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如果我们不借新一轮续修新志的机会修正上届志书中的缺点和错误,将造成不好的影响。2其一,这些缺点和错误如任其存在,就会以讹传讹,贻误后人,留下历史的遗憾。其二,广大读者面对志书中的种种差错,会起疑生畏,一些志书将成为今人不能用、后人不敢用之书,严重削弱了志书“资政、存史、教化”的功能,影响“志属信史”的价值。其三,上届修志,全国各地运用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规模之大是历史上任何朝代不能比拟的,部分志书的差错会影响整体声誉。

  • 标签: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工作任务 质量需要 历史责任
  • 简介:幼儿自主探究能力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核心能力,是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的素质基础。幸福幼儿园聚焦'幼儿自主探究模型及其教师支持策略模型的研究',展开长达8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支架幼儿自主探究的‘四疑’模型'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五步’策略模型'。

  • 标签: 幼儿自主 探究疑 支持策略
  • 简介:尚钺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但在1960年被冠以"修正主义"遭受批判。这场批判起源于学者之间的一场学术论争,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逐渐由学术批评发展成为政治批判。先是他的著作被批评犯有"教条主义"错误,随后他的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被指责为推翻和修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他为自己的观点和处境申辩时,又被当作"修正主义"加以批判。这是教条化的理论和"左"倾政治联合制造的悲剧。

  • 标签: 尚钺 批判 教条主义 修正主义
  • 简介:杨茂公铜灯是1996年4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会宁县城北莲花山下清理发掘的一座砖室墓中出土、1997年10月由会宁县博物馆移交白银市群艺馆收藏的一件文物。本文根据新获铜灯铭文资料,重新推定杨茂公死于皇统五年(1145)正(戊寅)月初二(戊申)日,修正铜灯的制作年代为金皇统六年(1146)。同时,就铜灯铭文所记的杨茂公出生时间进行了分析,认为铭文中"丁巳相乙亥月丁卯日"(即熙宁十年十月丁卯日)是不正确的,可能为宋熙宁七(甲寅)年(1074)十(乙亥)月初三(丁卯)日或熙宁十(丁巳)年十一(壬子)月二十(丁卯)日。由此,可以进一步推知杨茂公墓构筑始于金皇统五年(1145),完工于皇统六年(1146),是陇右地区具有准确构筑年代的一座金代早期墓葬,对研究陇右宋金时期葬制葬俗的演变,尤其是探索北宋与金交替之际包括今会宁县在内的祖厉河流域文化面貌的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杨茂公 铜灯 祖厉河流域 金代墓葬
  • 简介:本文在建立人口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GCPA模型的运用,对西藏2008—2011年的人口安全水平现状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西藏人口安全现状的总体水平虽然有所上升,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

  • 标签: 西藏 人口安全 评价 GCPA模型
  • 简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以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为基础和开端,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并确立起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内在逻辑发展的最高成就。"中华民族"作为现代民族符号与中国既有疆域相对应,以国家认同为基础,也就获得了确定性的内涵和稳定的边界,这一民族符号符合中国社会整体利益,获得广泛认同,成为重要的精神力量和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如何利用这一符号阐发其凝聚民族力量、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主张,修正和限制民族主义的内在缺陷,指引和塑造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成为当代中国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关注的重要议题。

  • 标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 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形塑与修正
  • 简介: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本文计算了2000--2012年以来西宁市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由此得到的生态盈余,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其结果,发现西宁市目前处于绝对的生态赤字,说明西宁市土地的供给和需求不一致,西宁市土地利用正在远离可持续性发展。

  • 标签: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西宁市 土地利用 可持续性
  • 简介: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理念,构建全面系统的活态传承绩效评价体系对引导活态传承的规范执行,客观科学评价其传承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民族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绩效评价为研究内容,通过文献分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内涵和路径进行了理论阐释;并结合专家问卷法,筛选出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活态传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随后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了民族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绩效评价模型

  • 标签: 民族地区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 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