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处理好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作为医生所要具备的能力与基本工作之一。提前培养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技能,利于锻炼医患沟通能力,树立正确的观念,引导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利于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医学事业的长久发展。

  • 标签: 医学生 医患关系 培养 能力 正确价值观
  • 简介:摘要:处理好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作为医生所要具备的能力与基本工作之一。提前培养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技能,利于锻炼医患沟通能力,树立正确的观念,引导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利于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医学事业的长久发展。

  • 标签: 医学生 医患关系 培养 能力 正确价值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为对象,病例数58例,随机划分A组(常规护理)与B组(优质护理服务),均29例。结果:A组下肢静脉血栓、满意度与生活质量有异于B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期间,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显著,可以预防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同时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中央型肺鳞癌、小细胞肺癌与血肿肿瘤标志物的关系与联合诊断效果予以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 2016年 3月 ~2017年 7月收治的 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总结肺鳞癌与小细胞肺癌的 CT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 肺鳞癌与小细胞肺癌形态、密度、阻塞征象及支气管形态的比较( P<0.05); 除CA125、 CEA外, 细胞肺癌与肺鳞癌在CYFRA21-1、 proGRP、 NSE、 SCC方面的对比( P<0.05);除密度外, CT征象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形态、支气管形态、阻塞征象方面的对比( P>0.05)。结论 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使肺癌的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

  • 标签: 中央型肺鳞癌 小细胞肺癌 CT征象 血清肿瘤标志物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取尿液潜血检验的患者分别采取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的效果。方法:以120例接受尿液潜血检验的患者为例,所有患者采取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分别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对比两组不同检验方法的检验情况。结果: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的阳性率为38.33%,阴性率为61.67%,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阳性率为43.33%,阴性率为56.67%,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的灵敏性为87.5%,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42.5%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的特异性为82.5%,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78.33%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这两种检验方法的各有不足之处,因此,在临床上如果患者需要进行尿液潜血检验,可以根据个人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检验方式,如果将两种方式相结合,能够提高检验准确率。

  • 标签: 尿液潜血检验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 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年轻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病人使用不同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开始进行病例收集,一直到2019年12月结束,共收集到配合本研究的年轻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病人2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编号,然后对编号进行随机抽取,分为2组,实验组10例,用12mg/(m2·d)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对照组10例用8mg/(m2·d)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对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进行对比,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消胃肠道反应、感染、肾功能损害、出血和心脏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均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死亡率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显著(P

  • 标签: 年轻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去甲氧柔红霉素 死亡率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重症护理人才培养一直都是医院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点,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我国的医疗体系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重症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但随着近年来各类灾害频发,灾害重症护理也越来越成为当下护理工作的重点。相对于传统的重症护理,灾害重症护理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更高。基于此,本文就灾害与重症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进行了探究。

  • 标签: 人才培养 灾害与重症护理 模式 实践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大中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从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向数据集成化的方向转变。在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技术团队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医疗信息系统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使得医院既懂得医院管理,又懂得信息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匮乏。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运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加强医院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培养,已成为当前医院领导所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 标签: 医院信息化 人才培养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补肺散结方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价值。方法:取 2017.01~2019.04接收 8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以随机法分为 2组,对照组( n=40同步放化疗),试验组( n=40同步放化疗 +补肺散结方),对比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近期疗效对比试验组( 92.50%)较对照组( 85.00%)高, 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对比试验组( 17.50%)较对照组( 50.00%)低, P<0.05。结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补肺散结方联合同步放化疗对提高治疗安全性效果理想。

  • 标签: 补肺散结方 同步放化疗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近期疗效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二陈汤和桃红四物汤基础上化裁而成的祛痰清瘀方通过活化CREB上调自噬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的致炎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oxLDL诱导HAEC炎症模型,经相应含药血清处理,应用ELISA定量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6和IL-8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HAEC中IκBα、NF-κB p65和CREB的表达及p65和CREB的核转位,HAEC自噬活性及自噬组件蛋白PIK3C3、Beclin1、Atg7和Atg14的表达,以定量PCR评价HAEC自噬相关基因PIK3C3、BECN1、ATG7和ATG14的转录活性,并通过操控CREB表达影响自噬,以研究祛痰清瘀方的作用机制。结果:与oxLDL组相比,祛痰清瘀方能够显著抑制oxLDL诱导HAEC分泌IL-1β、IL-6和IL-8的作用,减少p65蛋白水平,阻止其核转位(P

