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血液净化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炎性指标水平变化。结果透析前,两组各炎性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透析6个月后,观察组各炎性指标(Hs-CRP、IL-6、IL-8、TNF-α)较透析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以往常规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继而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维持性 血液透析 微炎症状态 认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企业人群亚健康状态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某企业的1600名员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亚健康评定量表》对所有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该企业员工中亚健康状态的人员,并对其进行亚健康状态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并对亚健康状态员工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后的健康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00名员工中亚健康状态员工占78.125%,亚健康人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分114.64±20.457分,健康人员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分135.47±22.658分,健康人员与亚健康人员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对亚健康状态人员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结果亚健康状态人员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分为125.67±32.543分,与干预前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们身体状态的重要因素,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了解员工的健康状态,提高员工对健康状态的认识,引导员工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最佳的健康效果。

  • 标签: 人群 亚健康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间,在我院选择8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心理组(n=40)和常规组(n=40),给予心理组患者心理护理,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心理组患者疼痛恐惧心理、担心手术风险、担心手术预后、担心手术费用等相关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可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手术室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头痛患者的诊断分型。方法随机抽取100例门诊头痛病例,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患者的脑血管功能状态,结合临床分析患者的头痛分型,指导治疗。结果5例动脉硬化患,10例血管狭窄,20例断偏头痛,14例非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患者,2例类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其它型功能性血管性头痛12例,25例紧张性头痛,阳性率占88%。结论TCD能无创、快速、便捷地对头痛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查和监测,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时便于血管性头痛患者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头痛 脑血管功能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管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接受营养管理,对两组患者营养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两组干预前营养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贫血、高磷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管理可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营养管理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状态引产后的患者进行监测和护理的意义。方法对24例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引产孕妇的病例总结分析。结果发生前置胎盘的高危人群是有妊娠史多次、经产妇及多产妇,进行剖宫产两次后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状态引产的病人发生产后出血的机率增加。结论出现胎盘前置极高的原因是经产妇及多产妇、有妊娠史多次和剖宫产史的患者,要增强对避孕节育宣传和教育。

  • 标签: 中期妊娠 胎盘前置状态 引产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3月接收的60例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患者进行护理,首先将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然后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焦虑评分没有明显差异,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较为积极,同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焦虑状况,因而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外孕 术后焦虑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改变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的疗效。方法以我院足月分娩初产妇41例为实验组,以同期收治的分娩初产妇4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治疗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方法对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产妇的心理状况,对照组心里状态的改善并不明显,治疗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初产妇的负面情绪,保证产妇产后的心理健康。

  • 标签: 护理干预 初产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1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焦虑状态,评价护理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都有所下降,其观察组下降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宫外孕 焦虑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伴有负性心理,从而了解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7月来我院进行心血管治疗的186名患者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状况的调查、评价,最后通过该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通过对患者的调查分析,在186名患者中有79名具有较轻的负性心理,7例存在严重心理障碍,32名存在明显负性心理,68名属于正常心理。结论通过上述的调查显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伴有心理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

  • 标签: 心血管 负性心理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持续状态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2008年8月-2012年1月间收治85例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病人的临床处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控制哮喘、吸氧、联合应用呼吸兴奋剂,个别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等措施,73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10例病人症状有所缓解,2例死亡。结论哮喘持续状态合并呼吸衰竭者应积极治疗,首先控制哮喘,然后使用呼吸兴奋剂,通过综合手段治疗,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死亡的发生。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哮喘持续状态 呼吸衰竭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心理状态以及分娩方式的有效性。方法将近三年到我院待产接受分娩的122例孕产妇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命名为对照组(常规产科护理)与观察组(常规产科护理+产前心理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有效性。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自信心分值、自然分娩、母乳喂养等明显较高(P<0.05),剖宫产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产前心理护理用于孕产妇的临床护理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对改善分娩方式、缓解负面心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孕产妇 分娩方式 产前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孕妇学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通量透析对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状态的作用。方法通过对66例长期透析患者分高通量透析组38例,普通透析组28例,观测透析前后两组清除溶质的不同和营养状态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F-HD与CHD在清除小分子物质如BUN、SCr等没有差别,在清除中分子物质如LP、β2-Mg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HF-HD透析后LP明显下降,而CHD不能清除LP。长期HF-HD患者营养状态比CHD患者明显改善,平均干体重增加,改良SGA评分下降,Hb、Alb亦较HD明显升高。结论HF-HD可以明显改善长期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

  • 标签: 血液透析 高通量 肾功能衰竭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次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一般血站300例首次献血者进行本次医学探究,并随机将献血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献血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比较两组献血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献血者的SAS得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献血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满意度为89.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数初次无偿献血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护理过程中进行针对性干预,能有效消除献血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了献血者的护理满意率,并愿意再次参加无偿献血。

  • 标签: 初次无偿献血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固定献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常室温下安静状态与沐浴、游泳、抚触后对新生儿血常规的影响因素,以正确指导临床提高诊疗效果,减少误诊率。方法将600例顺产或剖宫产足月新生儿按采血时的状态分为正常室温下安静状态组和沐浴、游泳、抚触后组,比较两组血常规的差别。结果新生儿WBC、RBC、HCT数值在沐浴、游泳、抚触后高于正常室温下安静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值沐浴、游泳、抚触后低于正常室温下安静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V、MCH、MCH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血常规在沐浴、游泳、抚触后与正常室温下安静状态下比较有一定差异,引起差异的原因多属非病理性改变,在临床实践中应综合分析,以免造成误诊。

  • 标签: 新生儿 血常规 影响因素 沐浴 游泳 扶触 安静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中家属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并提出护理对策,为提高护理干预效果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手术的患者家属90例为实验组,同期在我院收治的非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家属9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家属均进行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的调查,对比观察两组调查结果。结果实验组家属的焦虑程度更高,抑郁程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家属是手术中焦虑状态明显高于手术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多存在有较为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状态,需要护士给予干预,帮助患者家属降低不良情绪。

  • 标签: 恶性肿瘤 术中 家属 不良情绪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与心理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48例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调查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主要是悲观抑郁、顽固、侥幸以及焦虑恐惧心理。结论通过对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肺心病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56例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制定具体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护理,消除其不良心理因素,加快康复进程。结论及时掌握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加快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老年 脑梗死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