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作者以不同的物权变动模式选择为背景比较分析了双重买卖中的合同效力、标的物所有权的归属、特定物债权的债权人能否行使撤销权等几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标签: 中的问题 买卖中的
  • 简介:分析了凶宅的基本情况,并且结合海峡两岸的司法实务对构成法律上的凶宅的判断予以分析,提出凶宅的定义和判定标准。分析了在合同缔结过程中的救济途径——欺诈制度,并指出欺诈制度有一定局限性;进一步提出可以借助合同法的瑕疵担保制度予以救济,如果特定买受人对凶宅生厌恶之情事享有解除权,如果买受人不生厌恶,可以按照市场价值,行使减价请求权即可。

  • 标签: 凶宅定义 欺诈 物之瑕疵
  • 简介:本文通过对买卖合同的概念的立法比较,认为我国立法采英美法系之概念,通过其功能及我国买卖合同的实践,证明这种立法难以发挥买卖合同示范、辐射的功能,其结果必将会导致法典体系化的失败。民族性与法律移植是不矛盾的,法律移植应与本土资源相结合。以往的民事立法面临的是经济法与民法的冲突,如今的民事立法往往面临的是大陆法、英美法的冲突,某些概念可能名称是一致的,但其背后的功能、价值与理念是根本不同的,这一点殊值注意。

  • 标签: 买卖合同 法律移植 有体物 无体物
  • 简介:<正>一、分期付款买卖的法律性质分期付款买卖(instalmentsale)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买卖。它是指买卖双方约定,买方在取得买卖标的之时或之前只需先交部分标的物价金,取得标的物之后再按约定的期限分数次付清剩余价金,最终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这种买卖方式与普通买卖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付款的方式和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的时间不同。在普通买卖中,买方必须在买卖合同订立时,或在合同订立后标的物交付之前,或在标的物交付时或交付后的一个特定时间,一次付清价金,

  • 标签: 分期付款买卖 买卖法 标的物 解约权 剩余价 买卖合同
  • 简介:本文在比较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立法的基础上,从保留所有权买卖的功能和性质、客体和成立要件、效力等方面,对我国《合同法》中规定的保留所有权买卖制度进行了研究.

  • 标签: 买卖合同 所有权 保留
  • 简介: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个曾经被大多数CEO视为次要问题的概念,现在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企业高管的重视,成为主流的观点。然而,目前全球大多数公司做得并不是很好。

  • 标签: 企业社会责任 买卖 CEO 高管 公司
  • 简介:1961年,长春市的冬天特别冷。我之所以感到特别冷,大概是因为肚子里油水太少的缘故。当然,那个年代并非没有好吃的东西,可是太贵了,一般人买不起。比如,妈妈就带我去过一次饭店,

  • 标签: 买卖 长春市 饭店
  • 简介:已经50多岁的蓝景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在内地投资做贸易。多年的经营使他深谙经营之道,他知道怎样去抓住顾客,提升自己的利润。1989年生意失败后,蓝景云回到香港.靠倒卖牛仔裤重新积累资金,并留心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 标签: 蓝景云 水晶饰品 中国 市场调查 经营模式
  • 简介:做生意,有很多条起跑线,可以从零开始,也可以从某个阶梯开始。但不管怎样,所遥生意都希望恪守这样的生存法则: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 标签: 饭店业 经营理念 市场调查 商业谈判 公关
  • 简介:5月20日,北京第二中级法院对宋某、王某非法买卖枪支上诉案进行审理。公诉机关指控,2014年4月及5月,宋某先后通过网上交易方式,分别以600元和1400元购买了两支枪状物及BB弹等物,经鉴定,两支枪状物被认定为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后宋某先后在本市大兴区某地以730元和1000元的价格将两枪支及BB弹等物出售给王某并进行试射。一审法院经审理,以非法买卖枪支罪,分别判处宋某三年有期徒刑、判处王某二年有期徒刑。判决后宋某不服,

  • 标签: 公诉机关 一审法院 试射 压缩气体 交易方式 法庭调查
  • 简介:做小买卖明大道理滩溪县四铺乡周陈村老人陈龙图,做生意20多年,纳税近两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模范纳税户。陈老汉今年已70多岁了,从1973年起做小杂货生意20余年来,老汉心里始终没有忘记一个"税"字,不论是三九严寒,还是盛夏酷暑,也不管是风雪雨天,一直...

  • 标签: 小买卖 天经地义的事 纳税户 理滩 识时 欠税
  • 简介:摘要:当代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法治经济,合同法律制度构成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法治基础。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靠着合同实现,市场主体只有采取合同的形式确定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才能保障他们之间相互独立、平等的法律地位。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有效防范买卖合同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刚同行业参考。

  • 标签: 买卖合同 风险 防范措施 有效建议
  • 简介:摘要:当代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法治经济,合同法律制度构成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法治基础。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靠着合同实现,市场主体只有采取合同的形式确定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才能保障他们之间相互独立、平等的法律地位。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有效防范买卖合同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刚同行业参考。

  • 标签: 买卖合同 风险 防范措施 有效建议
  • 简介:案情1991年4月,北京市××区某乡农民甲与邻乡农民乙签订,约定:乙将北房两间、门楼一个卖与甲,房价1万元,双方签字立据,不得反悔.甲随后支付了房款1万元,乙将两间房屋及原件一并交与甲,双方未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及宅基地权属变更登记手续.1995年乙病故.2004年8月,乙妻向海淀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甲、乙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理由是:乙当年在原告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房屋卖与甲,原告一直认为该房屋只是借给甲使用.2003年原告找到甲要求腾房,甲说房子是其购买的,但未向原告出示任何手续.原告认为,甲乙双方的房屋买卖行为未办理相关手续,故请求法院判令买卖合同无效.

  • 标签: 原告 法院 买卖合同 无效 效力问题 过户登记
  • 简介:民法诚信原则并非“帝王条款”,而是保底规定、补充原则,有适用门槛。合同债务人缔约其实是两个允诺,第二允诺即担保第一允诺。在违约人不能从违约中直接获利的前提下,法律无需禁止违约,也不禁止违约,但禁止不承担违约后果。合同的强制性不在于强制履行,而在于强制补偿。根据民法法理演绎出的一系列规定和理论,包括多重买卖在内的买卖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已经明确,出卖人可决定是否履行合同,向谁履行合同,但违约必须承担补偿债务。法律必须保护交易安全,但保护交易安全不等于否认正常的交易风险。《买卖合同司法解释》关于多重买卖的规定将诚信原则与民法法理对立起来,否定民法法理演绎出的一系列规定和理论,不能成立。

  • 标签: 多重买卖 诚实信用 买卖合同 合同效力