  • 标签:  祛痰清瘀方 动脉粥样硬化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T细胞免疫功能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所收治的8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设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剂进行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指标以及T 淋巴细胞及亚群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儿在肺功能指标以及T 淋巴细胞及亚群水平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十分突出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提升T淋巴细胞及亚群水平,临床价值较高,可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布地奈德 孟鲁司特钠 T细胞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分子靶向药物,为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抑制剂新药,目前研究较多的在于治疗胃腺癌的治疗,对延长患者总生存期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疗效显著,对肺部肿瘤研究甚少;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之一。本项研究在于评估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41例经手术、纤支镜、肺穿或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等病理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结合患者全身影像学检查中晚期患者进入本项研究。将4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试验组加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剂量为每次500mg,每天一次口服,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事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评价标准、卡氏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客观有效率为、疾病控制率为、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大部分为Ⅰ-Ⅱ级,仅需要对症支持处理或不需处理。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既往化疗失败的中晚期NSCLC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有效控制中晚期NSCLC患者病情进展,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肺癌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安全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9年 1月~ 2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 1042例,来源于门诊、肾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均进行尿分析检查以及尿沉渣镜检,以镜检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 1042例患者,尿镜检查其中阳性 458例,阴性 584例,尿分析仪检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 100.00%、 90.41%、 89.11%、 100.00%、 94.63%, kappa检验系数 k=.94,属于高度一致,尿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 +、 ++、 +++均存在不一致情况,尿分析检查阴性结果高于尿沉渣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查存在误漏诊情况,特别是若阳性的患者,可能误诊为阴性,需建立合适的抽检、报警规则,提高复查的水平,合理进行镜检,避免误漏诊。     [关键词 ]尿液潜血;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产生原因较复杂,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结石、肿瘤、间质性肾炎、上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统疾病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系统疾病有关,目前血尿产生的具体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许多患者因此错过了急性期最佳治疗干预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临床上对于血尿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尿液分析仪、镜检,近年来尿液分析仪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尿液分析的主要方法,操作简单,但近年来出现过渡依赖尿液分析仪情况。本次研究尝试对比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进行尿潜血分析,分析两种技术的特征、优势利弊。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 2019年 1月一 2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进行尿红细胞检查;②临床资料完整。入选对象 1042例,其中男 710例、女 332例,年龄 8~ 8l岁,平均( 43.1±10.3)岁。门诊 561例,住院部 471例,来源于肾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     1.2方法    尿分析仪选择 URIT及配套尿液干化学试纸条、质控品,同时有形成分分析仪清洗液以及维护液质控品。显微镜选择日产生 Olympus制 CX31生物显微镜。严格按照仪器设备操作,医院建立有尿检验质控体系,尿液采集采用一次性离心刻度管完成。室内质控所采用的自控试纸等材料与设备均进行质控图分析,仪器精密度达到要求。从离心管中取出混匀的尿液 10ml,以试纸浸润 2s,吸净残余尿,上机,严格按照仪器以及试纸跳说明书操作,检测后记录原始数据,并人工审核修整。而后进行显微镜检,将 10ml,尿液置于离心管中, 400×g, 1500/min,离心 5min,放弃上层尿,保留沉淀物 0.2ml,由 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双盲法进行镜检,低倍镜下观察视野内 RBC计数,以沉渣镜检法作为终检标准。报警方案:若尿有形成分红细胞( RBC)经人工图片修正或与尿镜检结果不符,则报警。     1.3观察指标    以镜检作为金标准,分析尿分析检查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指标采用符号 n、 %表示,采用 x2检验或 Fisher精确性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一致性检验采用 kappa检验,以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尿液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     1042例患者,尿镜检查其中阳性 458例,阴性 584例。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 100.00%、 90.41%、 89.11%、 100.00%、 94.63%,    尿分析仪检查与镜检查的结果如下表 1,两者一致性 kappa检验系数 k=0.94,属于高度一致,尿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 +、 ++、 +++均存在不一致晴况,尿分析检查普遍存在阳性强度偏低情况。尿分析检查阴性结果高于尿沉渣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尿常规的检查方法较多,对于血尿的检查主要包括肉眼检查、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仪器检测等,肉眼检查可判断明显的血尿,其主要通过观察尿色、成分、透明度,或直接试纸检查酸碱度,以判断是否异常,但对于潜血即少量出血,肉眼判断较困难,肉眼检查仅能判断严重的异常。镜检可分为非染色以及染色两种,主要采用非染色法,操作简单。尿分析检查主要包括全自动尿分析仪、干化学法尿分析仪,也是本文中的尿液分析仪,能够分析尿液中的细胞含量、比重,并进而分析管型。但需注意的是不同型号仪器所使用的化学方法不尽相同,精度也存在差异。正常人新鲜尿中含有的细胞成分相对恒定,有上限,如潜血检查针对红细胞,正常人新鲜尿仅含有 0-2/μl。大量报道显示,尿分析仪检查与干化学法的一致性程度较高,基本取代了人工干化学法检查,加之价格适中、开机时间短,得到普及。    但尿分析仪检查并非万能灵药,作为一种检查设备,不可避免会出现误差,从而导致误漏诊。本次研究显示,尿分析仪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 100.00%、 90.41%、 89.11%、 100.00%、 94.63%,達到较高水平,误漏诊的主要集中在“ +”、“ ++”与“ -”之间的鉴别上,尿分析仪限于其自身的技术特点、精度,对于“ +”、“ ++”,可能受其他因素干扰,导致强阳性转变为弱阳性,弱阳性鉴定为阴性。    近年来,全自动分析仪发展迅速,精密度高、受主管因素影响小,同时还有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易于开展质控,但价格昂贵,同时仍需要人工复检,尚未得到普及。    综上所述,尿液分析仪检查存在误漏诊情况,特别是若阳性的患者,可能误诊为阴性,需建立合适的抽检、报警规则,提高复查的水平,合理进行镜检,避免误漏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内重症肺炎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入住ICU的重症肺炎患者中选择110例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实验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相关指标。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细胞免疫以及营养状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内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以及营养状态,其具有较高的作用。

