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血液病患者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UCBT)和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后免疫重建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UCBT(96例)和PBSCT(28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移植后第1、3、6、9、12个月外周血免疫细胞,并根据是否发生cGVHD进行分组,探究两种移植类型的免疫细胞重建与cGVH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UCBT组移植后1年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PBSCT组[9.38%(95%CI 3.35%~15.02%)对28.57%(95%CI 9.72%~43.50%),P=0.008];UCBT组移植后2年cGVHD、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均低于PBSCT组[15.60%(95%CI 9.20%~23.60%)对32.10%(95%CI 15.80%~49.70%),P=0.047;10.40%(95%CI 5.30%~17.50%)对28.60%(95%CI 13.30%~46.00%),P=0.014]。②UCBT组CD4+T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均高于PBSCT组[59.00(36.70~89.65)×107/L对31.40(18.10~44.00)×107/L,P<0.001;71.30(49.60~101.45)×107/L对41.60(25.82~56.27)×107/L,P<0.001;83.00(50.17~121.55)×107/L对44.85(31.62~62.10)×107/L,P<0.001],CD4+T细胞比例始终高于PBSCT组(P<0.05)。PBSC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1个月高于UCBT组[0.70(0.30~1.70)×107/L对0.10(0~0.30)×107/L,P<0.001;0.45%(0.30%~2.20%)对0.20%(0.10%~0.40%),P=0.002];UCB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9、12个月高于PBSCT组[53.80(28.00~103.20)×107/L对23.35(5.07~35.00)×107/L,P<0.001;21.45%(11.80%~30.45%)对9.00%(3.08%~16.73%),P<0.001。66.70(36.97~98.72)×107/L对20.85(7.72~39.40)×107/L,P<0.001;22.20%(14.93%~29.68)%对8.75%(5.80%~18.93%),P<0.001]。UCBT组调节性B细胞(Breg)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6、9和12个月高于PBSCT组[1.23(0.38~3.52)×107/L对0.05(0~0.84)×107/L,P<0.001;5.35%(1.90%~12.20%)对1.45%(0%~7.78%),P=0.002。2.25(1.07~6.71)×107/L对0.12(0~0.77)×107/L,P<0.001;6.25%(2.00%~12.33%)对0.80%(0%~5.25%),P<0.001。3.69(0.83~8.66)×107/L对0.46(0~0.93)×107/L,P<0.001;6.15%(1.63%~11.75%)对1.40%(0.18%~5.85%),P<0.001]。③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12个月均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P=0.043);非cGVHD组的B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6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49)。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reg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06,P=0.028,P=0.050);非cGVHD组的Breg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9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④PBSC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和Breg细胞绝对数和比例与中重度cGV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免疫细胞重建过程中,UCBT组的Breg细胞高于PBSCT组,并且两种移植类型的非cGVHD组的Breg细胞始终较中重度cGVHD组高,表明Breg细胞能够降低cGVHD的发生,揭示了UCBT组cGVHD发生率较低的可能原因。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重建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血液病患者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UCBT)和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后免疫重建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UCBT(96例)和PBSCT(28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移植后第1、3、6、9、12个月外周血免疫细胞,并根据是否发生cGVHD进行分组,探究两种移植类型的免疫细胞重建与cGVH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UCBT组移植后1年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PBSCT组[9.38%(95%CI 3.35%~15.02%)对28.57%(95%CI 9.72%~43.50%),P=0.008];UCBT组移植后2年cGVHD、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均低于PBSCT组[15.60%(95%CI 9.20%~23.60%)对32.10%(95%CI 15.80%~49.70%),P=0.047;10.40%(95%CI 5.30%~17.50%)对28.60%(95%CI 13.30%~46.00%),P=0.014]。