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胃轻瘫(DGP)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约为50%一76%,临床症状主要为胃排空延缓,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状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血糖控制有较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比较明确的关于DGP的发病机制,有学者提出可能与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心理因素等有关。临床上对患者多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本文对优质护理对于DGP的治疗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胃轻瘫 优质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地纳入从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30例,接受PFNA治疗(PFNA组,n=15),接受DHS治疗(DHS组,n=15)。随访时间3~6个月。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情况,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PFN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DHS组(P<0.05),随访3~6个月后,根据Harris评分,PFNA组明显优于DHS组(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优于动力髋螺钉。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Harri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力髋结合转子稳定钢板与PFN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6例患者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予以动力髋结合转子稳定钢板治疗,实验组(33例)予以PFNA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切口长度(4.32±1.23)cm等临床指标显著更优(P<0.05)。结论PFN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

  • 标签: 动力髋 转子稳定钢 PFNA钉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对比治疗效果及其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远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2%,远高于对照组的77.3%(P<0.05)。结论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效果理想,还可提高满意度。

  • 标签: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皮肤鳞状细胞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剖宫产产妇应用缩宫素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10U与20U缩宫素行肌肉注射与静脉滴注。对比两组产妇用药前、用药5分钟与用药后10分钟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并无明显差异(P>0.05),从用药5分钟开始,应用缩宫素较多剂量的对照组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程度更大,用药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缩宫素会对产妇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因此临床上在达到缩宫效果时应采用小剂量用药,在安全性上更高。

  • 标签: 剖宫产 血流动力学 缩宫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压力控制法肺复张对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1例行脉搏轮廓法持续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和机械通气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患者均予以肺保护通气策略(LPVS),压力(PCV)控制法肺复张(RM),观察41例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肺复张时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与复张前比明显升高,P<0.05,复张后中心静脉压快速恢复基础水平,肺复张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脏指数明显下降,P<0.05,复张后可快速恢复至基础水平。结论对ARDS患者进行压力控制法肺复张时,会使患者的学流动力学有短暂的变化,复张后可快速恢复至基础水平,因此对ARDS患者进行压力控制法肺复张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58例,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对照组予以芬太尼与丙泊酚麻醉,每组79例。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HR、SBP、DBP明显下降,插管及拔管阶段,两组HR、SBP、DBP明显回升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结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均会影响血流动力学,但舒芬太尼影响波动小,更为稳定,适于老年患者的麻醉。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舒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男性急性尿潴留尿流动力学特征,评价检查的价值。方法以泌尿外科收治的老年人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始时间2015年2月,截止2016年8月,入选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50例,纳入病例组,选择同期未并发急性尿潴留的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并指导治疗。结果病例组完成检查43例,对照组40例;病例组最大逼尿肌压力、BC低于对照组,病例组逼尿肌顺应性、VMCC、BUA高于对照组,病例组逼尿肌不稳46.0%(23/50)出口梗阻20.0%(10/50)高于对照组则为22.0%(11/50)、0.0%(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治愈率94%(47/50)。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老年男性急性尿潴留可用于分析病因,指导治疗。

  • 标签: 尿动力学 男性 老年人 急性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LIPA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SLIPA喉罩组与气管插管组。术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脑电双频指数,同时在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入喉罩/气管插管即刻(T3),及其后3mim(T4)时各时间点抽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AE,NE水平。结果气管插管组T3时点SBP,DBP,HR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AE,NE在T3时点亦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结论全麻PLMA通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患者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

  • 标签: SLIPA喉罩 气管插管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替莫唑胺白蛋白纳米粒(TMZ-BSA-NPs)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药物动力学特性。方法制备TMZ-BSA-NPs和TMZ-Sol,给药后HPLC测血药浓度并计算、比较二者的药动学参数,研究TMZ-BSA-NPs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结果经药动学参数计算,TMZ-Sol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符合二室模型,TMZ-BSA-NPs的代谢过程符合单室模型。结论经药动学参数分析,TMZ-BSA-NPs的生物利用度好于TMZ-Sol,TMZ-BSA-NPs能够发挥更好的药效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替莫唑胺 白蛋白 纳米载体 血浆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依据指南推荐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0.2~0.7μg/(kg·h)治疗。对比两组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结果观察组用药后1d、3dH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前后MA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1dMAP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患者心率,同时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脓毒症 休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儿娩出前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术的重度子痫前期产妇40例,平均分为二组,C组选择联合阻滞麻醉,S组选择七氟醚吸入麻醉。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后2、5、8、10min及胎儿娩出时的MAP、HR,同时记录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和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量及新生儿1min、5minApgar评分。结果母体术中HR变化,S组与C组麻醉后比较2min和10min有差异,母体术中MAP变化,S组与C组麻醉后5min有差异。二组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有差异。二组产妇在胎儿剖出前麻黄碱使用率和胎儿剖出前使用麻黄碱总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胎儿娩出前血流动力学方面比联合阻滞麻醉更稳定,减少低血压发生率,降低血管活性药物在胎儿娩出前的使用,是一种相对安全可行的麻醉方式。

