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经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40例子宫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严格细致的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获得成功,预后良好。结论实施良好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是保证子宫脱垂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子宫脱垂 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于2016年1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的单双数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组间比例为11,研究组患者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常规组患者实施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95.65%VS73.91%),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比常规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为8.69%;常规组26.0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子宫脱垂患者,应用阴式子宫切除术予以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缓解其痛苦,此种术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阴式子宫切除术 子宫脱垂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及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将40例我院收治的全子宫及次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较对照组而言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所以针对能够保留宫颈的患者,通常情况下,建议最好选择次全子宫切除术。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次全子宫切除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治疗中开腹手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5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选择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选择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高于治疗组,其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治疗组,2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临床可将其作为优先选择的临床治疗方案。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盘底重建手术中保留子宫和切除子宫的实际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全盆底重建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经患者同意,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保留子宫(UC);对照组患者切除子宫(CH),并对两组全盆底重建患者术后的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较切除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损伤更小,更安全,并且各项数据均优于切除子宫患者。

  • 标签: 全盆底重建术 保留子宫 切除子宫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完善医院感染预防体系,实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 方法: 完善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体系,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加强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结果: 通过不断改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提升了医院感染的整体防控水平。 结论: 在预防医院感染的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感染预防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预防的规章制度,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知识的培训,不断提升医院感染的防控水平。

  • 标签: 医院感染 病例漏报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合并感染的抗感染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入院的100例心血管合并感染的患者,患者感染的痰标本,采用有效的细菌培养和真菌检查分析,对治病真菌的种类和药敏结果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结果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结果显示中,肺部真菌感染的有15例,真菌感染率达到15%,念珠菌种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较高,占有6例,达到6%,热带念珠菌有8例,占有8%,光滑念珠菌占有5例,占有5%,克柔念珠菌2例,占有2%。结果显示不同的念珠菌感染对于真菌药物实际呈现的不同耐药程度不同。结论心血管疾病合并感染的患者,抗感染治疗者均感染率水平较高,需要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和治疗策略管理。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合并感染 抗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感染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62例ICU重症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下呼吸道以及痰液采样,实施真菌培养,分析患者真菌感染的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本组62例患者中共发现真菌9类,共82株,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铜绿假单胞菌34株,其次是溶血葡萄球菌11株,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白细胞数量减少、低蛋白血症、进入ICU病房超过1周以及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超过2种并且超过1周等。结论导致ICU重症肺炎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真菌种类是铜绿假单胞菌以及溶血葡萄球菌,主要原因为大量、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患者呼吸系统的屏障功能受到破坏,因此导致真菌感染

  • 标签: ICU 肺炎 真菌感染 分析
  • 简介:姚女士47岁了,10年前体检B超发现子宫肌瘤如黄豆大小,没有明显不适,一直也不当回事。2015年阴超见子宫后壁外突低回声区大小58×58×55毫米;2016年复查阴超见子宫后壁肌瘤77×68×78毫米,显示子宫肌瘤逐年增大,有时下腹隐痛,还有便秘,也没有治疗。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后壁 下腹隐痛 低回声 毫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疤痕子宫再妊娠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我们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疤痕子宫再妊娠阴道试产产妇56例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无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56例做为对照组,将两组产妇分娩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试产成功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与产时出血量相比较两组产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疤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在严格掌控适应症与禁忌症情况下对其实施阴道试产,可优化孕产妇分娩结局,对降低剖宫产率及提高产科工作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妊娠 阴道试产 可行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分析子宫腺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探讨可能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子宫腺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巨检:肿瘤均为息肉样肿块,可带蒂或伴坏死,病理检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确诊。其中子宫腺肉瘤伴肉瘤过度生长者2例、伴骨化1例、宫颈腺肉瘤1例。按FIGO分期(2009)标准:宫体腺肉瘤ⅠA期2例、ⅠB期3例、ⅠC期5例、ⅡB期1例、ⅢB期1例、宫颈腺肉瘤ⅠB1期1例。6例血清CA125高于正常,最高者达3248U·mL-1。均采取手术治疗辅助放化疗。结果术后随访率为92.3%(12/13),随访1~94.2个月,中位随访52.2个月。6例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现已健康存活平均55.8个月(20~85个月),且在继续随访中。复发转移3例经对应治疗生存良好;死亡3例;失访1例。结论子宫腺肉瘤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治疗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早期患者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大于可能的收益。预后不仅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年龄有关,还可能和血清CA125有关,与肿瘤大小的关系不密切。

  • 标签: 子宫腺肉瘤 病理 CA125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应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清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4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110例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后清宫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氨甲喋呤注射治疗,对比两组发生不良反应与临床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患者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小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能够通过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清宫术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 清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非妊娠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采取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56例采取非妊娠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单纯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愈合不良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剔除肌瘤个数、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及疗效满意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而言,采取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具有临床可行性,效果与非妊娠子宫肌瘤剔除术相当,有利于避免反复手术治疗、减轻患者承受的痛苦。

  • 标签: 妊娠 子宫肌瘤 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非妊娠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动脉临时阻断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014年1月1日到2017年6月30日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术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子宫动脉临时阻断术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都少(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极度疼痛、重度疼痛的构成比低于对照组,且无疼痛感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0.0%,观察组是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动脉临时阻断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出血量与并发症,减轻术后疼痛,且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行并应用。

  • 标签: 子宫动脉临时阻断术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