②UCBT组CD4+T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均高于PBSCT组[59.00(36.70~89.65)×107/L对31.40(18.10~44.00)×107/L,P<0.001;71.30(49.60~101.45)×107/L对41.60(25.82~56.27)×107/L,P<0.001;83.00(50.17~121.55)×107/L对44.85(31.62~62.10)×107/L,P<0.001],CD4+T细胞比例始终高于PBSCT组(P<0.05)。PBSC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1个月高于UCBT组[0.70(0.30~1.70)×107/L对0.10(0~0.30)×107/L,P<0.001;0.45%(0.30%~2.20%)对0.20%(0.10%~0.40%),P=0.002];UCB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9、12个月高于PBSCT组[53.80(28.00~103.20)×107/L对23.35(5.07~35.00)×107/L,P<0.001;21.45%(11.80%~30.45%)对9.00%(3.08%~16.73%),P<0.001。66.70(36.97~98.72)×107/L对20.85(7.72~39.40)×107/L,P<0.001;22.20%(14.93%~29.68)%对8.75%(5.80%~18.93%),P<0.001]。UCBT组调节性B细胞(Breg)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6、9和12个月高于PBSCT组[1.23(0.38~3.52)×107/L对0.05(0~0.84)×107/L,P<0.001;5.35%(1.90%~12.20%)对1.45%(0%~7.78%),P=0.002。2.25(1.07~6.71)×107/L对0.12(0~0.77)×107/L,P<0.001;6.25%(2.00%~12.33%)对0.80%(0%~5.25%),P<0.001。3.69(0.83~8.66)×107/L对0.46(0~0.93)×107/L,P<0.001;6.15%(1.63%~11.75%)对1.40%(0.18%~5.85%),P<0.001]。③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12个月均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P=0.043);非cGVHD组的B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6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49)。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reg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06,P=0.028,P=0.050);非cGVHD组的Breg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9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④PBSC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和Breg细胞绝对数和比例与中重度cGV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免疫细胞重建过程中,UCBT组的Breg细胞高于PBSCT组,并且两种移植类型的非cGVHD组的Breg细胞始终较中重度cGVHD组高,表明Breg细胞能够降低cGVHD的发生,揭示了UCBT组cGVHD发生率较低的可能原因。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重建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背景:细胞因子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缺乏其在重型β地中海贫血中的研究报道。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与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11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移植物抗宿主病出现前,出现时,出现第4天,第7天,完全消失时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α、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结论:各时相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α、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移植物抗宿主病出现时各细胞因子水平最高,移植物抗宿主病出现第7天次之。各时相白细胞介素8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移植物抗宿主病出现第4天最高。以上结果提示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前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α、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动态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移植后患者的免疫状态,可作为辅助诊断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监测指标。

