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简介:南朝梁元帝萧绎(508—554)所作《职贡》画像与题记,是研究南北朝时期历史地理与中外关系的重要史料。惜《职贡》今存北宋摹本残阙严重,仅存十三国题记,学者每引以为憾事。

  • 标签: 题记 南朝 佚文 南北朝时期 中外关系 历史地理
  • 简介:地方志源远流长,一向以官修为主,传世经典自然也多为官修志书。唯始修于光绪十一年并于民国十年印成的《武缘县经》,凡例规范入志门类及其内容极为详尽且有创新,整体编修得法,体例齐备,运用恰当,内容翔尽实用,图表精到,突出稽考史料和调查资料入志,颇具"乾嘉遗风"。因此,不仅为同时代人推崇为"私家著述之善本",入藏京师国史馆,也为后来方家共识,为世称道,饮誉志界。但涉及作者、编修始末和传世版本等一些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尚待进一步关注和探究。

  • 标签: 民国 武缘县图经 黄君钜 黄诚沅
  • 简介: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件帛,原图无题,整理者据帛图中“物则有形”四字为题。目录首见於2004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第90页)。其具体内容,最早由陈松长先生撰文介绍并研究。

  • 标签: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三号汉墓 文物出版社 学说 道家
  • 简介:清《广西舆地全》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普通地图册,测绘历时六年。在完成之时,广西巡抚奏清廷奖励测绘舆图的有功人员,得到皇帝的允准。从光绪二十一年起的13年中,有三位广西巡抚和一位两广总督先后分别审检和主持重印该图册,形成光绪二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一年和三十三年四个重印版本。这说明在晚清的不同时期,广西最高行政长官对地图的重视,还反映当时地图在广西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 标签: 广西舆地全图 广西 光绪
  • 简介:民国初年,洛阳附近出土汉石经《春秋》残字,颇异於今本三家之经文,罗振玉、张国淦、马衡等咸有考证。其考证约有二端,一则推定碑格式,二则考释残字与今本互异者。汉石经碑格式,常例为行70字,但第二石阳面僖公篇为行72字,阴面昭公篇为行71字。罗、张、马俱未能揭示,故论断时有误差。残字与今本互异者,主在羡夺,羡夺之推断,又与《公羊》义例相关。而诸家论及羡夺与《公羊》义例,多可补正。今一一表襮之,终以复原之碑,或有裨於《春秋》经文之校勘与《公羊》义例之辨析。

  • 标签: 熹平石经 《春秋》 碑图 马衡
  • 简介:《新疆志》是一部清末官修省志,详细记述了新疆的历史地理、人物风情等情况,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新疆志》版本较多,本文主要论述了通志局本和东方学会本的版本信息和印行情况,详细介绍了这两种版本的现存状况和具体信息,考察了它们印行的某些具体细节,指出通志局本有117册本和64册本两个版本。此外,本文还探讨了通志局本和东方学会本之间的差异。

  • 标签: 《新疆图志》 局本 通志 学会 东方 版本信息
  • 简介:本文利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乾隆年间摹绘《皇清职贡》绘卷,在理清其现存版本及绘制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满汉文图说,阐明该绘卷中对各“民族”、“国家”的具体表述及当时的清朝与这些“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实质,并以此探讨清朝是怎样统合国内各“民族”、各“集团”,怎样认识和对待其他“国家”,自身又是怎样的一个“政权”或“国家”的问题。

  • 标签: 《皇清职贡图》 民族 国家
  • 简介:当全长618米、宽2.5米的巨辐卷轴画--被批准选入了世界吉尼斯之最时,作为一位五屯艺术(热贡艺术)的艺人乐和先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这是家乡的艺术放出的异彩.

  • 标签: 乐和先 图记 土族屯
  • 简介:宋代学者聂崇义在中以'轭'释'衡',将'轭'与'衡'看作同一物件.其误当是承源于汉儒包咸.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考证,指出了聂氏与包氏的疏误,说明在古代车制中'衡'与'轭'虽有联系,但更有区别,二者并非同一物件.