  • 标签: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 腰硬联合麻醉 七氟醚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微创内固定系统(Llss)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取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给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康复时间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对比,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1.6%,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更佳,它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内固定系统 动力髁螺钉内固定 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可视喉镜与直接喉镜下气管插管时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7月—2012年07月气管插管行全麻手术老年患者72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直接喉镜下气管插管,观察组患者给予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将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2—T4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二重指数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T5段的心率、二重指数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患者采用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能够降低其血流动力学的反应,减轻患者的二重指数与心率的波动,有效的提高了老年患者的围诱导期安全。

  • 标签: 可视喉镜 直接喉镜 老年患者 血流动力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护理要点和方法。方法应用PDT治疗CSC病人30例(30只眼),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实施相应护理措施,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PDT治疗后30例患者(30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无视力下降,并且在随访期间复发率为0,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未发现任何由治疗诱发的脉络膜毛细血管损害,如缺血、炎症等。结论PDT治疗CSC有利于视力的恢复和提高,系统而有效的护理对完成整个治疗及减少CSC的复发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动力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盐酸维拉帕米(英文简称为VH)药物树脂复合物制备和体外释药动力学。方法与强酸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发生相应交换反应以及其药树脂复合物于去离子水和0.5摩尔每升,1.0摩尔每升,2.0摩尔每升氯化钠以及0.5摩尔每升盐酸和0.5摩尔每升氯化钾溶液的释药性能研究。结果伴随温度升高,药物和树脂相应交换率增加。VH之Ke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结论VH和001×7型树脂交换过程是粒扩散相应过程控制。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发现,VH药物树脂复合物于去离子水里不会释放药物,然而释药速率会随着介质里离子强度发生增大而增加。并且VH于各类释放介质中释放是粒扩散相应过程控制,其粒扩散系数会随着释放介质里离子强度增大而增加。

  • 标签: VH 树脂复合物 制备 体外释药 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吡美拉唑血药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的特点。方法受试者口服吡美拉唑,在用药前后各时段采集血样,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线性范围25-4000μg•L-1;回收率95.5%-106.5%;日内精密度<6.8%,日间精密度<10.1%;药代动力学参数半衰期为22.55±1.54h,清除率为337.8±112.5L•h-1,达峰时间为2.66±1.55h,峰浓度为1584±466μg•L-1。MRT为22.01±1.25h,得出药物的消除时间慢,治疗的时间较长。结论吡美拉唑被人体吸收的速度较快,药物的半衰期较长,药物的作用时间较长,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吡美拉唑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动力学检查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干预价值。方法选择盆底器官脱垂者80例,Ⅲ度及以下者和Ⅳ度者各40例,对不同程度盆底功能障碍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记录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最大膀胱容积、最大逼尿肌压,了解腹压漏尿点。结果存在Ⅲ度及以下盆底器官脱垂者最大尿流率大于Ⅳ度者(P<0.05),平均尿流率大于Ⅳ度者(P<0.05),最大膀胱容积大于Ⅳ度者(P<0.05),最大逼尿肌压低于Ⅳ度者(P<0.05),腹压漏尿点压力大于Ⅳ度者(P<0.0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可作为盆底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一种辅助评判标准。

  • 标签: 尿动力学 盆底功能障碍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右旋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45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220例)与对照组(230例),两组均给予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和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给予盐酸右旋美托咪定辅助实施麻醉,对照组则给予丙泊酚实施麻醉,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结果两组T0、T1时间点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间点观察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0时间点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时间点收缩压高于对照组,但T2、T3、T4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0、T1时间点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间点观察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盐酸右旋美托咪定可有效确保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盐酸右旋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