  • 标签: 干细胞 移植 重型Β地中海贫血 移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物抗宿主疾病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植树节那天下午,雨丝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脸颊,我和邻居陈红带着工具,拿着小树苗来到老家后山坡种树。我们先挖了个坑,再把小树苗放进坑里。我两腿跪在地上,双手紧紧地扶着小树苗,生怕小树苗倒了。陈红弓着腰,手里握着铁锹,一锹一锹地给小树苗填土!树坑里的土填满了,我轻轻地松开手,双脚交替着把这些土踩实,然后给小树苗浇水,小树苗.咕咚咕咚?地喝饱了.

  • 标签: 植物 树苗 植树节 陈红
  • 简介:薄荷一个人。古镇。黄昏。坐在信江河畔,点了一碟田螺。信江河水安静地流淌,辛弃疾魁伟的雕像背对着我。辛公的雕像永远都是面向着北方。据说当初设计者的初衷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却不曾想,徒然把辛公的背影留给了古镇。

  • 标签: 植物 辛弃疾 设计者 古镇 雕像 黄昏
  • 简介:植物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如果没有植物,生命将无法维持下去。这是因为植物可以用空气、水和阳光制造养料,而动物和人却不能。动物的食物来源于植物和其他动物,人也是以植物和动物为食的。因此,动物和人需要植物来维持生命。如果仔细观察周围的植物,你会发现它们种类繁多、大小不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旨在评价供者纯化的CD34+细胞在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继发性移植物功能不良(poorgraftfunction,PGF)的疗效及安全性.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10例allo-HSCT后继发PGF的患者,均给予G-CSF动员后的供者纯化CD34+细胞治疗,观察输注后相关并发症及患者生存情况.细胞分选采用cliniMACS系统,计算并统计分析分选纯度和CD34+细胞回收率.结果表明:纯化后的CD34+细胞纯度为(89.31±1.73)%,回收率达到(93.27±8.14)%,在10例患者输注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映,均获得造血恢复,没有加重感染和GVHD等合并症的发生.结论:利用CliniMACS系统进行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分选,所得CD34+细胞纯度、回收率均满意.供者纯化的CD34+细胞是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功能不良的一种安全、有效手段.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入功能不良 纯化CD34+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所采取的相关护理措施。结果1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3例,发生率为27.3%。1例患者放弃进一步治疗,1例患者移植后第50天死亡,1例患者治愈。结论做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症状的观察及术后护理是防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重要环节;对于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患者,应加强皮肤及肠道的症状护理、全环境保护、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防策略.方法对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联合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7d(回输干细胞前为-,回输后为+,回输时为0)始环孢素静脉滴注、麦考酚吗乙酯口服;-5~-4d环磷酰胺静脉滴注,-5d~-2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静脉滴注;-6d~+10d白细胞介素11(IL-11)皮下注射;+1d、+3d、+6d及+11d甲氨蝶呤静脉滴注预防aGVHD.结果15例患者完全植入,aGVHDⅡ~Ⅳ度的发生率20.0%,Ⅳ度的发生率6.7%,随访中位时间为30.7(4~65)个月,无复发,无恶性血液病存活.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时联合采用含有rhG-CSF、环孢素、麦考酚吗乙酯、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IL-11及短程甲氨蝶呤的方案预防aGVHD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病 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 简介:摘要:我国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比较严重,通过探究实验找到适合种植在不同程度沙漠化或荒漠化土地的植物变得尤为重要,本实验根据不同植物花瓣的含水量不同,在利用相同浓度外界溶液处理后,相同时间内发生质壁分离程度越低,说明其渗透压越高,抗盐碱性越强;反之,若相同时间内质壁分离程度越高,说明其渗透压越低,抗盐碱性越弱。

  • 标签: 细胞液渗透压 质壁分离 抗盐碱性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污染越来越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建设的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景观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对园林工程中的植物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园林工程 植物养护 措施
  • 简介:摘要园林景观工程是现代化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的绿化不仅要维护绿化,还要体现美化,对于改善城市环境、空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搭配不同的植物来体现城市的人文风格。本文是结合作者自身工作实践经验,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手法,优化和改进植物搭配设计,为我们的社会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从园林景观工程、建筑和植物的相关联系中利用植物造景的搭配设计方法以及园林景观工程中各类水体的植物搭配设计等方面,对园林景观工程植物搭配设计进行了探讨,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工程植物园林景观配置 设计 植物搭配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的发展,园林成为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建筑设施。在国家的绿色发展政策指导下,各地都加快了建设转型的进程,园林工程对实现城市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市政景观工程 植物施工 养护
  • 简介:摘要:园林工程中的植物养护是保持环境绿化美观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对植物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植物生长环境受制于天气和季节等多种因素,养护工作也面临着种类繁多、复杂多变的挑战。因此,针对不同植物及其生长环境提供有效的养护措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 标签: 园林工程 植物养护 措施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市政景观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与日俱增,市政景观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和生态的象征。作为城市规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市政景观工程能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本文从市政景观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意义及现状出发,对市政景观施工与养护管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为市政景观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市政景观 植物施工与养护
  • 简介:摘要:我国现如今的发展中,人们已经不再为温饱而烦恼,在经济的支持下,则开始对于生存环境质量以及精神世界进行追求。如此,就使得园林建设成为现阶段城市建设中一项主要的民生工程。由于园林工程建设受到了群众的高度关注,在进行施工建设时,企业就需要对施工以及植物养护技术进行正确、科学的运用,以此来对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进行保证。

  • 标签: 园林工程 施工技术 植物养护技术
  • 简介:摘要:园林工程中的植物养护是保持环境绿化美观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绿地建设规模日益增大,这就需要大量的植物保护。但在实践中,受气候、季节等诸多影响,维护工作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多变的特点。如何根据植物种类和生长条件,采取相应的养护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园林工程 植物养护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