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儿童患者应用静脉留置在其临床护理过程中所能够起到的效果及具体操作方法。方法 对2019年4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儿童患者共计104例的患儿资料进行收集,并随机抽样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实验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患儿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静脉留置护理,随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测评。结果 临床护理满意度测评的结果表明,应用静脉留置的实验组患儿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水平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临床实验的结果表明,静脉留置针对于儿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体验改善,增进患儿及其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小儿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留置留置时间对新生儿穿刺处皮肤的影响。为得出新生儿最佳静脉留置留置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四川省成都市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需外周静脉留置输液的52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静脉留置留置时间和穿刺部位皮肤状况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 新生儿静脉留置时间与皮肤并发症有时间上的显著渐进性。结论 新生儿静脉留置最佳时间为3 d内,超过5 d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皮肤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老年静脉留置患者,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静脉留置率的影响。方法:抽取2021.03-2021.09于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计64例,计算机1:1随机数列行组别分设。常规组(常规管理,n=32),分析组(品管圈管理,n=32)。管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留置留置情况及留置时间。结果:分析组留置留置时间情况优于常规组,数据比较有意义(Z=1.987,P=0.047);分析组留置留置时间为(2.88±0.23)天,常规组留置留置时间为(2.19±0.27)天,数据比较有意义(t=11.004,P=0.000)。结论:针对行静脉留置的老年患者,给予品管圈活动下指引下的管理模式,利于改善留置留置情况,延长留置时间,可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留置针 老年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为预防静脉留置所致静脉炎给予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参与此次研究患者选自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行静脉留置输液患者56例,将其以盲选形式均分两组(对照组、观察组)。通过数据分析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实施护理干预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占比5例(20.8%)、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占比仅有2例(6.2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2.8±2.8)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8.8±1.8)分,对比分析数据观察组在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后静脉炎发生率更低,其护理满意度评分更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对比性,可进行统计学研究(均P

  • 标签: [] 标准化护理流程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深静脉置管以及静脉留置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研究选取在本院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102例,诊治时间段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按照抽签法对患者进行处理,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在化疗中,参照组应用静脉留置,实验组选取深静脉置管,对两组患者穿刺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命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相比于参照组较高;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生命质量相比于参照组较优(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相比于静脉留置,深静脉置管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穿刺一次性成功率,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肿瘤患者 静脉留置针 深静脉置管 化疗
  • 简介:摘要  目的:静脉留置穿刺部位不同对静脉渗出外渗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静脉留置输液渗漏患者15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于2020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1月,并且采取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不同部位静脉穿刺留置治疗对渗漏的影响。结果:(1)对15例患者渗漏部位统计,上臂静脉穿刺渗漏占比60.00%,手背静脉穿刺渗漏占比20.00%,下肢静脉穿刺渗漏占比13.33%,头部静脉穿刺渗漏占比6.66%。(x2=13.276,p=0.012),组间数据有差异。(2)对15例不同部位穿刺渗漏面积统计,下肢静脉部位4.34±0.76(cm2),上臂静脉部位为2.71±0.32(cm2),头部静脉部位为1.35±0.21(cm2),手臂静脉部位1.02±0.19(cm2),(t=4.723,p=0.023),组间数据有差异。(3)对不同部位穿刺留置使用时间统计,手背静脉部位为60.24±7.38(h),下肢静脉部位为42.19±5.38(h),上臂静脉部位为30.33±4.59(h),头部静脉部位为24.73±3.65(h),(t=4.774,p=0.023),组间数据有差异。结论:静脉留置穿刺部位选择中,上臂静脉穿刺渗漏占比最多、渗漏面积下肢静脉穿刺最大、手背静脉穿刺留置使用时间最长,临床开展静脉留置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穿刺部位,以提高患者静脉留置使用效果。

  • 标签: 静脉渗出 留置针 不同部位 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小儿门诊输液中心留置使用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留置的使用率为活动主题,家属对留置的认知度、接受度及使用率进行现况调查,分析留置使用率低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留置使用率上升至79%,目标达成率为181.14%,达到目标值。结论  应用品管圈可以提高小儿门诊输液中心留置的使用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小儿门诊输液中心 留置针 使用率
  • 作者: 汪旭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7期
  • 机构: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4
  • 简介:目的:对急诊护理中采用不同部位静脉留置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提升当前急诊护理静脉留置的治疗效果,提升抢救成功率,以颈外静脉穿刺和四肢静脉穿刺两种不同部位静脉留置输液作为对比项,以本院6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静脉留置穿刺,观察患者在不同静脉输液下的效果。结果:经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过程中,颈外静脉留置输液效果最佳,但是实际的急诊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最有效的输液方式。

