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层级管理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本院的68名护士作为对象,采取抓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护理层级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护理质量,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3例满意,43例一般满意,4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6%(96/100),对照组,41例满意,44例一般满意,15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5%(85/100),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期间,应用护理层级管理模式,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层级管理 临床护理 服务质量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在康复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6月的来我科康复科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我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2016年6月至12月的来我科康复科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护理不安全事件小于对照组,并且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本研究发现,实施了细节护理管理以后,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且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这说明细节护理护理安全管理中鲜果显著。

  • 标签: 细节护理 护理安全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标识联合在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260例普外科护理人员及患者(对照组),建立护理标识后,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普外科护理人员及患者(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4%,对照组为4.62%,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控平分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护患纠纷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应用护理标识与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标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绩效考核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我院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实施6个月,对比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显著提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绩效考核,能够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

  • 标签: 绩效考核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护理管理措施分析。方法选取我院78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对临床护理进行常规管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风险、医疗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中应用风险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患者接受能力较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风险 临床护理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就医满意度,寻找解决措施和方法。方法选取了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之间在本院精神科就诊的98例患者分组护理,采取对两组电话回访以及与护士座谈等形式进行信息收集。结果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患者的投诉率,提高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价。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值得推广的工作机制。

  • 标签: 护理 风险管理 精神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所护理的99例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46例对照组及53例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以优质护理管理,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在新生儿家长信任度、参与度、宣传教育满意度等方面的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且能够提高家长们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大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优质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我院消毒供应科属于医院的后勤保障科室,负责全院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及供应工作。从事的消毒灭菌工作是控制医院内感染、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感染控制中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我院消毒供应科在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细节管理办法,为追求产品质量的零缺陷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消毒供应科 回收 管理
  • 简介:摘要急诊科是护理安全的高风险科室,护理安全管理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其质量的内涵直接反映了医院质量管理水平。集束化管理是通过多项措施共同实施来更好地提高管理效果,其中每项措施能提高管理效果。通过积极排查护理安全隐患,实施集束化管理,有效提高我科室护理安全质量。

  • 标签: 急诊 护理安全 集束化管理
  • 简介:摘要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而精神病人会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出现自杀、自残、冲动伤人、毁物等伤害他人行为。这些情况可危及患者及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安全护理管理是精神科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护理工作中任何疏忽大意都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为此精神科安全护理管理是精神科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 标签: 精神科 病房安全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简约管理是一个理念,一种文化,是现代管理的必然发展方向。它起源于日本的企业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管理思想,降低管理成本。

  • 标签: 医院 护理科室 简约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院通过对《护理管理学》进行整体的设计,从课程目标的定位、教学模块的优化,以及采取灵活有效的多种教学方法,重视与实践并重,将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

  • 标签: 护理管理学 课程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组长负责制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8例心内科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轮班制护理模式进行护理1。观察组患者采用组长负责制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长负责制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组长负责制 护理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层级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护理管理的质量。方法选取76名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工作的护士,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种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基础护理、整体护理、差错管理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质量,有助于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层级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实施针对性风险管理模式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将在本院随机选择的工作的护理人员共计100名作为研究资料,使用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模式对其的护理服务工作进行管理。然后比较管理计划实施前、后护士的知信行评分、管理计划实施前后的护理风险事件与投诉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在对研究对象管理计划实施之后知信行评分显著的要高于实施之前,数据进行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计划实施之后的护理风险事件与投诉事件发生率显著的比实施之前要低,数据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效果是很好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对性风险管理 医院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未实施风险管理前妇产科收治的住院患者40例作为参照组,另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实施风险管理后的住院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管理效果、工作质量。结果实验组总满意度97.5%高于参照组75%,实验组总投诉率2.5%低于参照组27.5%,实验组纠纷率5%低于参照组35%,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工作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后的妇产科护理,其护理工作质量具有明显提升,护患纠纷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 标签: 护理管理 妇产科 风险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7月基层医院收治的儿科患儿13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65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加入风险管理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并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为4.62%,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8.46%,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5.38%,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78.46%,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儿科护理管理当中,采用风险管理的办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风险管理 基层医院 儿科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3年9月起在急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内容,总结其护理方案并总结临床效果。结果近2年内62例风险事件中属护理差错的12例,风险不等于差错,而沟通问题、用药错误、标本送检、护理记录等是较为常见的护理风险。结论综上所述,急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强化护士风险意识教育,增强风险意识是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急诊护理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