  • 标签: ICU重症肺炎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细胞免疫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在我国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两大国家战略以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健康职业教育急需从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上回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波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重要的战略支点国,近年来致力于大力培养职教健康人才,其人才培养策略和经验可为我国加快推进构建高质量职教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健康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一带一路 波兰 职业教育 健康服务人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STS教学方法应用于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效果。方法:选择本校 2018级两个班级共 100例学生,统一接受 STS教学方法应用于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分析 STS教育模式在学生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创新素养培养的积极效果。结果: 100例学生在接受 STS后,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创新素养,对确保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具有显著效果。结论:为培养现代化发展所需人才,全方位提高大学生创新素养,对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价值,采用 STS教学方法应用于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效果,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 标签: STS教育 大学生创新素养 常见问题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生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其全面发展和提高,在教授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操作技巧,提高医学技术和能力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以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需要创新和转变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模式,积极的构建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模式,以更好的适应现代医学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本文主要探究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有效途径和方法,希望对这方面教学实践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有所帮助。

  • 标签: 医学生 人文素养 培养模式 构建 意义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率的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于2019年开始落实护理干预对策,抽取护理干预措施前后一年间呼吸内科的痰培养标本送检情况,对比分析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 落实护理干预措施后一年的痰培养标本送检率及平均留取时间明显少于落实护理干预措施前一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呼吸内科 痰培养标本 送检情况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