组,对比两组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通过了相应的检查,两组患者左肺舌叶以及下叶情况存在明显差距,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第二组患者磨玻璃样影和小斑片状影例数明显少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距,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第二组患者的肺不张、细支气管扩张、大片实变影、肺门淋巴结肿大以及胸腔内积液例数明显少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距,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小儿支原体肺炎相比较,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因为生理结构和生理免疫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CT成像检查中,呈现出不同的CT影像表现。

  • 标签: 成人 支原体肺炎 CT影像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脂肪肝诊断中应用肝功与血清指标水平进行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脂肪肝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均接受肝功以及血清指标水平检验。结果实验组脂肪肝患者的血清指标(LDL-C、TG、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ST、AL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接受肝功与血清指标水平进行检验,能够较好对患者的肝脏是否损伤进行判断。

  • 标签: 肝功能 血清学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瘘的磁共振成像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56例肛瘘患者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影像进行分析诊断。结果56例患者应用改良三腔管成功插管,肛管直肠扩张充分,扫描获得图像良好,50例诊断为复杂性肛瘘进行手术治疗,2例诊断为骶前囊肿行经骶尾部骶前囊肿切除术,4例诊断为直肠周围占位性病变,局部活检为黏液腺癌。所有患者MRI诊断结果与手术后诊断结果均一致。结论肛周脓肿行MRI可无创、方便、准确进行诊断,清晰显示脓肿与肛管结构的解剖关系。为手术提供了理想的解剖依据,证实MRI对肛瘘内口诊断的准确率和对主管、支管和脓腔的准确率明显优于术前直肠指检的检出率。

  • 标签: 肛瘘 磁共振成像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梗阻患者的CT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之间收治的30例行CT检查的胆道梗阻患者。结果本组30例胆道梗阻患者经CT诊断后,良性病变者26例,恶性病变者4例,胆总管结石误诊为胆总管癌者1例,高位梗阻者3例,低位梗阻者27例,诊断准确率为96.67%。结论CT检查可明确患者梗阻的部位、范围、类型与病因,准确性较高,简便安全,可作为胆道梗阻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

  • 标签: 胆道梗阻 CT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PCR与血清检测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治工作提供有效建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680例疑似EB病毒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应用PCR检测技术的诊断过程设定为Ⅰ组,应用血清检测技术的诊断过程设定为Ⅱ组,对比两组患者的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率。结果综合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疑似病例中共有566例被确诊为儿童EB病毒(EBV)感染;Ⅰ组(全血EBV-DNA)的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率达到85.68%(485/566),远高于Ⅱ组的43.64%(347/566),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PCR(全血EBV-DNA)检测技术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临床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PCR 血清学检测 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