  • 标签: 静脉留置针;急诊护理;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低龄患儿入院就诊通常需要很长时间的连续性输液,采用静脉留置护理方式能让患儿的不适感觉和痛苦得到大幅缩减。需要注意的是,留置操作虽然成功率较高,但也存在失败风险,给治疗护理造成负面影响,更严重影响患儿的救治速度。本文的主要探讨内容就是产生留置失败的成因,有针对性地研究应对方案,希望就此问题与业界内行共同研究。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小儿护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留置针对儿内科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儿内科从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接收住院治疗的98名患儿作为调查对象,其中49名患儿分为管理组,另外49名患儿化分为对照组,给对照组患儿给实施规护理,而观察组患儿除了给予常规护理外把静脉留置应用在护理日常工作中,观察管理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把静脉留置应用在儿内科护理日常工作中,可以减轻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的各种不适感。结论:静脉留置的使用在儿内科的护理工作的应用中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儿科护理 静脉留置针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风险管理对小儿静脉留置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于我院静脉留置患儿随机抽取5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护理用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留置时间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未见皮下血肿、液体渗漏、静脉炎、血栓,合计0例(0%),较对照组6例(21.43%)显著减少。观察组平均留置时间(3.85±0.80)d,家属满意度(89.21±5.60)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2.00±1.17)d,家属满意度(80.76±4.37)分]。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静脉留置患儿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规避留置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延长留置时间,更容易得到家属的认可,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 护理风险管理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化疗患者应用静脉留置期间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7月-2021年收治的72例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均予以静脉留置干预,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留置留置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留置留置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比较不良反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P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化疗 留置时间 不良反应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儿科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临床中针对儿科疾病的治疗及护理研究也逐渐增多,与其他科室相比,由于儿科患儿的年龄相对较小,治疗依从性较差,加上患儿的自制力差、血管纤细,因此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也相对较低,导致临床中的医患纠纷发生率也逐渐升高[1]。静脉留置被称为套管,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操作简单和静脉留置时间长等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尤其是在儿科的静脉输液护理中,静脉留置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护理工作量,发挥出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儿科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106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留置组,分析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以其为患儿的静脉输液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 标签: 儿科 静脉留置针 护理满意率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内科应用BD静脉留置,患者精选穿刺的使用方法与步骤,及临床常见相关护理对策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150位应用BD静脉留置穿刺患者,对患者实施护理情况进行分组研究。结果:通例组置留成功率92.00%,并发症发生率28.00%,明显高于护理组98.67% 、8.00% ,组间数据P

  • 标签: []BD静脉留置针 相关护理问题 肾内科 价值体现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儿科患儿共10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静脉留置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一次性静脉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4例患儿。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控制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儿科患儿不良反应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儿科患儿实施静脉留置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不良反应控制情况,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科护理 静脉留置针 应用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护理中以静脉留置施治的意义。方法:试验者是2021.04至2022.04在医院急诊输液室治疗的病患数量共计100例,采取随机信封法均分2组,均接受急诊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静脉留置,观察组采取安全型静脉留置,比对组间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病患相比,观察组病患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观察组病患液体外渗/脱率较低,观察组病患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以静脉留置进行治疗,可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液体外渗或脱情况发生,同时还能增加病患对护理工作认可度,适宜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静脉留置针 施护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科静脉留置在护理使用中的问题并总结措施。方法:回顾本院自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之间收治的妇科疾患70例展开研究。以挂号前后顺序分组,35例先入院患者为对照组,施行静脉留置的常规护理,后入院35例为观察组,施行静脉留置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发生外渗/脱、堵塞、静脉炎、皮肤过敏/肿痛、静脉血栓的案例数与占比;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外渗/脱、堵塞、静脉炎、皮肤过敏/肿痛、静脉血栓的占比偏低,患者满意度偏高,(P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妇科 护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护理中静脉留置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为患儿的输液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2月我院儿科的80例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儿均接受静脉输液,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静脉穿刺及护理干预,不留置静脉留置,实验组患儿接受留置静脉留置及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干预总有效性、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干预总有效性95%,高于对照组的7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15%;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7.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小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固定方法在使用静脉留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静脉留置应用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静脉留置固定,观察组进行改良固定方法。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改良固定方法 静脉留置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静脉留置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方法:选择我院儿科自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参考对象,按照其静脉穿刺方式护理模式的不同,由所有调查人员将入选患儿进行数字化、随机的分组,每组患儿的数量均为60例,其中60例应用普通穿刺方式护理的患儿全部纳入至对照组中,而剩余的60例患儿则将普通穿刺更改为静脉留置针对性护理干预,由临床调查人员负责统计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两项数据结果。结果:在对照组纳入到此次临床研究工作的60例患儿中,18例患儿表示对此次临床护理非常满意、27例表示满意、15例则表现出极大的不满,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该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75%;在试验组纳入到此次临床研究工作的60例患儿中,35例患儿表示对此次临床护理非常满意、20例表示满意、剩余5例则表现出极大的不满,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该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1.67%,通过数据结果的比较得知,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留置能够有效的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满意度,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发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护理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