  • 标签: 车制 《新定三礼图》
  • 简介:盛世修志。《于田县志》是在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都趋于成熟的条件下出版的。1984年9月,于田县史志办成立后,着手制定规划、组织队伍,全面开展了地方志编修工作。可是,要在这样一个汉族人口仅占2%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修志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县委、政府要求《于田县志》初稿在1987年完成,但因人员几经变动,延误了修编进度。

  • 标签: 修志工作 少数民族聚居区 精神 于田县 编修工作 汉族人口
  • 简介: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之封,是妈祖信仰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学界也基本认定妈祖显圣救助赴高丽使团路允迪一行这一事件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以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经》为第一手资料,证明《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所记的妈祖在海上显圣护佑北宋使团这件事是不可信的,这应该是妈祖信仰者的附会。

  • 标签: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 妈祖信仰
  • 简介:<正>在有清一代画坛上,满族画家人才蔚起,作品浩如烟海。清中期宗室画家永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永瑢号九思主人,清高宗第六子,封质庄亲王。他聪颖好学,多才多艺,诗书画俱工。传世作品有《九思堂集》。永瑢出身于天潢贵胄,爵位显赫,政途平稳,同皇权正统的向心情绪较为明显,诗画作品

  • 标签: 画家 诗书画 诗画作品 蔚起 烟海 朔风
  • 简介:<正>清代驻锡北京的喇嘛被称作驻京喇嘛,他们在弘扬黄教上起着较大的作用。清朝赐予他们国师、禅师等名号,这些转世活佛即驻京呼图克图,他们均为康熙、雍正年间,以敕命被迎请至北京的。清廷在京师赐予他们坐床寺以为居住。为了避暑,他们一般夏季住在多伦诺尔的坐床寺。作为转世活佛,他们也承袭驻京呼图克图的地位和头衔,到了清末,驻京呼图克图有十二人。《光绪大清会典事例》974卷“理藩院·喇嘛封号”中所见的有:章嘉、噶勒丹锡哷、敏珠尔、济隆、洞科尔、果蟒、那木喀、鄂萨尔、阿蔗、喇果、贡唐、土观呼

  • 标签: 塔尔寺 噶尔丹 理藩院 喇嘛教 活佛 多伦诺尔
  • 简介:2005年7月,荔湾区政协开展西关饮食文化的专题调研,意外地发现原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大师莫伯治先生于1980年为十甫路百年老字号陶陶居所绘的一幅建筑手稿,其时旨在为在“文化大革命”前后屡遭破坏的茶楼建筑探索复原之路。“文革”,中陶陶居改名为东风楼,取意于毛泽东主席“东风压倒西风”的一段论述。其间东风楼的内外空间、立面形象都被弄至面目全非。

  • 标签: 手稿 设计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文化大革命” 专题调研 饮食文化
  • 简介:思维导是一种创造性的、有效的记笔记的方法,也是极佳的记忆路线图,它能帮助人们改善思维习惯,提高记忆力和办事效率,被誉为21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那么如何让科学、高效的思维工具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呢?我们在略读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 标签: 学语文 自主学习 办事效率 大脑潜能 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
  • 简介:自1981年在四川省甘洛县首次发现尔苏沙巴文象形文历书等苯教文献以来,部分学者提出系"虎推地球"和"虎转四季"。文章作者经过多年田野调查,对几种藏族苯教《历书》的相关图画文字进行比较研究发现,30年来学界一致认为的"虎推地球"和"虎转四季"实际上是"年煞"和"月煞"运行的语,即"煞语。在尔苏沙巴文中并没有"虎推地球"一说。

  • 标签: 苯教文献 尔苏沙巴 象形文字 虎推地球 图语
  • 简介:南朝梁元帝萧绎(508—554)所作《职贡》画卷,今存世有三种摹本,第一种传为唐阎立本摹本,藏台湾“故宫博物院”,着绿称唐阎立本《王会》,内容为鲁国等二十四国使者着色画像,每段以楷书署明国名;第二种传为南唐顾德谦摹本,藏台湾“故宫博物院”,着录称《梁元帝番客人朝》,内容为鲁国等三十三国使者白描画像(共三十五段,其中重复二国,失题名二国),

  • 标签: 南朝 故宫博物院 佚文 题记 阎立本 摹本
  • 简介:《全海图注》是山东巡抚宋应昌编绘的海防。全海系包括此注与受其影响而绘制的《筹海重编·万里海图》,及以后者为基础绘制的《虔台倭纂·万里海图》。该系具有三个突出特征:营兵制的职官系统;港澳标注着停泊各种方位风向、数量不等的船只,或至周边的距离;沿海则保留着部分卫所。全海系背后隐藏着绘图者对当时海防思想的抉择。

  • 标签: 《全海图注》 全海系 海防思想 营兵制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