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结核检测中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验结果与常规痰涂片检验结果对比。方法:纳入1246例,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结核检测的患者,采集患者的痰液样本,分别采用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验与常规痰涂片法进行结核检验,对比检验结果,分析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验与常规痰涂片用于结核病早期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结果:PCR结核分枝杆菌DNA的阳性检出率15.08%与常规痰涂片的9.68%相比明显更高,P<0.05(x2=19.168);PCR用于早期结核诊断的灵敏度98.62%、特异度99.08%以及准确度99.01%与常规痰涂片的63.30%、93.12%以及88.56%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x2=88.229,x2=57.381,x2=133.728)。结论:对于结核患者而言,进行结核检验时,采用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验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与常规痰涂片检验相比均更高,可以更加简便、快速的检出患者的结核感染情况,在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中效能更优,可以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结核菌检测 PCR 结核分枝杆菌DNA 常规痰涂片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结核检测中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验结果与常规痰涂片检验结果对比。方法:纳入1246例,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结核检测的患者,采集患者的痰液样本,分别采用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验与常规痰涂片法进行结核检验,对比检验结果,分析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验与常规痰涂片用于结核病早期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结果:PCR结核分枝杆菌DNA的阳性检出率15.08%与常规痰涂片的9.68%相比明显更高,P<0.05(x2=19.168);PCR用于早期结核诊断的灵敏度98.62%、特异度99.08%以及准确度99.01%与常规痰涂片的63.30%、93.12%以及88.56%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x2=88.229,x2=57.381,x2=133.728)。结论:对于结核患者而言,进行结核检验时,采用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验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与常规痰涂片检验相比均更高,可以更加简便、快速的检出患者的结核感染情况,在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中效能更优,可以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结核菌检测 PCR 结核分枝杆菌DNA 常规痰涂片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和常规痰涂片检验结核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7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均先进行常规痰涂片检验后,再实施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以痰培养法检测结果为依据,对比两种方式的检测结果和效能。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结核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常规痰涂片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痰涂片检验相比,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结核的价值更高,更适用于早期筛查和诊断肺结核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 常规痰涂片检验 结核菌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结核检验中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和常规痰涂片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2年11月-2023年11月间对我院就诊疑似结核患者9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和常规痰涂片检验,以罗氏固体培养基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高于常规痰涂片检验,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在进行结核检验中采用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法呈现出较高准确率,具有极高诊断效能,能够为临床结核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值得应用。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 常规痰涂片检验 结核菌
  • 简介:目的:评价以薄层CT为引导的支气管灌洗液结核涂片和培养的阳性率。方法:127例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接受经薄层CT为引导的支气管灌洗检查,分析薄层CT征象和结核涂片和(或)培养的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经薄层CT为引导的支气管灌洗液涂片和(或)培养的阳性率为51.2%(65/127)。以薄层CT征象微结节、结节、磨玻璃影及薄壁空洞、支气管扩张以及支气管规则狭窄引导下的肺叶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沉渣抗酸杆菌涂片和(或)培养阳性结果低于阴性结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76,x2=8.54,x2=29.32,x2=45.12;P〈0.001);以薄层CT征象树芽征、实变、厚壁空洞、虫蚀样空洞、支气管不规则狭窄以及支气管黏液嵌塞引导下的肺叶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沉渣抗酸杆菌涂片和(或)培养阳性结果高于阴性结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3,x2=8.90,x2=18.87,x2=8.90,x2=10.78;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厚壁空洞是灌洗阳性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薄层CT引导支气管灌洗可以提高结核涂片和培养的阳性率。

  • 标签: 肺结核 薄层CT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简介:患者,男,32岁。主因躯干、四肢出现红色皮疹伴鳞胭20余天,于2011年3月10日就诊。患者20d前咳嗽、乏力,但无发热、咳痰等症状,当地医院为排除肿结核,给予结核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

  • 标签: 银屑病 寻常性 PPD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耐药结核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心理情况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接诊的4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整体更高,不良情绪发生率整体更低。结论:在实际护理耐药结核病患者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心理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耐药结核菌病 患者 心理状况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着重探讨痰涂片结核检验与抗原胶体金法检验在肺结核早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肺结核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患者。对照组采用抗原胶体金法检测,观察组则采用痰涂片结核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阳性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91.43%(3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86%(22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ROC曲线分析上观察组表现准确性更好,即观察组面积为0.816,更接近1,对照组则为0.521。结论痰涂片结核检测法在肺结核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诊治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痰涂片结核菌检测法 抗原胶体金法检测法 肺结核 早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线性探针技术研究娄底市结核的耐药检验,从而获取该技术有效的价值评价。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娄底市255例肺结核患者,其中初治涂阳患者225例,复治涂阳患者30例。并对所有患者的痰涂片进行线性探针技术进行检验,同时加以药敏试验作为对照。结果线性探针技术和对照药敏试验异烟肼耐药率分别为9.0%和9.8%。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5.5%和5.9%。2种方法的耐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比例法药敏试验对照的情况下,线性探针技术检测异烟肼、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98.0%和98.8%。异烟肼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100%。利福平的敏感度为82.4%,特异度99.6%。结论娄底市结核杆菌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率低于全国水平。线性探针技术检测异烟肼和利福平有较高的敏感度。故该技术对结核患者的病情,尤其是产生多重耐药性患者的诊治有较大帮助。

  • 标签: 线性探针技术 肺结核 利福平 异烟肼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萋-尼氏抗酸染色、金胺“O”荧光染色与结核快速液体培养在结核病诊断方法的差异。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六个病区350例住院患者痰液标本进行调查,分别采用萋-尼氏抗酸染色法、金胺“O”荧光染色法、快速液体培养法。结果350例患者痰液标本中,抗酸染色阳性共94例,阳性率为26.86%,金胺“O”荧光染色阳性共138例,阳性率为39.43%,快速液体培养法培养阳性为183例,阳性率为52.29%。结论选择有效的实验检测方法是发现疾病的关键。

  • 标签: 结核病 结核杆菌 诊断 方法
  • 简介: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酰胺类抗生素制剂品种发展非常迅速,提供给临床使用的非常多。因其抗菌谱广、抗菌力强、对人体细胞基本无害,所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过敏反应是众所周知的,青霉素类用前须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头孢菌素和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则无相关规定,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

  • 标签: 头孢菌素类 皮肤过敏试验 抗生素 青霉素类
  • 简介:摘要皮肤结核较少见,在肺外结核中所占比例为1.5%,临床表现多样、不典型,极易误诊为其他皮肤病。可通过组织病理学、结核杆菌检查、PPD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查、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等确定诊断。

  • 标签:
  • 简介:在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的泉吉乡用阿维菌素进行了防治草原蝗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2%和3%的剂型,每公顷分别喷施300ml和375ml,两个处理的平均防治效果均在94%以上,完全达到了省、部级虫害防治的验收标准。且该药品不污染环境,系神经性生物杀虫剂,因此,建议在全省虫害防治中大面积推广使用。

  • 标签: 阿维菌素 草原蝗虫 防治 药效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D皮肤实验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市结核所防治门诊内确诊的10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并同时取100例非结核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作为对照对象(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实施PPD皮肤实验,采用对照分析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实验结果。结果研究组的PPD皮肤实验反应阳性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试验反应阳性率,两组的反应阳性率对比差异显著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涂阳肺结核和涂阴肺结核病人的PPG反应阳性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PD皮肤实验结果可以作为判断疑似肺结核病的有效依据,但不能作为判断肺结核传染情况依据。

  • 标签: PPD皮肤试验 结核病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是指除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可引起多种不同系统和器官感染,主要受累器官为肺、淋巴结、皮肤、软组织和骨,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随着HIV感染患者的增多及免疫抑制剂等使用的增加,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 皮肤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皮肤结核病患者没有明显年龄和性别限制,而且发病没有季节规律性。该病主要是由于皮肤受到结核杆菌侵犯或者其他内脏器官的结核病源体使得皮肤受损引起的病症,皮肤结核病属于慢性疾病,会延续很长时间,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在解放前,我国皮肤结核病患者较多,而到了解放后随着政府部门加大结核病防治力度,很多结核病专业机构纷纷建立,用来预防治疗结核病,同时广泛开展病情调查和防治工作,及时接种卡介苗,加上人们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现在结核病在国内已经十分罕见。然而,因为受各种因素影响,现阶段该领域的防治工作存在一些误诊问题,所以,本文基于该问题研究,深入探讨皮肤结核病误诊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措施供人们借鉴。

  • 标签: 皮肤 结核病 误诊
  • 简介:2002年7月5日,一12岁男孩被发现在胸椎部位皮肤出现一个有脓性分泌物排出的溃疡。溃疡出现前4d,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当时患儿母亲偶然发现其脊柱中部皮肤有一个小疖,周围有红斑水肿。随后小疖逐渐增大,直到检查前1d发生破溃,排出脓液。患儿有发热伴大量出汗。既往无咳嗽或咯痰、恶心和(或)呕吐。有肺部病变所致反复胸痛发作,过去4年间因反复胸部感染一直接受治疗。其父母也观察到患儿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患儿从未接种过Calmette-Guéfin杆菌(卡介苗)。其祖父曾患肺结核。患儿家的一个朋友(同时也是邻居)曾有结核病史。皮肤科检查可见背部皮肤表面-1.5cm×1.5Cm溃疡,有脓液排出。

  • 标签: 儿童皮肤结核 抗结核治疗 诊断工具 脓性分泌物 皮肤科检查 肺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为金标准,评价4种不同药敏方法检测多黏菌素敏感性的性能,为实验室选择可常规开展的药敏方法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12月临床标本分离的88株非重复肠杆菌科细菌(其中6株携带mcr-1基因),分别用微量肉汤稀释法、黏菌素肉汤纸片洗脱法(CBDE)、Vitek-2™药敏分析系统、BD PhoenixTM药敏分析系统、商品化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多黏菌素的MIC值。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方法的基本一致性、分类一致性、极重大错误和重大错误;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配对χ²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法对4种药敏方法与金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金标准相比,CBDE、Vitek-2™药敏分析系统、BD PhoenixTM药敏分析系统和商品化微量肉汤稀释法的基本一致性分别为94.32%(83/88)、92.05%(81/88)、90.90%(80/88)和96.59%(85/88),分类一致性均为100%(88/88),未出现极重大错误和重大错误;4种药敏方法与金标准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Nemer检验P=1),检测多黏菌素敏感性的一致性较强(Kappa=1,P<0.001);4种药敏方法测定的MIC值与微量肉汤稀释法均呈正相关,一致性较好(r均>0.5,P均<0.05)。结论多黏菌素4种药敏方法在本实验室均达到了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及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联合推荐的性能标准,其中商品化微量肉汤稀释法、CBDE检测性能表现最佳,目前可应用于本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日常工作中。

  • 标签: 肠杆菌科 药物敏感性试验 多黏菌素类 mcr-1 性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